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传统节日仪式的传播策略

2017-09-13张楠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网络环境仪式

张楠

内容摘要:当前网络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仪式转向”初步兴起,表现出在线仪式行为、在线仪式事件、在线仪式场景等不同方面的发展路向。在线仪式突破了传统节日文化网络传承中的标本化、景观化、封闭化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 传统节日 仪式 在线仪式

一、在线仪式的理论内涵

仪式(rite),按照社会学、文化人类学领域的解释,是“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①。仪式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但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方式。广义上说,所有“由传统发展而来,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并按某种既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与行为”②。

本论文的“在线仪式”,与日常所指的仪式存在一定的一致性,都是指特定的事件或者实施的某种行动。不同的是,“在线仪式离不开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介,它生成于互联网网络空间,并在网络环境中实施进行,不能脱离网络而存在。因此,在线仪式并不是将现实仪式内容简单地转化为多媒体形式,也不能理解为是通过某种仪式对网络传播进行间接比喻,它是依赖于网络媒介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事项”③。鉴于此,有必要对在线仪式和媒介仪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准确认识两者的内涵。

1.传播仪式观与在线仪式

在美国早期的传播理论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将传播定义为是信息在空间上的转移。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在他的著作《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中,提出了媒介传播是信息共享的一种形式,甚至成为一种“仪式”。对凯瑞,信息的传播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身份把人们凝聚到一起的典礼”④。凯瑞之后,E·Goethals和A·Rubin分别提出“电视仪式”⑤和“仪式化电视”⑥,这两个概念突出从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角度解释仪式性行为;N.Couldry则从电视之外整个媒介系统来看,强调“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仪式或集体庆典”⑦,更不用说媒介所报道的内容是不是仪式化或者报道方式是否具仪式化。尽管这些理论对媒介和仪式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不足。在对媒介仪式化的解释中,这些理论都没有从仪式本身展开,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了媒介活动,忽视了在媒介运行中传统仪式的转变和创新。也就是说,这些理论对传播仪式和仪式化媒介研究还需要向仪式本身倾斜,而不能只从媒介角度来看。

2.媒介事件与在线仪式

在媒介研究中,伊莱休·卡茨和丹尼尔·戴扬率先提出“媒介事件是一种特殊的经由电视屏幕建构的社会历史事件,它指凝聚举世观众共同观看的直播事件与仪式及其节日性收看”⑧。在他们看来,加冕、征服和竞赛属于媒介事件。媒介事件首先属于值得民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些事件通过电视等媒介进行加工制作再传播向观众,从而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他们认为,在媒介事件中,无论是媒介还是事件本身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媒介事件包含着媒介、事件、观众、观众行为,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彼此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推动才形成了完整的带有仪式性特征的媒介活动。也正是其中各要素之间的不同才使得媒介事件具有特定时空、社会文化编码以及传统仪式的表演的特点。但是,媒介事件也不是本文所论的在线仪式范畴。因为在上述的媒介事件中,电视屏幕并不是事件产生的必经之路,要想实现观众间的“共同观看”也不必非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也可以将广大受众凝聚成“想象共同体”,因此,媒介事件的表现并不需要特定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这也正是本文所说的在线仪式与媒介仪式的不同之处。在线仪式性事件、活动的生成和传播都依赖于网络环境,一旦脱离网络媒介,仪式性事件将无法进行,受众也无法获得事件相关信息。在加冕、征服和竞赛等媒介事件中,电视观众只是事件的间接参与者,并不是直接见证,这就在体验和理解事件上与现场参与者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3.电视仪式与在线仪式

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电视仪式仍然是目前媒介仪式研究的中心,但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网络仪式也必将成为媒介仪式的焦点。在网络环境中,媒介仪式中的“仪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仪式的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这显然是得益于网络媒介的特性。综合以前的研究成果发现,与在线仪式相比,电视仪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电视仪式的互动性较差,且互动渠道单一。而互动性恰好是网络媒介的强势所在,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广大受众,也可以引导受众进行讨论互动,将受众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化成为了事件参与者,这在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中难以实现。其次,电视媒介在传播媒介事件时受到仪式本身及电视本身诸多限制,无法掌握信息制作和发布的主动权,在整个仪式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最后,观众的被动接受和现场参与者的创造存在差距。通过观看屏幕间接获取仪式信息的电视受众与现场仪式分离,无法直接体验现场气氛和内容,这就将仪式受众分成了现实仪式和屏幕仪式受众。与电视仪式不同的是,在线仪式尽可能扩大受众的参与程度,使通过电子形式获得信息的受众也能够成为仪式的主动参与者,扩大了电子受众的主动性程度。

二.在线仪式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发展面向

传统节日文化在网络中的仪式性传承发展面向,可以从三类不同的侧重方面考察:

