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殷墟龟腹甲右后甲新缀六例*

2017-09-12李延彦

考古与文物 2017年3期
关键词:卜辞殷墟甲骨

李延彦

(故宫博物院)

1956年,张秉权明确提出甲骨形态与缀合的关系,他说:

……拼兑甲骨的先决条件,便须辨识甲骨的部位,要能分别得出每一块甲骨,或每一版拓本,是属于甲骨的那一部分的,才能将它们拼兑复原,这种能力,一半固然可以从经验中得来,一半亦须从有系统的学识中去寻求。差不多所有关于甲骨方面的知识,对于甲骨部位的辨别,对于拼兑复原的工作,都能有所帮助,但是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却更为重要。[1]

2009年,黄天树在《殷墟龟腹甲形态研究》中强调甲骨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甲骨学者研究甲骨,多重视研究文字而轻视研究文字所依附的甲骨形制和质料。这就好比研究青铜器,只重视研究铭文而不顾及研究铜器的形制和花纹等,显然是不可取的。[2]

图一 右后甲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随后,他又在《甲骨形态学》一文中提议建立甲骨学的分支——甲骨形态学。本文中的“甲骨形态学”一词即由此而来。

在整理腹甲材料过程中,笔者留心于右后甲残片,发现新缀六例,兹列于下,请师友同好批评指正。

右后甲位于右前甲[3]与右尾甲之间,与左后甲相对,外形轮廓呈状(图一)。右后甲龟缝片左边是中缝,上边是舌下缝,右边是原边,下边是下剑缝。其上可见右腹股沟、右倒八字形盾纹和右倒丫字形盾纹。当右甲桥被修治过多时(即小甲桥),右后甲不存在倒八字形盾纹,如《合集》1915(黑白照片)[典宾[4]]、《合集》2430[典宾]、《合集》5075[宾一]、《合集》20268(《甲编》207)[小字]、《合集》20475[小字]、《合集》21506[小字]、《合集》22143[午组]、《合补》2608[宾间]。

右后甲龟缝片拓本可以参看《合集》1583[典宾]、《合集》2893[典宾]、《合集》13868[宾一]、《合集》26298 [出二]等;彩色照片可以参看北图[5]531[典宾]。

(1)A、《合集》13108(善[6]7976)B、《合集》17927(历拓[7]99、《中历藏》116)A、B缀合见图二[8]。

本组卜甲缀合后卜辞隶释如下[9]:

乙未卜,宾:翌丁亥启。一

这是一版气象卜辞。从特征字形[10]“宾”和前辞形式“干支卜某”来看,A、B两版都是宾组一类。从甲骨形态来讲,A版上边是右舌下缝,右边是原边,右下是兆边和断边,下边是兆边,左边是断边,其上可见兆序辞“一”。B版上边是断边,右边是原边,下边是右下剑缝,左边是兆边,“亥”字所压盾纹是右腹股沟。缀合后,断边和兆边密合无间,并且能够拼合出“乙”和“翌”字。值得一提的是,《合集》拓本未曾显现的B版“乙”字残画,在《中历藏》彩色照片中清晰可见。

第一条卜辞在缀合后变得完整,大意是在乙未这天,贞人宾占卜,下一旬的丁亥日,会不会云开。第二条卜辞残泐,其义难详。

(2)A、《合补》576正反(历藏[11]16876正反)B、《合集》7757正反(北图5182正反)A、B缀合见图三、图四。

本组卜甲缀合后卜辞隶释如下:

岳。(以上反面)

这是一版战争卜辞。从“未”和“殻”两个特征字形来看,A、B两版都是典宾类。从甲骨形态来讲,A版右边是原边,下边是下剑缝,左边是兆边和断边,上边是是兆边,右上是断边,其上可见右腹股沟、兆干向左的卜兆和兆序辞“二”。B版右边是原边和腹桥缝,右下是原边,左下是断边,上边是断边,其上可见右倒丫字形盾纹。缀合后,断边密合无间,正面能够拼合出“未”字。反面拼合出“占”字,且钻凿相合,辞例通畅。

(3)A、《合集》19662(《前》5·7·6)B、《存补》6·103·3(北图3070、《宁》3.56)A、B缀合见图六。

本组卜甲缀合后卜辞隶释如下:

辛未卜,殻贞:乎匄䧅于方,畀。

从特征字形和前辞形式来看,A、B两版均属典宾类。从甲骨形态学来讲,A版右边是腹桥缝,右下是原边,下边是断边,左边是兆边,上边是断边,“畀”和“匄”字所压盾纹是右倒丫字形盾纹左支。B版右边是原边,下边是断边,左边是兆边,上边是断边,“贞”字右边的盾纹因残留较少而墨拓不清,“卜”字下方可见腹股沟。拼合后,可以补足“贞”字,卜辞辞例通畅,且倒丫字形盾纹左支可以贯通。拼合后的龟甲显现出右后甲的特征——右倒八字形盾纹,反证我们对形态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文卜辞可以参看《合集》8677。

