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的效果分析

2017-09-14谈碧君

关键词:搭桥术胸痛健康状况

谈碧君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的效果分析

谈碧君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探讨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冠脉搭桥术后胸痛的6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体位规范护理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的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级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状况级别。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人数有28例,对照组无痛人数10例。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0例,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23例,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患者提供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使患者维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冠脉搭桥;术后胸痛

我国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包括规范化护理服务。规范化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将现代护理观念作为护理的指导原则,按照相应的护理程序进行人性化与规范化的护理[1]。进行冠脉搭桥手术能有效地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胸壁疼痛等情况,我们将这种疼痛称为冠脉搭桥术后胸痛[2]。因此,在手术后,要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护理。研究发现,为患者提供术后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度。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效果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冠脉搭桥术后胸痛的6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3.12±0.12)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53.56±0.3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为冠脉搭桥手术后的患者给予呼吸道护理,定时地采用气道湿化。同时,不定期地将患者翻身拍背,帮助其吸痰。给予患者引流管护理,定期地将患者的引流装置更换掉。定期为患者更换尿袋,并给予全身性的皮肤护理,防止患者出现过敏感染等情况。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体位规范化处理。护理人员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位指导,患者采取坐位以及站位等方式,使其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上。

1.3 评价标准

1.3.1 健康状况分级。

将患者的健康状况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好:当患者能正常上班或者活动。一般:患者能正常的生活,但是不能完成一些轻体力的活动。差:患者的日常活动受到限制,但是不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很差: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并且患者在休息时会感到多种不适。

1.3.2 患者疼痛分级

按照数字评分法为患者的疼痛度进行分级,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度越低。无痛:0分;轻度疼痛:1~2分;中度疼痛:3~5分;重度:6~8分;剧烈疼痛:9~10分。在手术4个月对患者的疼痛度评分进行电话随访。

1.3.3 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医院采用自主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等4个级别。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分级比较

采用不同的方法护理后,4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自制的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分级。明显,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级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状况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分级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度分级比较

4个月后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人数有28例,对照组无痛人数10例。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度分级比较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15例、14例、1例、1例。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的人数分别为8例、9例、6例、8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0例,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23例,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患者持续增加,临床医学主要采用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研究发现,冠心病人在接受冠脉搭桥手术后会产生冠脉搭桥术后胸痛,这种疼痛会具有持续性,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冠脉搭桥术后胸痛可能会合并中度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在随访过程中,要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与复发的心绞痛进行鉴别。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发生过心绞痛的,可能同时存在着这两种疼痛,有时候,患者也不能对自己的胸痛性质进行定义。对于这类患者,医生要对患者的心脏以及神经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估。冠脉搭桥术后胸痛可能会出现慢性胸痛等,例如切口感染等。及时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冠脉搭桥术后胸痛仍然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尤其是作为冠脉搭桥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在患者住院期间也会发生并发症,但是表现并不突出。就目前而言,临床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完整延续的护理过程[4]。研究发现为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患者提供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健康状况好与一般的人数达到30例,只有1例患者健康状况级别为差。而对照组好与一般的患者只有20例,同时有6例健康状况差且5例健康状况很差的患者,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可以看出,为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患者提供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将患者的体位摆正在舒适的位置上,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保证患者能恢复到正常活动与工作的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同时,4个月后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人数有28例,对照组无痛人数10例。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患者进行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度,甚至保证患者不痛,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另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0例,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23例,74.19%),说明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患者提供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采用恰当的体位护理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患者进行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能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疼痛度,值得临床借鉴。

[1] 凌 青.早期体位规范化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胸痛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5,56(01):33-43.

[2] 薛燕妮.柳家贤.唐晓燕.等.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痛病人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59(08):76-83.

[3] 张伟英,赵继军,叶文琴.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与护理查房[J].上海护理,2016,89(07):33-42.

[4] 李 雪,冯 艺,杨拔贤,等.冠脉搭桥术后胸痛的随访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78(03):88-9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8.70.02

猜你喜欢

搭桥术胸痛健康状况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有些胸痛会猝死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漂浮导管监测指导88例冠脉搭桥术后治疗的临床体会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