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评价

2017-09-11田汇林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脑梗死

田汇林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6月,医院康复科收治患者86例入组,根据入院顺序,结合家属意愿,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6个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执行能力正确应答数、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MSE评分、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梗死;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726.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264-02

血管性痴呆是脑梗死后常见并发症,患者以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症状表现,是致脑梗死患者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1]。痴呆还增加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风险,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卫生负担。西医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以用药为主,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不稳定。中医治疗痴呆的经验丰富,疗效独特。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2月~2016年6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无原发性痴呆,脑梗后出现痴呆症状,明确诊断;②进入康复期,病情稳定;③无原发精神病史;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拒绝参与研究;②无法获得随访。入选对象86例,根据入院顺序,结合家属意愿,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71.4±5.5)岁。距离脑梗死时间(3.5±1.4)个月。痴呆严重程度:轻度16例、中度20例、重度6例。合并症:糖尿病11例,高血压36例。观察组44例,其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72.5±5.8)岁。距离脑梗死时间(3.4±1.2)个月。痴呆严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24例、重度5例。合并症:糖尿病12例,高血压39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距离脑梗死时间、痴呆严重程度、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控制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控制血糖,筛查高尿酸血症,通过饮食管理等方法,控制尿酸,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出现狭窄、斑块形成的对象,则给予抗血栓治疗,控制血脂,必要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颅内灌注[2]。对症治疗药物为多奈哌齐(伴颈动脉狭窄者,5mg/次,1次/d,口服)、吡拉西坦片(3次/d,0.8g/次)、维生素E(200IU/d)。持续6个月

1.2.2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1)方剂治疗,辩证论治,常见肾精亏虚者,以补肾养精为主要治则,若为气虚血瘀,则以补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常用补阳还五汤等方剂,自拟方剂多见,常用药物为党参、山药、龟板、茯苓、熟地黄、菟丝子、归尾、赤芍、川穹、桃仁等,1日1剂,若口服依从性差,也可口服六味地黄丸、天智颗粒、脑心通胶囊,剂量遵医嘱。持续6个月。(2)针灸:患者耐受较好,联合针灸,辩证选择肾俞、肠俞等,以减轻肾虚、血淤等证候。如对于常见的肾精亏虚者,以肾俞、三阴交、太溪为主穴,补法施针。配以血海、阴陵泉、阳陵泉,平补平泻法施针。隔日1次,1周2-3次,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6个月后,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中数字序列测试、数字广度测试评分评价患者认识评分、执行能力正确应答数、记忆能力数字序列与视觉记忆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量表評分都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SD)符号(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执行能力正确应答数、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MSE评分、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发生机制较复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关,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进入康复期,并不意味着脑神经细胞损伤消失,患者因合并高血糖、高血压、颈动脉狭窄、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颅内灌注不足,血管损伤持续存在,导致痴呆加重持续进展[2]。西医采用血管活性等药物,恢复颅内灌注,控制血脂、尿酸等指标,加强神经营养,减轻神经损伤,有一定的疗效。但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单纯的西医治疗并不能控制所有的危险因素,且同时还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汤剂中的中药能够发挥多靶点作用,增强细胞的耐缺氧缺血能力,增强红细胞的通透性,改善颅内灌注,同时还有抗炎、清除氧自由基、免疫调节等作用,进一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针灸治疗可发挥免疫调节、刺激神经反馈等作用,加速损伤神经修复,刺激脑功能恢复。Meta分析也证实,中医的补肾活血疗法、头针等针灸疗法,治疗痴呆确有疗效,可提升MMSE水平[3-4]。本次研究也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提升MMSE水平,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执行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这对于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有积极意义。

小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 高一鸾,王文志.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34(4):337-340.

[2] 杨芳,刘倩倩,王丽娟,等.中国人群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部分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14,40(3):626-632.

[3] 代云凯,罗 艺,陈惠芳,等.通窍活血方药或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与 Meta 分析[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27(5):720-725.

[4] 郭震浪,苏振宁.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Meat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5):121-124.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性及安全性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