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2017-09-12余茂强吴绍长周敏詹玉聪蓝丽莉刘小菊

福建中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阳上亢肝火证型

余茂强,吴绍长,周敏,詹玉聪,蓝丽莉,刘小菊

(1.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2.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000;3.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余茂强1,吴绍长1,周敏2,詹玉聪3,蓝丽莉1,刘小菊3

(1.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2.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000;3.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目的探讨文献中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特点。方法采用描述频率的方法统计200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录入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涉及中医或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分析归纳出高血压病的常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用药特点。结果获得符合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的合格文献为73篇,符合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研究的合格文献为326篇。常见中医证型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浊内阻、肝肾阴虚、肝火上炎、阴阳两虚、气虚血瘀、气血亏虚,同时获得了各中医证型用药频次前10位的中药。结论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浊内阻、肝肾阴虚、肝火上炎、阴阳两虚、气虚血瘀、气血亏虚。

高血压病;文献研究;证型分布;用药规律

据资料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8.8%,全国患病总人数超过1.7亿[1]。另有研究报道,我国每年死亡人群中与血压升高相关的约为200万人,每年高血压直接医药费仅次于脑卒中,位居第2位,约366亿人民币[2]。在中医古籍中并无“高血压病”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可将本病归属于“头风”“耳鸣”“头痛”“眩晕”等范畴。祖国医学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毒副作用小、明显减轻患者自觉症状、综合调理等优势,能弥补西医治疗上的一些不足。笔者前期对高血压的主要中医证型及常用中药作了文献研究,得出了本病一些中医证型和用药特点[3-4]。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高血压病的中医或中西医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旨在总结出本病常见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和用药特点,并获取常用中医证型的新方,为临床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用药和创立新方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以“高血压、中医、中药、中西医”作为检索词,检索200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高血压病的国内期刊文献。

1.2 中医常见证型名称选用及规范处理原则证型选用参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规律分析》[4]、《中医内科学》[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有关高血压证型内容,选用以下8个证型: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浊内阻、肝肾阴虚、肝火上炎、阴阳两虚、气虚血瘀、气血亏虚。若文献中多个证型同时出现时,则分别统计频次。若相关中医证型含义相近,则作统一规范处理,如肝火上炎、肝火亢盛则统一命名为肝火上炎。

由于单一证型往往会造成证型频率发生偏倚,故单一证型不做证型分布研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则按常见中医证型的病例数来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并总结其证型分布特点。文献中病例数不应少于30例。

1.3 中药名称规范处理及研究方法中药名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7]中有关内容选用,对药物相近的药名则进行必要的统一规范处理,如陈皮和橘红则统一用陈皮命名。合格的文献均进行常见证型用药频率统计,包括单一证型的文献。文献中出现的加减药物不做统计。

1.4 纳入标准①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各类期刊文献,包括用药经验、理论研究、临床对照研究等;②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的文献资料需有上述的辨证分型且具体观察病例数大于30例即可,但单一证型不纳入;③常见证型用药规律研究的文献资料需有上述的辨证分型和具体药物组成,包括单一证型,若文献中药物不明或不全则不纳入。

1.5 排除标准①动物试验研究、药理病理学研究、护理类文献、医学影像类研究、检验学研究、死亡病例讨论、流行病调查研究、并发症研究、综述类文献、论著类文献;②中医证型不明确的文献;③一稿多投的,仅选其中l篇文献;④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时,单一证型或无具体观察病例数或病例数少于30例的研究文献;⑤常见证型用药规律研究时,辨证分型不明确或药物组成不明或不全的研究文献;⑥无上述常见证型的文献。

1.6 统计学方法将原始数据用Excel2007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统计为主。把筛选出的合格文献按文献编号、题名、中医证型、中医治法、方名、中药组成统一规范录入,所有数据则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统计出常用中医证型及其药物的频数、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检索结果在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输入上述检索词进行检索,并对题名逐一筛选,得到中医或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期刊文献38 624篇。再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获得符合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的合格文献为73篇,符合常用证型用药规律研究的合格文献为326篇。

2.2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73篇文献中8种常见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阳上亢、痰浊内阻、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肝火上炎、气血亏虚、气虚血瘀。73篇文献中累计病例数为7 350例,文献中所有病例8种常见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浊内阻、肝肾阴虚、肝火上炎、阴阳两虚、气虚血瘀、气血亏虚。见表1~表2。

