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势而为:今天我们这样为父为母

2017-09-18张莹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

张莹莹

摘 要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教师。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持续性和不可取代性。它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衔接着学校教育,延伸于社会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教育系统必然是不完整的。家长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重新阐释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顺势而为,进行正确的施教。在知势、顺势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让教育变得不再困难而头疼,家长变得有智慧、有能力,让孩子在陪伴与发现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方式 顺势而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接受过高等民主的教育,在子女教育上所费时间、精力、金钱也比以前多。但父母却普遍地感受到:投入与产出似不成比例,虽在教育上付出很多,但为什么没大效果?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管?孩子到底怎么想?面对这些疑惑和焦虑,我们需静下来好好思考:家庭教育是怎样的?该怎么做?

儿童是在学校、社会、家庭这三种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家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若缺少了,教育就不再完整;若忽视漠视它,那个人进学校、社会接受教育时,他必要接受很多考验,且这过程漫长而痛苦。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来说有决定性的作用。当一个孩子走进校园、教室时,他不是一张待人涂抹的白纸,他是家庭、社会的全部历史的总和,他经过家庭教育的渲染,这渲染会持续影响他,通过他的一举一动看到家庭教育的烙印,见到他父母所给予他至关重要的习惯、生活方式、思维能力等无形资产。现在教育改革的重点似集中于学校,社会舆论导向也倒向学校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家长把更多的期望投向学校,希望学校能帮他们将其子女培养成人成才。但请不要忘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对它给予重视,有必要思考如何进行。

现在的家庭,一家几个大人都围着子女转,这似是对“儿童中心”的最好体现。但深思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儿童获得的更多是物质资源,而缺乏精神享受。许多家长往往不知子女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他们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沿着所设计好的轨道前进,迈向众人所谓的成功幸福。将这层层剥开,你会发现,这其实是另一种“成人中心”。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孩子,做好这的核心是家长。父母有必要了解教育,树立顺势而为的观念。在孩子缓慢坚定的成长中,尊重孩子的独特多样,不肆意催熟,不以强硬标准设限,依孩子成长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制定合适、有特色的成长计划。

1知势

知势需家长带着睿智的眼睛,坚持看远、看透、看淡的三维度,见微知著的了解孩子。

家长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过度将孩子的成长局限于当下。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课外班”,希望孩子不被比下去。他们为孩子每次考试感到焦虑痛心,为孩子每次进步感到骄傲自喜,似乎成绩和他人的夸赞可以决定孩子和自己的幸福和未来。别人的孩子总是成绩优异、多才多艺、口齿伶俐的。对国家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孩子渴望成为什么的人,则缺乏洞察和思考,对长远想不到、看不见。这如同远洋的船舶失去远方,即使船舶设备多精巧,船员技艺多精湛,航行中必是艰难而慌乱的,结果也是不可预料的。走的再好、再快,方向错了,一切只是徒劳,甚至是有害的。正确方向、长远目标才会让孩子在人生长跑中踏实而坚定。孩子成长的目标是德才兼备,这不言而喻。两者相比,德更重要,无德无以立身,但也不能忽视才能。有德之人,人生之路会走的更远;有才之人,人生之途会走的更平坦。

看远的同时也要看淡,家长不能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不能将孩子看成与他人攀比的荣耀之源。孩子有自己成长的规律趋势,我们不能过度透支他们的能量,要尊重他们的差异,而不仅因大众的标准,天天要求他们不断弥补短处,忘了发扬他们的长处。扬长补短才是正解。

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许多问题。面对这些,若我们仅凭肉眼,常会看不准,甚至看不清。这要求我们还必用心去看,深入表面之象看到内在之理。不将目光只聚焦于孩子的行为,更看到行为背后的品质和进步、孩子的能力和需求。孩子犯错误,不应简单粗暴把责任都推孩子身上,有时可能是家庭和学校的问题。明确孩子错误时,要了解前因后果:是孩子某种能力短板?还是价值观不同?找到背后的动机,才能在真正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让孩子学会在人生道路上,面对问题懂得恰当处理。否则只是解一时之题,解不了长远的一事之困。有时错误做法会导致亲子交流受阻,甚至关系紧张。看透才好对症下药,这比努力更重要,才好做到事半功倍。

