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风心病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2017-09-15覃智芳夏桂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6期
关键词:风湿性瓣膜心脏病

覃智芳 杨 龙 夏桂玲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2)

·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

老年风心病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覃智芳 杨 龙1夏桂玲1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2)

目的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在老年风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134例老年风心病患者(风心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正常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TN-C、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探讨血清TN-C水平与老年风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风心病组患者的血清TN-C、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风心病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P<0.05),Ⅲ级心功能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Ⅳ级(P<0.05);风心病患者的血清TN-C与NT-proBNP水平、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风心病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升高,与心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腱糖蛋白-C;风心病;心功能;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临床上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治疗后的临床预后缺乏有效的客观随访指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灵敏度不高,对于病情变化的反应能力较弱,而心房钠尿肽等血清心功能指标的特异度不高,且在心功能改善后2 w左右才出现明显上升,存在一定的时间局限性〔1,2〕。相关研究证实细胞外基质成分血清腱糖蛋白-C(TN-C)作为细胞骨架、细胞外基质代谢产物,在风心病患者中异常表达,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3,4〕。本研究探讨血清TN-C与风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风心病的诊断依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诊断标准〔5〕;(2)经心脏超声、X射线及心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3)患者主要表现为倦怠感、呼吸困难(劳力性或阵发性)、心绞痛、眩晕或晕厥;(4)健康对象来自于体检健康的患者;(5)年龄≥60岁。排除标准:(1)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先心病、肺心病等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患者;(2)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近期有手术病史、创伤病史的患者。

1.2对象 选取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34例风心病患者作为风心病组,同期正常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

风心病组134例,男58例、女性76例,年龄60~87岁,平均(73.8±9.4)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28例、Ⅱ级36例、Ⅲ级48例、Ⅳ级22例。对照组男24例、女性36例,年龄60~85岁,平均(74.0±8.7)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3.1血清TN-C、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方法 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10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采集标本后1 w内检测相关指标,采用瑞士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170模块进行检测,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检测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试剂盒内配有质控血清或质控标准品,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完成。

1.3.2超声心动图检测方法 采用GE E9超声诊断仪,超声的图片抓取速度为55~90帧/s。 由两名以上中级职称的影像学医师进行检测,重点检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1软件,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血清TN-C与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关系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

2 结 果

2.1风心病组和对照组血清TN-C、NT-proBNP水平比较 风心病组患者的血清TN-C〔(67.18±22.63)ng/ml〕、NT-proBNP水平〔(109 5.47±318.62)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09±11.30)ng/ml、(269.14±68.30)ng/ml〕(P<0.05)。

2.2不同心功能分级的风心病患者血清TN-C、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比较 风心病患者的血清TN-C水平在不同心功能患者间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P<0.05),Ⅲ级心功能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Ⅳ级患者(P<0.05);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组间比较呈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见表1。

2.3风心病患者血清TN-C与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关系 风心病患者的血清TN-C与NT-proBNP水平、LVEDd呈显著正相关(r=0.672,0.428;P<0.05),与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0.417,-0.392,-0.466;P<0.05)。

表1 不同心功能分级的风心病患者血清TN-C、NT-proBNP水平比较(±s)

