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简析

2017-09-21刘梓怡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8期
关键词:融资结构融资方式

刘梓怡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其发展的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融资。中小企业筹资难、融资少、风险大是企业面临的共同困境。文章分析了中西方企业融资的现状,将不同之处进行对比研究,最后给出三条相关建议,即完善商业体系,健全金融服务范围;增强资信评级,发展信用担保业务;规范股利分配制度,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以期文章成果能对企业融资有所帮助。

关键词: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一、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简介

企业融资结构是指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占企业融资总额的比例。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积累筹集资金的方式,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外部融资来自金融市场,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直接在证券市场获得资金;间接融资是指来自于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企业资金。企业融资结构的总体情况是资本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关于企业的融资方式,笔者总结为55种融资方式,如表1所示。

二、中西方企业融资方式和结构简介

(一)中国企业融资方式和结构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中,企业规模增大、投资机会增加,企业自身的留存收益无法满足大规模发展需要,因此外源性融资比例较高。再细分外源性融资情况,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要方式,直接融资占比上升。因此,我国企业融资中资金负债率相对较高,但一些未上市的中小企业由于未参加自信评级,贷款取得难度较高。

具体而言,从企业的融资存量来看,银行贷款仍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其次是債券发行;近年来,直接融资占比在持续上升。我国金融系统主要由银行主导,加之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仍是银行信贷。从企业融资存量看,人民币贷款占据大部分,比重达到60.1%,其次是债券和委托贷款,分别为14.1%和10.3%,信托贷款和股票融资占比分别为4.9%和4.4%,银行承兑汇票和外币贷款占比分别为3.9%和2.3%。不过需要注意,此处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数据库本身主要统计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因此股权融资并不进入讨论。

从新增企业融资分项占比来看,人民币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而非标融资一度对企业融资贡献较大近几年明显回落。2006~2016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一直是最大的,大多数时候都高于50%;2009年之后除2013年钱荒导致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下降外,直接融资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07年,银行承兑汇票是仅次于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来源,股票融资和外币贷款占比也相对较高。2010~2013年非标融资盛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合计占比超过25%,2013年非标占比甚至和贷款占比相同。2010年之后,委托贷款占比处于上升态势,而银行承兑汇票占比持续下滑。

(二)西方企业融资方式和结构

西方企业的融资资金中内源性融资占比比中国高,其占全部融资比例达50%以上。其中,以美国和英国为首,内源性融资比例较高;在剩下的外源性融资中,日本和德国的借款比重高于市场融资,特别是日本,银行借款的占比比例远远高于美国和英国,而英美两国通过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占比也相应高于日本和德国。究其原因,主要有理论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政策方面的三大原因。

第一,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学界的融资优序理论指出,从融资成本而言,企业融资应当遵循成本最低原则,首先,动用企业内部留存收益(无需支付利息等融资成本);其次,向外部市场进行发债(债券成本介于两者之间);最后,选择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公司股票(股票成本最高)。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西方的经济发展时间早于中国几十年,其金融体系相对而言比较完善,企业能够进行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若出现资金缺口可以较快地获得资金,而且大多数企业参与资信评级,有助于其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第三,文化政策方面。西方文化强调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识,同时,政府也鼓励进行内源性融资。

因此,西方国家的内源性融资比例较高,而在剩下的外源性融资中,总体而言债务融资次之,最后是股权融资。

(三)中西方企业融资差异

综合上文可以看到,是否外源性融资为主是中西方企业融资的第一个差异点,此外,在外源性融资中,中方企业多选择间接融资,西方企业多选择直接融资。具体如下。

1. 内源性与外源性融资差异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具有明显的内源性特征,融资所占比例超过50%。而在我国,融资方式以内源性为主,尤其是上市公司,几乎完全依赖外源性融资。从融资优序理论来说,内源性融资是最优选择。对西方国家,企业发展时间长,效益好,有充足的资本选择内源性,而我国企业多数是改革开放后才发展建立起来,成立时间短,同时为了赶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大量资金,远超内源性资本要求。

2. 银行借款与债券融资差异

在债务融资中,西方企业多选择直接融资中的债券融资,而在我国多清一色地选择向银行借款即间接融资。在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债券市场发展迅猛,成为西方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我国上市公司,首选的是银行短期贷款,只有在向银行借款后仍达不到所需资金,才会考虑债券融资。

3. 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差异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债券融资的成本会远低于股权融资,因此在国外,企业在选择直接融资的方式时多会选择债权融资。在发债时,企业债券的利息可在税前扣除,可以帮助企业节税;而股权融资既要交企业所得税,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形成“双层税负”。此外,债券融资成本更低,要求更少,手续相对简单。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低,股息也低,可以通过不分配红利等降低资金成本。

三、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改革建议endprint

(一)完善商业体系,健全金融服务范围

西方国家政府在健全金融体系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服务融资范围不全,还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内源融资等问题。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现在,有些国有商业银行已开始对中小企业积极经营小额贷款业务,今后,还有可能成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社区银行。其次,放松市场管制,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从目前放宽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限制,过渡到最终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贷款利率水平,以此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与优化,才能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二)增强资信评级,发展信用担保业务

大多数企业会选择银行贷款方式,但银行倾向于融资给国有企业、大中企业,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银行融资基本行不通。筹资难、融资少、风险大是企业面临的共同困境,原因是找不到担保、经营时间短、行业特殊、管理不够规范等。我国信用担保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信用擔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单一,而且能提供服务的担保机构十分有限,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如能大力发展信用担保业务,将会大大降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度。

(三)规范股利分配制度,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不规范,企业通过不分配股利、送股而非现金股利等行为降低股权融资成本,损害股东利益。因此,要加强股利分配制度。

首先,应加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对于不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证监会应要求其在年报中披露不分配的具体理由;其次,加强对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保护;最后,突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此外,应发展企业债券二级市场,增强债券流动性,引导企业通过多渠道进行融资。如加快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减少对企业债券发展的限制,将债券发行审批制改为注册登记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确定发行的价格和数量。

参考文献:

[1]胡静.浅析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

[2]温丽艳.中西方企业融资渠道现状及差异[J].知识经济,2015(16).

[3]闫伊雪.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

[4]罗萍.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

[5]周俊,毛翠.中西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比较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

[6]李丽,邢俊兰.产业结构调整下中西方投融资环境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2011(02).

(作者单位:河南鹤壁高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资结构融资方式
债贷组合模式介绍及融资实务解析
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可得性和融资结构影响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性研究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企业融资行为
浅析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云南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