(一)在线仪式行为

从行为角度认识在线仪式突出了对仪式实施者的规定性,可以从个体网络行为和群体网络互动行为两方面来看。

1.个体网络行为

当前条件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网络虚拟世界不仅可以再现二维空间景象,甚至可以模拟三维动态空间,塑造更加逼真的在线仪式场景,同时网民也可以通过操控电脑参与其中。以清明祭祖为例,随着民众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回乡祭祖的可能性很小,但祭祀先祖、缅怀先人的传统不能丢,网络祭祖顺势而生。清明节前后,网络上总会掀起一股祭祖风潮,图片、声音、文字等多样化得表现形式使得清明节更加丰富、更加有活力。进入21世纪,网络祭祀更加盛行,在此情况下,我国专门开通了网络祭祀网站,以满足人们对祭祀活动的需求。此后,网络祭祀进一步深化,与祭祀相关的一系列网站也顺势开通,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买陵园、订制殡葬服务,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十年之后,《天国文明》上线,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3D祭祀平台,为网民系统地参与祭祀活动提供了便利。网民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纪念追思逝者,如为亡人诵读追悼文、为他们点一首曾经喜欢的歌、上传电子照片、资料和纪念性文章等。这种網上祭祀的形式虽然是在虚拟环境中实现的,但却收到了良好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在线仪式的一种个体网络行为的代表。endprint

2.群体网络互动行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节日仪式中主要表现为传统习俗的电子化,多种网络互动带上传统节日仪式的民俗色彩。虚拟饺子、虚拟鞭炮、电子月饼等各种虚拟物品被象征赋予丰富的节日内涵,在传统的沟通形态之外,电子工具逐渐成为日常必备,甚至最具民风民情的拜年、发红包等活动都可以通过电子形式实现。这种情况展示着个体仪式行为的渐趋网络化与在线进行态。这些可供自由选择的丰富多样的网络虚拟物品,高度仿真现实节日物品,承载网络用户关于节日的社会化感情,并且和现实社会仪式一样有明显的社会分级象征。可见,在线仪式的虚拟物品的本质是现实社会的仪式象征符号通过网络媒介技术在互联网空间的虚拟和复制。在线仪式之所以为人们接受,正是和这些高度仿真的虚拟节日物品及信息符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在线仪式事件

从事件本身的角度认识在线仪式重点突出了行动共同体的规定性。在线仪式事件一般是针对一些大型的能够引起大众广泛关注的事件,通过线上运行的方式将所有参与网络活动的人集合在一起,达到共同参与、共同讨论的效果。

节日网络化不仅在个人使用中广泛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在人们生活中的深入,集体性活动也逐渐带有网络化的特点。以祭祀孔孟、炎黄炎黄二帝等各种传统人物等活动为例,利用互联网平台建构网上公共领域,网民通过远程行为即可完成仪式编码。陕西清明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仪式,其网络平台通过视频直播、网络签名等方式吸引了海内外广泛关注,数以万计的网民不仅以此获得相关信息,也通过网络参与其中,如网上敬酒献茶、供奉瓜果吃食等。声势如此浩大的网上祭祖行为正是网络在传统集体事件中运用的典型体现。这不仅使得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得以广泛继承,还为网络活动增添了文化内容。

(三)在线仪式场景

顾名思义,在线仪式场景主要是从场景设置方面来解读的。要举行某种仪式时,前期的氛围铺垫必不可少。这就需要以不同的形式构建一个与节日相关的情境,受众可以很容易被带入其中,感受仪式的气氛也发表看法,进而形成良好的互动。

1.仪式场景的空间构建

人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在线仪式的空间场景构建更加重要。虽然是在虚拟的条件下,仪式所需的教堂、庙会等特定场景的设置将网上环境自然地与日常生活和普通网站区别开来,当受众进入特定的仪式环境中,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就会跟随场景进行,增加节日的气氛。总之,通过场景设置,在线仪式也可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只是,不同于现实的民俗活动,线上仪式只能通过文字、图片等载体进行,但由于网络环境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网民可以在网络中有更多的选择,图文或者视频都可以成为自己独特的民俗活动内容。虚拟仪式场景并不抽象,在许多节日习俗中都有运用。例如在网上举行地坛庙会,网民只需在屏幕前点击庙会网址便可以进入庙会环境,无论是车马行人还是表演民俗,全都尽收眼底。伴随现代技术的发展,网页制作更加成熟,网民在网络环境中能够得到更直观的体验。

2.仪式场景的时间构建

很多时候,我们的传统节日并不是由场景能够决定的,就像在酷暑时分,人们对春节很可能没有共鸣。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在特定的时段举行的。新近一些网络节日活动中,也表现出了在线仪式的此类特定时间场景新表征。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满含着人们的感情,也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种文化逐渐渗透在了网络环境中。网民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结合节日的特征通过发帖、制作图文视频等形式发送祝福,也发起各种庆祝活动,吸引广大网民参与,从而增加了节日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全民过节、全城过节的氛围。网絡搭建起的文化传播桥梁沟通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也沟通了古今人的思维和情感,无疑是一种创新和进步。