与Ⅰ级组比较:1)P<0.05,与Ⅱ级组比较:2)P<0.05,与Ⅲ级组比较:3)P<0.05

3 讨 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组细菌长期慢性感染引起的瓣膜损害,特别是在年龄大于45岁的吸烟人群中,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可较普通人群上升3~4倍。人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之后由于血液循环中细菌繁殖对于动脉管壁以及心脏瓣膜的损伤,可促进链球菌释放荚膜等致病成分,进而引起二尖瓣、三尖瓣以及主动脉瓣的炎症性损伤和代偿性增生〔6,7〕。风心病心脏病的瓣膜损伤中以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狭窄较常见,其中部分病例可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临床上心功能不全的症状较明显。瓣膜成形术以及长期的青霉素类药物抗链球菌治疗,均为临床上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迄今为止心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急性炎症期蛋白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以及心房钠尿肽(BNP)等,均在风心病的治疗预后评估中缺乏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8,9〕。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蛋白组学获得了显著的进展,TN-C包括连接蛋白重复区域、生长因子蛋白结合区域和球纤维蛋白,被mRNA剪切后可以翻译为不同末端修饰成分的TN-C蛋白,在细胞外基质代谢、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细胞凋亡的调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0〕。在正常成年人体细胞中,TN-C呈持续性低表达或者阴性表达,而在急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内,TN-C一过性高表达并与患者的不良心血管结局具有一定的关联〔11,12〕。本次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首次探讨了TN-C蛋白与心功能指标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关系,从而揭示了TN-C在风心病患者诊治以及临床预后中的价值。Kingue等〔13,14〕学者分析了34例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5.7%的患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或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合并不同程度关闭不全患者的血清中TN-C的含量上升了30%~50%,并且TN-C上升大于30%时,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可上升5%以上。NT-pro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在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或者心脏代偿功能不足的患者中异常上升,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NT-proBNP的表达评估患者的心功能,而通过超声心电图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是通过超声影像学反应心脏舒张期心力衰竭的重要参考指标。IN-C能够反映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细胞炎症损伤、心室壁细胞的功能障碍或者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TN-C通过对心脏瓣膜机械应力的损伤以及血清炎症因子如IL-6以及TNF-α的上调作用,进而促进风心病瓣膜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在瓣膜置换、瓣膜成形手术以及抗溶血性链球菌治疗的预后中均具有一定的随访价值。本研究发现在不同心功能的患者血清中,TN-C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患者的心功能越差,TN-C的表达越高,TN-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心功能。Kingue等〔13〕通过回顾性分析84例样本的临床资料,发现TN-C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的表达可较正常对照组上升25%以上,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

本次研究进一步提示了TN-C在评估风心病患者心功能状态中的作用;在LVEDd明显下降的患者中,TN-C的表达明显上升,考虑可能与心肌细胞代偿功能不佳导致的反应性巨噬细胞激活、进而促进TN-C的分泌有关。

综上所述,风心病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升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对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本研究对于TN-C、NT-proBNP与患者远期病死率的相关研究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陈益君,黄长顺,王 峰,等.盐酸川芎嗪对体外循环风湿性心脏病单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2(5):531-5.

2陈章强,洪 浪,王 洪,等.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合并右房室瓣反流患者中球囊扩张术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4;33(20):2349-52.

3廖礼强,张 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及快速房颤对N-端脑钠肽前体浓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2):3468-70.

4Mcelhinney DB,Cabalka AK,Aboulhosn JA,etal.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in-valve im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ysfunctional surgical bioprosthetic valves: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egistry Study〔J〕.Circulation,2016;24(6):90-2.

5Zhu X,Li Q,Li Y,etal.Analysis of b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ssociated with rheumatic heart disease〔J〕.PLoS One,2016;11(3):248-9.

6Zhang W,Okello E,Nyakoojo W,etal.Proportion of patients in the Uganda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egistry with advanced disease requiring urg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s〔J〕.Afr Health Sci,2015;15(4):1182-8.

7孙富强,姜 华,刘 寅,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8(7):532-4.

8王文广,任 琳,杨红梅,等.44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伴发冠心病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30(1):73-4.

9文 韵,桂 春,黄伟强,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组织Th17细胞轴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8(1):61-3.

10易 欣,周艳丽,夏 军,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核因子κB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4):365-8.

11Bilge M,Alsancak Y,Ali S,etal.Concurrent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and percutaneous transvenous mitral commissurotomy for totally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combined severe rheumatic aortic and mitral stenosis〔J〕.J Heart Valve Dis,2015;24(3):286-9.

12Engelman D,Okello E,Beaton A,etal.Evaluation of computer-based training for health workers in echocardiography for rheumatic heart disease〔J〕.Glob Heart,2016;30(6):102-4.

13Kingue S,Ba SA,Balde D,etal.The VALVAFRIC study:A registry of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in Western and Central Africa〔J〕.Arch Cardiovasc Dis,2016;30(06):91-3.

14张正刚,刘小斌,向道康,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同期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手术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4;33(21):3535-6.

〔2016-12-19修回〕

(编辑 徐 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040)

杨 龙(1972-),男,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研究。

覃智芳(1978-),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研究。

R54

A

1005-9202(2017)16-3959-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7.16.022

1 贵州省人民医院 遵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风湿性瓣膜心脏病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治风湿性头痛
“烂”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