2顺势

知势而后顺势。顺势是不盲目大流,不偏执而曲,顺从自然之道、家庭之礼、社会之制,使孩子可顺势而成。这极其讲究中庸之道,追求不同之部平衡互补。若学校教育是严肃的,那家庭教育应是轻松的;若学校教育重理性,那家庭教育应强感性;若学校教育重智能开发,那家庭教育应注重情商。家庭教育不能把学校教育的活都干了,那不切实际也易疲劳低效,范围太广太散、该做的也没做好。但也不能将教育大权抛给学校,放弃责任,什么都不做,而让教师“全权管理”,徒等孩子开花结果,这只能是虚妄。家庭应衔接配合好学校和社会进行教育。

顺势需持正确理念,遵循事物变化之势,而(下转第44页)(上接第17页)不违背。我们需在了解孩子独特、自然的成长之势下理解、尊重孩子。他们有不同的气质类型:(1)胆汁质,易兴奋,不受约束,易激怒。(2)多血质,反应灵敏活泼,能很快适应变化的环境。(3)黏液质,坚韧而行动迟缓。(4)抑郁質,胆小善感,心细孤僻。气质类型虽不能决定个人的活动结果和成就高低,但会影响做事的风格。顺势需要的是区别对待,而非一视同仁。这需要技艺,让事情更顺利,也充满人情味。家长们要克服对孩子有过多期望、过度溺爱、过分保护的心理。在时光飞逝中,看孩子成长水到渠成。

3作为

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价值观、行为模式、生活的态度。价值观,即认识何为对错、何为好坏,且深谙于心。世界上信息太多,变化无常,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受负面信息影响,面对变化会感茫然无措,不知抉择。家长该有所为,教孩子能独立面对世界。其实能教给的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多变的。孩子大脑容器也有限的,只能盛放那么多。单是向孩子灌输、替孩子抉择,只能是一时。若灌输了错误见解、做出了错误选择,会在孩子头脑中定型,对孩子之后的思想行为会产生影响,也很难改变和摒除。这就要求家长必要培养孩子的选择、思考能力,保持己见,不人云亦云、患得患失。这需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来深层支持,避免走弯路歧途。

未进学校前,亲子接触时间最长,孩子常会模仿学习父母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当家长孝老友兄时,对路人给予帮助时,对人有礼而尊重时,孩子自然会守孝仁爱,常怀仁慈侧隐、辞让有礼。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得先成为那样的人,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施以教化,而非刻意说教,否则效果微乎其微,也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反抗。

父母的期望、教养方式、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生活态度都会影响孩子生活态度。如父母对子有高期望,孩子会感到高压力,他们可能会认为未来是充满压力的,而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严厉、溺爱还是民主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态度。严厉下培养的孩子会严于律己、对自己和他人所犯错误不可忍受;被溺爱的孩子会以为世界都围着他转,当被骨感的现实打击后不知如何。民主家庭中孩子会更包容开放,尊重生活种种。家庭环境也很重要。若家庭不和谐,父母总在争吵,孩子的情绪会受到直接影响,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的不确定会倍感不安。若家长每天垂头丧气,怨天尤人,那孩子自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抱怨、缺乏信心,失去探索动力。家长每天乐观开放,常和孩子分享发现的美和感受,那孩子对这个世界一定会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想象,于无形之中会变得更有趣、强大而自信。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所处其中的孩子也不断变化。家庭教育,作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家长要好好思考,要怎么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其中的要旨就是,顺势而为。抓住这条原则,让教育变得不再困难而头疼,家长变得有智慧、有能力,让孩子的成长目标变得清晰,在陪伴与发现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冯林.中国家长批判: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2] 李斌莱.论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2(13).

[3] 陈自芳.我国家庭教育的困惑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4] 付安球,林崇德.怎样教育独生子女[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方式家庭教育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