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2016-12-23李国锋马欢

商业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融资方式

李国锋 马欢

[摘要]表外融资是未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确认的融资行为,主要包括租赁、资产证券化、合资经营和衍生金融工具等形式。表外融资因其自身的隐蔽性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应从加速会计准则的制定,提高对表外融资的监督力度,加强对表外融资的审计三方面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同时企业要从正确的立场出发,合理的利用表外融资。

[关键词]表外融资;融资方式;财务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识码]A

一、表外融资的内涵

表外融资是一种融资行为,但是这种融资行为没有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表示。即与这种行为相应的资产和负债没有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中,而与之相关的利益与费用要列示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表外融资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没有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起到了粉饰报表的效果。

二、表外融资的主要形式

(一)租赁

租赁由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形式组成。融资租赁在实质上是,出租人把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承租人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这种融资方式会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出来,是一种表内融资方式。经营租赁在实质上是,出租人并未转移资产的所有权,只是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转移了资产的使用权,承租人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相关的资产和负债,经营租赁是一种主要的表外融资方式。承租人更倾向于选择经营租赁的方式,经营租赁避免了企业大量资金的短期消耗,而租金的支付义务只需在表外进行披露,降低了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而出租人,则更喜欢融资租赁的方式,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出租人不必再承担与资产有关的所有风险。因此,租赁双方为了自身的利益,想方设法把合同设计为对自己有利的形式,把租赁业务设计为表外融资方式。

(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对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转变成债券的金融活动。资产证券化的流程是,融资项目的发起人对能够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进行整理,构建资金池,并把资产的所有权出售给特设机构(SPV),实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分离。通过信用增级的手段,发行信用等级更高的债券来获取资金,这笔资金不会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了表外融资。通过资产证券化,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变现的能力,进而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利用率。融资项目的发起人转移了资产的所有权,需要把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这种情况下,改变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优化了财务状况。

(三)合资经营

合资经营是指一个企业持有某企业的股票并能对其实施重大影响,但并未对其进行控制的经营方式。合资经营企业无需合并财务报表,而是按照权益法以净额列示在各自资产负债表的长期投资中,只体现了一项资产,并未披露其他的财务状况。在合并报表之外的合资企业安排投资结构,开展表外业务,形成表外融资,既能够从完全控股中获益,又不会产生合并问题,这也促使企业的关联关系越来越复杂。

(四)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由原生性金融工具衍生而来的金融产品。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的制定速度完全跟不上它的更新速度。因此大部分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确认,形成了表外融资。即使能够得到确认,也会由于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和高杠杆性,无法保证其真实性。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带来的高额利润进行投机行为,而未能把潜在义务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对财务状况的积极影响

1.优化企业财务状况。从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可以判断出企业偿还债款的能力,如果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较低,则会给债权人增加信心,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进行表外融资,相应的负债不会列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提高了偿债能力。而对于负债的减少,资产负债率和净权益负债率也随之下降,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2.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进行表外融资,产生的资产与负债不会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但是与之相关的收益要列示在损益表中进行核算,会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产生影响。以两个盈利指标为例。用来衡量企业资本利用效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股东极其重视的指标。它的值为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表外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净利润,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影响,最终会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用来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通过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产的比值来获得。企业进行表外融资时,获得的资产没有计入到企业资产中,企业资产被低估,而获得的收益计入了企业的净利润中,导致了资本收益率的升高。

3.开辟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融资问题,对于常规的表内融资,企业并不会轻易获得。金融机构向企业贷款前,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时间长,这会产生很高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而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对于企业的门槛也很高。表外融资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只要企业与提供资金方签订相关的合同,很快就能获得资金,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对财务状况的消极影响

1.夸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表外融资形成的负债没有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导致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规模并不是真实的,小于企业实际的负债水平。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夸大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偿债能力的提升,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借款并降低了获得借款的资金成本。为了掩盖企业真实的负债水平,企业常常寻找机会,构造表外融资,将负债从表内移到表外。夸大的偿债能力增加了企业的债权人和潜在债权人的风险。

2.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不包含表外融资形成的负债,但是企业仍然要承担表外融资形成的义务,即按时偿还债务。如果企业没有能力按时偿还欠款,伤害了表外债权人的权益,表外债权人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企业的责任。因此企业可能面临着罚款和信用等级的下降。表外融资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而且表外融资的费用,要求在缴税之前进行支付,减少了所有者的收入。如果企业做出了错误判断,选择了不良项目进行投资,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就会变大,会给企业带去巨大的损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隐藏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展现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告为企业与债权人、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沟通的桥梁。因此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对各利益相关者极为重要。企业进行表外融资时,隐藏了真实的财务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法获得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信息,却会看到企业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资产收益率,从而得出企业提升了经营效率的错误判断。财务信息的缺失会严重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导致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规范表外融资的对策

(一)加速会计准则的制定

会计准则的制定没有跟上表外融资迅速发展的步伐,由于会计准则的滞后性和存在的漏洞,进一步给表外融资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尽管表外融资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会计准则没有要求其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确认,只要求在附注中进行披露。但是随着表外融资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务问题,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逐渐把表外融资移至表内进行管理。如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从以前的确认为出售改为确认为短期借款。我国应该加强对表外融资的研究,改善对表外融资的会计处理方式,加速制定能够把表外融资移至表内进行确认、计量、披露的会计准则,遏制表外融资的发展。

(二)提高对表外融资的监督力度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是必然趋势。对于这种现象,监管部门要采取措施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采取多部门合作进行监督的方式,做到信息共享。如通过银行等金融部门随时掌握企业的资金动向,监管企业的融资行为,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表外融资问题。建立合理的规范制度,强制企业披露融资规模和方式,严格规范企业对于表外融资披露内容及形式。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表外融资,使表外融资的目的仅限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调整资产结构。

(三)加强对表外融资的审计

作为独立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没有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确认的表外融资会加大审计工作的难度,对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有必要加强对表外融资的调查深度,不要局限于企业提供的信息,要进一步调查研究表外融资真实的、隐藏的信息,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认识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猜你喜欢

融资方式
债贷组合模式介绍及融资实务解析
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性研究
浅析互联网金融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
京津冀上市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对融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浅谈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问题和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