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2017-09-19王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诗歌文本素养

王波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逐渐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的重视发展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带来积极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能力以及态度等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阅读教学,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能力,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设计个性化。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目前,语文课程实施改革,其中的一个突出理念是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探究式的问题设计,同时还需要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阅读问题的思考兴趣。首先教师要从阅读文本出发,并结合文本中的内容设计问题,这是提升学生思考兴趣的重要前提;其次,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最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需要掌握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鼓励,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文体营养,这能够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并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认识而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讲授《荷花淀》一文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明确一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文章中人物细节的刻画方式以及具体的对话内容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阅读文本中的景物描写,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诗体小说”所具有的特点;第三,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找出作者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然后让学生阅读以及思考文章中人物刻画的方式以及手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以及神态描写),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尤其是对妇女形象及其内心世界的描写过程中,体现出作者为她们赋予了何种感受?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如文本中景物描写十分优美,有什么作用?作者在文本中为什么没有给这群女子取名字?能不能将本文的题目换一换?教师通过这些个性化的问题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提升学生掌握阅读知识的能力。

二、通过比较问题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其中通过比较的方式进行提问,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这也可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文章中,有意识地设计比较性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讲授《富有的是精神》这篇课文时,可由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大学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入本文的学习,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学生收集的信息,让学生思考文章内容。这篇文章是作者谢冕先生于一九九七年在北大中文系的迎新会上的演讲,面对莘莘学子,谢先生谆谆告诫,语重心长,流露真情,同时又在高屋建瓴和自然亲切中表达了自己对青年学生的关怀。教师可以结合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今后的理想等。这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

三、重视问题的迁移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具体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实施迁移,并结合实际生活而进行把语文知识运用在解决问题中。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情况而逐渐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能够将语文阅读知识通过比较延伸、大胆猜想以及由此及彼等方式,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并结合全诗所呈现出的舒缓节奏,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因为这首诗歌不仅在语言方面十分优美,而且诗歌的节奏美值得学生进行探究。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引入诗歌理论的“三美”原则,并要求学生掌握,同时根据诗歌所表现的特征做出具体分析。此外,教师还需要把这首诗歌作为一个案例,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而掌握关于诗歌体裁的阅读以及学习方法,进而实现阅读知识的迁移目标。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想法,或者是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做好问题归纳,促使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升华

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能促使学生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同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归纳和总结,一方面是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便于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回忆的方式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得到良好的升华,并在归纳的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阅读知识的理解。

如《敬畏自然》这篇文章,主要揭示出大自然和人之间的辨证关系,作者通过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表达出来。教师执教过程中就需要重视对问题的归纳,从而帮助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方面实现能力和实际知识的升华。如让学生思考作者所提出“敬畏自然”的原因是什么?尤其理解“敬畏自然”,其實也是“敬畏我们自己”所包含的深刻含义。这一问题具有良好的归纳作用,一方面是针对之前存在人和自然相对立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指导学生理解人和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同时也折射出另一层含义,即人们要认识以及爱护大自然,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要树立相互平等的理念,更好地把保护环境的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并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中语文课堂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积极投入,而且在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良好方法的融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辨习惯。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且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要结合阅读实践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设计模式,进而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歌文本素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