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

2017-09-13陈转移

魅力中国 2017年31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体育课堂

陈转移

摘要:毋庸置疑,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受到家长以及学校的重视,体育课堂中,如何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介绍了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运动密度、运动强度以及关注学生差异性三个方面提出了达到适宜运动负荷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

前言

对于学生而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是素质教育的目的。考虑到学生身体健康,为了提高学生体能素质,进行大密度和适宜强度体育课是必不可少的。体育课程教育指导思想便是“健康第一,学生为本”。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便是运动负荷,而运动负荷也是体育课特有的要素指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宜的运动负荷,对于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重要性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运动负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运动负荷(亦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体育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达不到理想的运动效果。运动负荷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体育课堂中,设计适宜的运动负荷,于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意义非凡。

二、适宜的运动负荷

(一)适宜的运动负荷概念。

适宜的运动负荷,整体而言,是因人而异的。根据学生具体的身体情况以及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性,逐渐调整其运动负荷,直到达到最佳。而对于不同年龄段而言,运动负荷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对于5--13岁的学生而言,其关键在于身体柔韧素质以及灵敏素质的训练;对于8--16岁学生,则应该放在对其身体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的训练;对于9--20岁学生,重点在于其身体耐力素质的训练。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体状况的特点,其适宜的运动负荷标准也不尽相同。而相同的是运动负荷的四个阶段,其分别是准备环节、教学实践、素质训练以及课后放松。

(二)运动密度。

运动密度(亦称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例如体育课一节课45min,学生运动时间为30min,运动密度就是66.7%。学生的运动包括:热身、跑步、体能练习、放松以及静力拉伸练习等等。

对于学生而言,准备部分例如运动热身、拉伸等进行5分钟最为适宜;而结束部分最为常见的运动是静态拉伸,进行7分钟较为合适,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运动特点就是运动密度高,但平均心率低。

对于学生基本部分的运动,30分钟左右为宜。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练习,18-20分钟为宜;对学生进行体能练习,9-12分钟为宜。学生基本运动部分的30分钟特点是运动密度高,相应地,其平均心率也随之高,最高心率在体能练习阶段出现。因而可知,运动负荷主要是集中在30分钟,适宜的运动负荷也应该出现在这一阶段。在体育课堂上,让学生去逐渐地适应这个运动负荷,如此下去,学生的锻炼效果将达到最佳,即适宜的运动负荷。运动密度保证了学生训练的时间以及次数。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每节体育课练习密度应达到70%以上,才能达到体育运动想要得到的效果。

(三)运动强度。

一般而言,用平均心率来表示运动强度。而不同阶段的学生平均心率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如下表所示。

体育课堂上,学生进行运动时,若其真实的平均心率比靶心率下线的平均心率还要低,那么,对学生进行的体育训练则没有意义,其心肺机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若其真实的平均心率比靶心率上线的平均心率还要高,对学生的运动训练则变成了无氧运动。一般而言,有氧运动靶心率计算公式为(220-年龄)×65%~85%。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分级,当平均心率为150/min 时,其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为中,此种情况下,是较为适宜的运动负荷。

(四)关注学生差异性。

适宜的运动负荷对不同的学生而言,其标准也是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身体状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其运动负荷或许就高于平均值;有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好,自身免疫力较差,则其运动负荷或许要低于平均值。遗传和后天的身体素质锻炼都会影响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全班的运动负荷,然而游走于两端的学生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体育老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身体的具体情况,针对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对学生进行运动训练的时候,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要适当降低其运动负荷,从而达到起最适宜的运动负荷。

三、结语

体育课堂教学要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关键在于改变其上课的模式。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重点在于:其一是运动密度以及适宜的运动强度;其二是每节体育课必须安排10min左右的多样化体能练习;其三是每一節体育课保证20min左右的运动技能练习[1]。

参考文献:

[1]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9):77-85.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体育课堂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提高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建议
论运动负荷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