APP下载

足危险筛查与分层管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防治的效果

2017-09-22胡惠华谭茵茵周美娇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分级依从性

胡惠华 谭茵茵 周美娇

·临床护理·

内科护理

足危险筛查与分层管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防治的效果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foot risk screening and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for middle-aged and elderly diabetes patients

胡惠华 谭茵茵 周美娇

目的探讨足危险筛查与分层管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糖尿病分层管理。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足危险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69,P=0.788)。分组管理1年后,研究组足危险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Z=-4.193,P<0.001)。结论足危险筛查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足血管及周围肾病病变的评估,分层管理有利于降低糖尿病足危险。

糖尿病,2型;足危险筛查;分层管理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在探索中。60%~9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及神经功能损伤,最早累及下肢血管及周围神经,可出现溃疡、坏疽、麻木、疼痛等症状,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处理,以控制血糖为主要措施,但临床观察发现大量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依从性相对差,血糖波动比较大,不利于预后。我们根据糖尿病的特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危险筛查,然后再进行分层管理,取得一定成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中心和住院治疗并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的204例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2例。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40~70岁;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知情并签属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造血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者;依从性差,严重影响研究评估者。204例患者中,男性114例,女性90例;年龄42~69岁;病程3个月~17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降糖药物等常规管理。研究组给予糖尿病分层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个人档案。由我院糖尿病防治中心成员对所有受试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由2名专职护理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个性化糖尿病的教育、 足的相关检查和护理,定期电话随访或采用门诊复查方式对患者进行监督或提醒,促进患者保持良好依从性。②按不同年龄分层教育。对40~55岁患者一般选择非工作日进行统一的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同时引导患者相互总结心得体会,从而发挥互相监督和促进作用。对大于55岁的患者或退休患者,每周安排2次聚会,开展糖尿病相关教育及娱乐活动,增加患者相互间交流的机会。③按足危险程度分层教育。糖尿病足危险分级[3]:≥3级者,分类标出,电话或门诊随访,2次/周;每月门诊复查1次,加强足部自我护理教育,重新评估患者护理的依从性;≤2级者,电话或门诊随访,1次/周;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重新评估患者足部情况及护理的依从性。2组患者观察时间均为1年。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足危险分级比较 例(%)

1.3 评估标准

2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分组管理1年后,按Foster制定的标准进行足危险分级[3]:1级,无神经及血管病变,即低危人群;2级,有神经或者血管病变,如水肿、足畸形等,即高危人群;3级,足溃疡;4 级,足感染;5级,足坏疽;6级,需截肢。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足危险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组管理1年后,研究组足危险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关小宏等[4]对550 80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足占比3.67%,糖尿病足截肢率为1.08%,提示糖尿病足具有治疗难度大、费用高、周期长、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征。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或二者同时病变,临床表现为溃疡、坏疽、感觉障碍等[5-6]。文献[7]报道,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造影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患者血管病变多累及下肢远端小血管,腓动脉累及相对较轻,双侧下肢具有同步对称性发展的特点,并且当患者出现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时,膝以下血管广泛累及,多为三支血管联合病变。约25%的糖尿病患者会产生糖尿病足溃疡,同时足溃疡合并感染者达40%~80%[8]。提示发现患者糖尿病足时病情已经较严重,需积极综合治疗。

入院时,2组患者足危险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分级管理1年后,研究组足危险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常规糖尿病护理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由于患者用药、膳食控制、运动调摄等依从性差所致。

研究[9-10]表明,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低,国内约为48.3%,可能与患者的健康理念、家庭社会的支持、社区医院的管理等相关。本研究分层管理首先予以足危险筛查,评估患者足的危险程度,然后建立个体化护理方案;针对不同年龄、足危险程度,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随访;同时开展不同的娱乐活动,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情志舒畅、运动作息规律、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相关护理依从性差,预后不佳。足危险筛查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足血管、周围神经及肾病病变的评估;分层管理有利于降低糖尿病足的危险。

[1] Yagihashi S.Recent advance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n basic research on diabetic neuropathy. Shinkei kenkyu no shinpo, 2011, 63(6):571-582.

[2]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专家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2014,29(3):167-171.

[3] Ali Foster.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分级. 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5):301-302.

[4] 关小宏,李宝军,肖黎,等.糖尿病足流行病学及糖尿病足截肢(趾)的临床情况分析.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4):406-408.

[5] 曾宪芳,王玲.糖尿病足的发病机理及防护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82-84.

[6] 陈丹丹,吕竟夷. 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国临床护理,2015,7(4):308-309.

[7] 麦梨芳,李永洁,张利峰,等.首发糖尿病足患者5年再发溃疡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学杂志,2016,31(11):18-21.

[8] 黄德斌,李晓行,邵芬,等.糖尿病足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89-1692.

[9] 孙吉峰,郝艳华,刘春燕,等.社区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86-88.

[10] 廖冬兰.心理性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中国临床护理,2015,7(6):481-483.

2017-01-17)

523170 广东东莞,东莞市道滘医院内二科

胡惠华,E-mail:kayu508@aliyun.com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5.006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分级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