表1 73篇文献中常见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分析(n,%)

表2 73篇文献中所有病例常见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分析(n,%)

2.3326 篇文献中常见中医证型用药频率前10位中药见表3。

表3 326篇文献中常见中医证型用药频率前10位中药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2012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估计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为2.6亿[8],且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40%和10%[9]。另有报道[10]湖北省高血压患病率为14.48%,其中城市、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41%、11.71%。可见,我国高血压具有患病率高、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目前对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治疗上,西医主要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内,从而延缓疾病发展,但长期服用降压药存在不良反应大、耐受性差、自觉症状减轻不显著等弊端。而祖国医学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自觉症状、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弥补西医治疗本病的不足。但是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时辨证用药尚不统一,如同一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杨志富[11]则选用天麻钩藤汤,潘有平[12]则选用七味降压方,张金叶[13]则选用建瓴汤,郭慧君[14]则选用平肝通脉方,宋先贤[15]则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药组成不尽相同。另外,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也未完全统一,如王庆高等[16]认为高血压主要证型为痰湿壅盛、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气血亏虚,朱玉珍[17]发现高血压以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为主,韩伟斌等[18]认为高血压证型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最为多见,故不宜广泛推广。因此,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出高血压常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常见中医证型的用药规律,在中医临床规范化辨证用药和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本病病机总属本虚(气、血、阴、阳亏虚)、标实(风、火、痰、气、瘀偏盛),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素问》记载了本病与肝风关系密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恰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在所有证型中,肝阳上亢证频次较高,达1 415次,占19.25%,居第2位。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强调“无痰不作眩”。患者劳逸过度,或过食肥甘,饮酒无度,均可导致脾胃损伤,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脑窍失养而发为本病,故痰浊内阻在本研究结果中频次较高,达970次。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容易忧郁恼怒太过,肝气郁滞,失于条达,郁而化火,肝火上扰神明而发为本病,故本研究结果中肝火上炎频率也较高,达732次,占9.96%。本病以正虚为本,加上郁火耗阴,阴血同源,日久阴损及阳,可致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其频次分别为913次、654次、381次,三者累计频率占26.50%。正所谓“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患者病久气血耗伤,气血不足,行血无力或久病瘀血内生,阻滞脑络,脑窍失养发为本病,故气虚血瘀证也是本病常见证型,在本研究结果中频次达522次。由上可见,本研究结果与高血压病机变化相符,可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脑窍失养或风、火、痰、气、瘀上扰脑窍所致。通过对常见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研究获得了常见证型的候选新方,可为高血压病的临床中医辨证用药提供思路和指导意义,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推广提供了方向。但新方疗效未知,尚需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进一步论证。本研究是文献研究,难免存在结果偏倚,尚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中医用药特点。

[1]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冯芮华,王增武,王小万,等.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95.

[3]余茂强,童晓云.高血压病中医用药规律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7):11-13.

[4]余茂强,宋玉琴,胡孝刚,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规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7):32-33.

[5]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1-302.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5.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5-361.

[8]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6):22-64.

[9]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2014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简明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2):131.

[10]潘琦,郭立新,刘薇,等.湖北省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8):2532-2534.

[11]杨志富,李梓.天麻钩藤汤化裁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2):197-199.

[12]潘有平,杨一玲,谢磊,等.七味降压方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证候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1264-1265.

[13]张金叶,周胜勇.建瓴汤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3):548-550.

[14]郭慧君,王知佳,陈存龙.平肝通脉方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夹血瘀证病人中医证候及颈动脉IMT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9):933-936.

[15]宋先贤,颜昌浩,张旭涛,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单纯夜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5):7-8.

[16]王庆高,覃裕旺,卢健棋,等.基于聚类分析的高血压中医证型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7):1975-1977.

[17]朱玉珍.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规律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153-154.

[18]韩伟斌,刘木松.上海某远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6,19(7):1169-1171.

R544.1

A

1000-338X(2017)04-0045-03

2017-03-08

浙江省丽水市科技局项目(2015SJZC27);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ZX-01-C2016134)

余茂强(1987—),男,硕士,主要从事中医老年病的防治研究。

刘小菊(1965—),女,主任中医师。E-mail:lslxj65@163.com

猜你喜欢

阳上亢肝火证型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微信在线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肝阳上亢与肝阳化风证大鼠模型脾淋巴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