三.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在线仪式的学理缺位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方式

从现阶段普遍重视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方式来看,其总体类型如下:

1.传统节日仪式数据库以及数字档案

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资料保存尤为重要。网络环境下,对节日仪式的记录可以实现电子化、数据化,克服了传统文本保存不便,易丢失的缺点,传统节日仪式数据库以及数字档案的建立是在线仪式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湖北日报视界网的“楚风楚俗图片库”、“楚风楚俗摄影·DV大赛”、散见于视频网站的民俗节日仪式视频演示。

2.3D在线虚拟传统节日仪式

传统文化形式多样,仪式性内容也十分丰富,这为在线仪式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互联网络的加工制作,都形成了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如“音景漫游”、3D在线虚拟游览等。

3.传播传统节日仪式的网站、社区和论坛

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网站、论坛和网络社区中,关于节日仪式的一些频道、专题。例如“湖北数字文化网”的楚风楚俗频道、“湖北文明网”的民俗文化频道、东湖社区举办的“楚风楚俗年味浓摄影大赛”。

4.对传统节日仪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开辟多种渠道,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形成传统文化产业链。除了直接的仪式化展示,传统仪式也可以在游戏、动画等产品中加以表达。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目光只集中在了表面上的仪式化的传承,忽视了仪式所应该具备的文化内涵。其实,继承传统文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文化作品的研习,其次是对传统文化的思想提炼,最后落实在日常行动中,三者属于递进关系,不可或缺,否则,都会造成传统文化内涵的缺失。但是在当前条件下,互联网络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行为要求的降低,只是抽象得从作品和思想上进行研究和解读,所以对在线仪式的研究就十分紧迫了。

(二)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方式的理论偏差

从当前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来看,我们在传承节日文化时,理论上也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endprint

1.传统节日的标本化特征明显,缺乏事件性

这也正是由于网络自身潜在的问题之一,由于在线仪式只是将传统文化节日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应用,是属于虚拟世界的产物,与人的交流较少。以“数字化迁移”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节日能够真正以数字化的形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只是把此前保存在博物馆的文本转化成电子数据,改变的只是保存的形式,内容转变还需要有人的参与。这种传承创新只是形式上的转变,并没有真正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网络媒介技术中,也没有使网络媒介技术的传承作用发挥到位。要想使传统节日文化在网络媒介中得到真正的传承就需要深入挖掘两者内涵,找到双方的契合点,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2.对传统节日参与者的关注较少,传统节日文化景观化

在互联网时代,节日形式更加多样,也更加吸引眼球,但作为节日,人才是活动主体,相对于活动形式,人的参与和体验才更重要。否则,广大网民只能是作为间接的参与者,或者只是作为观众,不能享受节日的成果,这对广大受众自然是不公平的。因此,节日仪式设置更应当关注人的活动,将节日仪式作为人的活动现场,将人真实地置于其中。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是最重要的特征。它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事件信息,但也限制了我们的体验式参与。这种体验很多时候都是间接获得的,是在观众的角度上看到的表演。所以,传统节日景观化提醒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人自身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再生。

3.重视“传统的再现”而非“传统的发明”,传统节日文化封闭化

当前网络上存在多样化的节日庆祝方式,但本质上只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粘贴,从博物馆里的内容搬到互联网上,缺乏对新生事物的创造,体现着在传统节日传承中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著名学者霍布斯鲍姆针对传统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他认为传统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流传,更应当是当代社会的创造。它应当具有新生的活力和动力,能够不断被发掘出新的内涵,无论在历史还是在现代都能够发挥作用。

本文虽然指出了当前網络媒介使用在传承传统节日中的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目前的媒介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涵。网络媒体利用其特有的优势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再加工,用数据说话,用多种形式表现,极大地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新媒介的使用是手段,并不是仪式传承的主体。无论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还是网络,媒介只是通道,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仪式所包含的行动和事件上。虽然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会注意到仪式本身的内容,但在理论层面我们并没有对其进入深入研究,对在线仪式的应用还只停留在技术使用和事件表达上,而没有上升到网络媒介对于文化传统传承的思考。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传统媒介反应传统文化的方式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文化传承的现代化势在必行。但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传承流于表面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更应该在在线仪式研究中着重分析其现实发展状况,挖掘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价值,为当代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注 释

①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③徐翔:《在线仪式:传统文化的网络新构建》,《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4期。

④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版。

⑤Goethals,E,The TV Ritual Worship at the video altar,Boston, Bescon Press,1981.

⑥Rubin,A.M., Ritualized and Instrumental Television Viewing,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4,No.3.

⑦Couldry,N,Media Rituals:A critical approach,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3.

⑧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网络环境仪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