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2017-09-18郑灵

当代医学 2017年26期
关键词:乳糜高血脂血常规

郑灵

(江西省上饶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西上饶334100)

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

郑灵

(江西省上饶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西上饶334100)

目的对高血脂疾病患者的乳糜血对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高血脂疾病确诊患者53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3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率水平。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五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六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疾病患者存在的乳糜血会对血常规检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血脂;乳糜血;血常规

高血脂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类疾病,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且年轻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高血脂疾病对患者机体所造成的危害,并不仅仅会使患者的血脂水平呈现异常升高状态,还会导致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学状态的出现,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2]。乳糜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脂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及淋巴管发生阻塞,食物中存在的脂肪在经过患者的小肠消化吸收之后,被进一步乳化成为乳糜颗粒,从而进入到淋巴管及血液循环系统中,出现特殊生理和病理学现象[3-4]。本次对高血脂疾病患者的乳糜血对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择本院收治的高血脂疾病确诊患者53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3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30例,女23例;体质量42~76 kg,平均体质量(54.7± 1.5)kg;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5.7±6.2)岁;高血脂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患病时间(7.4±1.3)个月;对照组中男35例,女18例;体质量40~79 kg,平均体质量(54.4± 1.7)kg;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5.1±6.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研究对象入组之后,抽取晨起、静息、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5 mL,经过离心机处理15 min,然后取血清采用本院现有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人数。

1.3 检测结果阳性率评价标准当白细胞计数水平超过10×109/L的时候可以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当血小板计数水平超过200×109/L的时候可以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当血红蛋白水平超过150 g/L的时候可以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当平均血红蛋白量超过40 pg的时候可以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当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水平超过400 g/L的时候可以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当平均血小板体积不足10 f L的时候可以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

1.4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六项血常规指标水平和六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等内容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六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常规指标阳性例数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六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乳糜血具体指的是人体的血浆中呈现乳白色或浑浊状态的血液成分,血液中脂肪量较高属于乳糜血的基本特征,高血脂疾病患者的血液出现乳糜血的可能性较大。人体在摄入大量脂肪后血液中就会出现一定的乳糜颗粒,其成分主要是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这些成分会对血常规检验造成影响[5]。乳糜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脂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及淋巴管发生阻塞,食物中存在的脂肪在经过患者的小肠消化吸收之后,被进一步乳化成为乳糜颗粒,从而进入到淋巴管及血液循环系统中,出现特殊生理和病理学现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血液中的乳糜血的成分含量水平过高,会对血样中白细胞检查指标产生影响,与大量脂肪吸收后,脂肪在血液的红细胞表面进行吸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红细胞附着大量脂肪后溶血速度会明显降低,大量的红细胞在检测过程中会被错误地认定为白细胞[6]。同时乳糜颗粒还会使细胞微环境发生改变,对白细胞体积的变化情况造成影响,白细胞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血小板相关指标在检测过程中也会受到乳糜血所产生的影响,当乳糜颗粒直径在7~9 f L之间的时候,会使仪器将其误认为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水平增多[7]。除此之外,高血脂疾病患者所存在的乳糜血还会对血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切变率水平下的血黏度会明显低于正常值,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积压水平的变化所导致[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罹患高血脂疾病的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五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所组成的对照组;其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所组成的对照组。罹患高血脂疾病的研究组研究对象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六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的阳性人数明显多于健康人群所组成的对照组。上述研究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以说明高血脂疾病患者存在的乳糜血会对血常规检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比较(x±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阳性例数比较(n)

[1]曹寒沁,金胜航,吴敏瑾.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3):1776-1777.

[2]孙虹,牛华,赵崇吉,等.胆红素、血红蛋白和乳糜微粒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 2509-2512.

[3]邹映红.抗坏血酸、胆红素、血红蛋白、乳糜对临床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2):219-220.

[4]曹寒沁,金胜航,吴敏瑾.乳糜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3): 1776-1777.

[5]何新民.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当代医学,2016,22(12):46.

[6]王红玲,罗琳洁,寇继光,等.中国湖北地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成人乳糜泻血清学筛查[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 (1):38-41.

[7]郭富饶,刘万彬.乳糜微粒对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7-98.

[8]黄桂美.乳糜血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处理[J].当代医学,2016,22(9):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6.023

猜你喜欢

乳糜高血脂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比较研究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乳糜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