第一条卜辞中“畀”字从裘锡圭释。裘先生对这条卜辞有很好的解释,援引如下:

有些卜辞先言“匄”,后言“畀”……“匄”就是“丐”的古体,跟它前后呼应的“畀”字,显然也应该解释为“付与”。在某些有“匄”“畀”二字前后呼应的卜辞里,“匄”字之后是某个方国或氏族的名称……这些方国或氏族,是殷王所丐求的事物……“匄䧅于方”可能是要求某个方国放回所俘虏的䧅族人的意思。但是也有可能䧅族曾背叛殷王,“匄䧅于方”是丐䧅于四方神的意思。[13]

图六

图七

图八

第二条卜辞残泐,其义难详。

(4)A、北图610,B、北图753(《合集》5139)A、B缀合见图七。

本组卜甲缀合后卜辞隶释如下:

逆(?)

贞:王去朿,示弗左。

从彩色照片来看,A版上边是断边,右边是原边,下边是断边,左边是兆边,其上可以右腹股沟。B版上边是断边,右边是原边,下边是右下剑缝,左边是兆边。A、B两版拼合后可以补足“王”和“弗”字,反面钻凿相合。

黄天树曾在《甲骨缀合四例及其考释》中说:

甲骨缀合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除了残片断处密合之外,它还要求学者熟悉甲骨的部位、字体分类、分期断代、行款辞例等,最好有同文卜辞来验证,这样的缀合才比较牢靠。[14]

通过同文卜辞《合集》5140“贞:王去朿,示弗[左]。”可知该版缀合是正确的。

(5)A、《运台》摹1·0194(《合集》23900)B、《运台》摹1·0338 A、B缀合见图八。

本组卜甲缀合后卜辞隶释如下:

甲申卜,王。

甲申卜,王。

这是一版卜王卜辞。从“干支卜王”这一典型辞例及特征字形“王”来看,A、B两版字体均为出组二类。从《合集》拓本来看,A版上边是右舌下缝,右边是腹桥沟,右下是原边,下边是断边,左边是兆边,其上可见右倒丫字形盾纹和右倒八字形盾纹。《运台》1.0194摹本未能摹写出右后甲的特征,这对形态研究有一定影响。

(6)A、《合补》7271(历藏21505)B、《合补》8181(历藏10984)A、B缀合见图五。

本组卜甲缀合后卜辞隶释如下:

癸卯卜,旅贞:旬亡忧。二月。

这是一版卜旬卜辞,占卜这一旬中该不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吧。从书写风格及字体来看,A、B两版均属于出组二类。从甲骨形态来讲,A版上边是右下剑缝,右边是原边,下边是断边,左边是兆边。B版上边是断边,右边是原边,下边是右下剑缝,左边是兆边。A、B两版从右下剑缝处断裂。拼合后,“忧”字残笔能够拼接完整,可以得到完整的“旅”字。

本文写作得到黄天树先生的帮助,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本文引用甲骨著录书及简称(以文中出现顺序为准):

《合集》——《甲骨文合集》

《甲编》——《殷虚文字甲编》

《合补》——《甲骨文合集补编》

《前》——《殷虚书契前编》

《存补》——《甲骨续存补编》

《运台》摹——《河南省运台古物·甲骨文专集》摹本

《中历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

[1]参见张秉权.卜龟腹甲的序数[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上),1956:240.其后,张先生又在甲骨文与甲骨学[M].台湾:国立编译馆,1988:103中有进一步说明.

[2]黄天树.殷墟龟腹甲形态研究[J].北方论丛,2009(3),后收入黃天树.甲骨拼合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501-506.

[3]关于龟腹甲结构名称,参看黃天树.甲骨形态学[C]//甲骨拼合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514-538.

[4]关于殷墟卜辞的分类以及各类卜辞的时代,参看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增订版.

[5]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见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网址如下:http:// res4.nlc.gov.cn/home/index.trs?channelid=10

[6]刘体智善斋旧藏。

[7]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拓本。

[8]本文所用图版均非原大,仅为示意。

[9]为排印方便,释文尽量采用通行字。

[10]不同组类的卜辞,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如字体、书体、用字习惯和句式使用等。参齐航福.殷墟甲骨文中句式使用的组类差异考察——以“岁”字句为例[J].中国语文,2014(2).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

[12]黄天树.殷墟卜辞“在”字结构补说[C]//黄天树古文字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98.

[13]裘锡圭.“畀”字补释[C]//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93.

[14]黄天树.甲骨缀合四例及其考释[C]//中国文字学报(2).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

猜你喜欢

卜辞殷墟甲骨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殷墟非王卜辞的再整理与研究
释甲骨文“衁”字的几个异体
再谈卜辞中的“/又史”及相关问题
殷墟甲骨“先用字体分类再进行断代”说评议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