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2017-09-14胡俊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4期
关键词:硫酸镁临床效果

胡俊彦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6例。两组均进行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应用硫酸镁进行治疗, 观察组应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SPAP、PaO2、PaCO2分别为(26.12±2.78)、(86.14±2.35)、(36.62±2.53)mm Hg(1 mm Hg=0.133 kPa), 与对照组的(40.48±2.96)、(78.55±2.21)、(47.31±2.10)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3、12.00、14.44, P<0.05)。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效果较好,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西地那非;硫酸镁;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69

本文對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 获得了满意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6例。观察组中, 男15例, 女11例, 日龄1~20 d, 平均日龄(15.58±2.26)d, 对照组中, 男14例, 女12例, 日龄1~18 d, 平均日龄(16.58±2.10)d。

两组患儿性别、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围生期缺氧;出生后不久发生原因不明的持续性低氧血症, 予以面罩吸氧20 min

青紫症状无消退;超声心电图检查中肺动脉压>40 mm Hg, 心脏存在卵圆孔没有关闭或动脉导管水平右向左分流;症状和体征不相称。排除标准:气胸、无脑儿、先天性心脏病等。

1. 3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 同时予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机械通气等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应用硫酸镁进行治疗, 静脉滴注给药, 剂量200 mg/(kg·次)硫酸镁(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861)+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30 min内给药完毕, 之后以30 mg/(kg·h)的速度进行维持治疗, 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超过90%且肺动脉压显著改善时停止用药, 维持治疗5 d。观察组患儿应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 硫酸镁用法与对照组相同, 西地那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528)口服给药, 剂量0.5~2.0 mg/(kg·次), 每隔6~8 h用药1次, 持续治疗5 d。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PAP、PaO2和PaCO2变化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SPAP、PaO2、PaCO2分别为(66.02±3.24)、(41.25±2.77)、(56.38±2.15)mm Hg, 与对照组的(65.49±3.11)、(40.38±2.40)、(56.62±2.53)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SPAP、PaO2、PaCO2分别为(26.12±2.78)、(86.14±2.35)、(36.62±2.53)mm Hg, 与对照组的(40.48±2.96)、(78.55±2.21)、(47.31±2.10)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3、12.00、16.58, P<0.05)。

3 讨论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主要症状是肺血管阻力持续上升, 使得患儿发生程度较严重的低氧血症, 容易引起死亡[1-3]。临床上采用一氧化氮吸入法来治疗该病患儿, 但是该治疗方法具有较大的危险性[4]。

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次采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 结果发现, 两组患儿治疗前SPAP、P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SPAP、PaO2、PaCO2分别为(26.12±2.78)、(86.14±2.35)、(36.62±2.53)mm Hg, 与对照组的(40.48±2.96)、(78.55±2.21)、(47.31±2.10)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3、12.00、16.58, P<0.05)。可见,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较好。硫酸镁是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常用药物, 该药能促使患儿机体内腺苷酶激活, 促进环磷酸腺苷合成, 刺激血管内皮前列腺素, 从而扩张肺动脉血管。但是该药物在改善肺动脉收缩压方面并无显著效果[5-7]。西地那非是选择性肺动脉血管扩张剂, 能激活蛋白激酶G, 能在抑制钙离子通道的同时促进钾离子通道开放, 最终可有效扩张肺动脉血管[8, 9]。endprint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能发挥协同作用, 最终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动脉压。相关研究中有学者应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最终SPAP、PaO2和PaCO2水平均优于仅用硫酸镁治疗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效果较好,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滕儒铮.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与活性氧产物生成增加.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0(10):904-909.

[2] 杨爱琳, 牛俊红, 梁发强, 等.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当代医学, 2012, 18(30):11-13.

[3] 胡冰.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229.

[4] Malowitz JR, Forsha DE, Smith PB, 等. 右心室超声心动图指标预测患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婴儿的不良预后.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 23(4):399.

[5] 刘莉, 叶鹏.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妊娠后期和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 21(7):278.

[6] 王琳, 侯洁.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北方药学, 2014(4):45-46.

[7] 鄢爱红.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16, 22(3):140-141.

[8] 彭流泉. 西地那非与硫酸镁联合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评价. 吉林医学, 2015(13):2785-2786.

[9] 王岩. 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續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中外医疗, 2016, 35(12):46-47.

[10] 夏成.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3):100-101.

[收稿日期:2017-04-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硫酸镁临床效果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的治疗效果观察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盐酸利托君治疗28例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