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效果

2017-09-15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头股骨

李 震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安阳 455000)

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效果

李 震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量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维度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减轻创伤,还可改善关节功能。

带股骨距假体置换;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关节功能

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构成比为35%~40%〔1〕。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损伤严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已经成为临床上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其中以内固定和假体置换两种手术方法最为常用〔2〕。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手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治疗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3〕,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牢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理想等优点,但两种手术方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对比尚缺乏报道。本研究探讨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符合筛选标准的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纳入者均符合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诊断标准,均为单侧损伤,年龄≥60岁,麻醉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或Ⅱ级;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者其他部位骨折者;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者;存在有严重的感染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病者;在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发生前便丧失行走能力者;存在先天性关节畸形或者功能障碍者;拒绝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60~89〔平均(72.5±7.6)〕岁,ASA Ⅰ级19例,ASA Ⅱ级23例;骨折分型:Ⅱ型16例、Ⅲ型26例。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60~90〔平均(72.8±8.1)〕岁,ASA Ⅰ级17例,ASA Ⅱ级25例,骨折分型:Ⅱ型15例、Ⅲ型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参照《实用骨科学》〔4〕中相关步骤要求完成手术操作;观察组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首先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合适规格和型号的长柄股骨头假体,然后向后外侧做一个切口,并利用骨水泥将其固定后实施扩髓处理。注意扩髓处理时需要采用较大的刮匙彻底刮除髓腔内松质骨,并且禁止大力扩髓。然后在手术的早期进行足踝和肌肉活动,配合给予患肢肌肉按摩。手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实施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以便能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还需要对电解质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在手术后1 w左右在床边进行膝关节活动,待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后借助拐杖完成下床活动,注意此时需要有人员看护和帮助。

1.3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量表)〔5〕,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共包括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屈髋活动度、功能评分维度,各维度总分即为关节功能评分,理论得分为0~100分,且评分越高则说明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组间比较进行t或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n=42)

2.2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屈髋活动度、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n=42)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n=42〕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发生大多均与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等均存在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6〕,在老年人群中,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的比例均较高,并且长期卧床者不占少数,而上述因素也均是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发生的重要原因。另有研究指出〔7〕,一旦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便有很多患者丧失行动能力,故此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据统计〔8〕,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实施牵引治疗尽管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病死率仍高达35%,被称为“最后一次骨折”。由此可知,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发生风险较高,且危害严重、预后差,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临床上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内固定、短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等,尽管不同手术方法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也均存在有明显的不足。首先,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髋关节内翻、骨折复位丢失的情况,甚至还可能导致植入物松动、切割、假体松动的情况,部分病例甚至可能会出现应力集中、二次骨折的情况,导致治疗失败〔9,10〕。其次,内固定手术和短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时很容易由于骨折严重、小转子移位甚至是破裂等情况导致股骨假体柄出现失稳的情况,再加上此类骨折患者大多合并有骨质疏松,很容易由于固定力度不均匀导致骨质碎裂,同时也是引发假体周围骨折的重要原因,很容易导致手术失败〔11,12〕。

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是应用带股骨距的假体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13〕。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带股骨距假体置换能够通过迅速利用股骨距的支撑假体重建生物力学解剖结构保证了手术后肢体的稳定性和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还可以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直至骨折愈合。与传统的内固定手术方式相比较,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手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换这种应用后能够在减轻手术创伤的同时保证早期下地,从而有效保证早期功能锻炼,对保存心肺功能、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4〕。有研究指出〔15〕,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治疗还可以避免假体周围发生二次骨折,也降低了二次手术的风险,对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快速恢复也至关重要。本研究证实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患者中实施带股骨距假体置换手术能够保证在减轻创伤的同时促进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情况,提升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1陈志荣,孙克宁,郭浩辉,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9):1029-32,1045.

2翁绳健,郑 萍,康荣彬,等.股骨近端重建结合生物长柄人工关节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2):1311-2.

3孙维国,李皓桓,彭 飞,等.采用Wagner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定骨折的疗效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613-6.

4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13-5.

5郭 军,江龙海,樊小莉.加长柄生物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11(5):537-40.

6胡 跃,王子田,李 辉,等.肿瘤型髋关节假体治疗高龄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4;10(8):848-50.

7栾和旭,杨 帆,王剑波,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980-2.

8范远俊,向 阳,李正云,等.改进型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4;12(3):264-264.

9徐明伟,周荣魁.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616-7.

10张 伟,李良满,梁庆威,等.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大粗隆再结合装置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14(7):11-8.

11黄永栋,赵 辉,张 虓,等.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4):402-4.

12刘 欣,孙志刚,李全修.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10(5):521-2.

13杨 飞,韩启明,杨凤明,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INTERTAN髓内钉与PFNA-Ⅱ髓内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0):897-901.

14王卫东,王裕祥,王永虎,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特点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8):5239-41.

15黎双庆,杨 波,方世兵,等.四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9(3):299-304.

〔2016-03-17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201679)

李 震(1975-),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疾病研究。

R683.42

A

1005-9202(2017)16-4027-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6.054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头股骨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远端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中长期假体存留及失败类型分析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