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2017-09-11崔俊洁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院内感染新生儿预防

崔俊洁

【摘要】新生儿的身体素质和疾病预防能力较差。出生之后,外部生存环境与母体相比有较大变化。极易受到气温、湿度、细菌等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通过对当前我国医院产科的新生儿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医院在进行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环境条件维护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这些问题导致新生儿院内疾病感染的几率增加。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 院内感染; 疾病; 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216-02

1 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新生儿的自身身体状况因素: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面对外部环境中的细菌、疾病等威胁,几乎毫无抵抗能力。一旦接触到传染性细菌等,就很快产生身体状况的变化。新生儿自身的白细胞较少,一旦受到细菌感染,白细胞数量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感染。

1.2 新生儿科室的特殊性

1.2.1 新生儿病房条件较差:通过对我国许多医院妇科或妇幼保健院内部的新生儿科病房进行观察发现,呈现出病房数量少、空间狭窄、患儿多等外部条件问题。而且,从内部管理来说,还呈现管理混乱,新生儿治疗和护理混合在一起等问题。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无法为新生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很容易导致新生儿院内感染问题。而且,许多医院无法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的隔离条件,细菌、疾病病毒等传播较快,还极易出现病毒交叉感染等情况。通过对医学理论进行分析,新生儿的床位面积尽可能不小于3m2,各个床位之间的距离不少于90cm。在传统的母婴分离式护理模式中,新生儿的监护病房条件无法达到标准要求。

1.2.2 新生儿平均分配的医护人员不足:

通过对新生儿护理的理论进行分析发现,在国际规定当中,每个新生儿应当配备两个到三个的医护人员。但是对目前国内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条件是完全达不到的,甚至还出现一个护士同时对两个及其以上新生儿进行护理的现象。护理人员不足是阻碍护理人才积累的重要阻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有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薄弱。许多医院为了解决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从别的科室调用护士来充当新生儿护理人员,导致新生儿护理水平降低,甚至时常会出现护理不当,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情况。

1.3 對患儿进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1 在对一些重症患儿进行抢救时,由于操作不当,或者使用的医学仪器不规范,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气管损伤、胃部受损等;

1.3.2 与患儿接触的医护人员或者治疗医生忽视个人卫生,以及医药物品卫生清洁,导致患儿体内出现病菌交叉感染,加重患儿病情;

1.3.3 医生在对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往往因为病理知识不扎实,或者操作中的失误,使得无法准确控制抗生素药品用量,导致新生儿体内的菌群平衡受到破坏,从而产生病菌感染。

2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新生儿病毒防御能力较差,一旦其生存环境中滋生细菌或病毒,极易出现快速感染等情况。因此,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新生儿的基础护理。以下深入分析新生儿可能出现感染的部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和预防措施:

2.1 皮肤:新生儿的皮肤组织较为薄弱,而且身体皮肤褶皱部位很容易隐藏细菌、胎脂、血渍等。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护理时,要多关注这些细菌极易隐藏的部位。医护人员要在保障自身清洁的前提下,多与新生儿接触,及时处理新生儿皮肤分泌物,以及沾染的细菌。可以采用无菌棉球蘸石蜡油的方式,对需要清洁的部位进行擦拭。医护人员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对新生儿进行沐浴,以保持其皮肤的清洁,观察新生儿身体各部位皮肤的变化。此时尤其要关注是否出现红疹、破损等情况。重点关注皮肤折皱处、关节处,以及臀部。在日常护理中,及时帮助新生儿更换尿布,防止尿液侵蚀新生儿臀部皮肤。

2.2 口腔:

对于许多新生儿来说,口腔是极易出现细菌感染的部位。医护人员必须每天检查新生儿的口腔,观察其口腔黏膜的状态,是否出现口腔溃疡、黏膜受损、细菌感染等情况。可以运用生理盐水对口腔进行清洗,在患处涂抹霉菌素的维生素AD油,防止新生儿患上鹅口疮等多发疾病。

2.3 眼部:

新生儿眼部的许多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受到病菌的侵蚀,或者自身生长情况,极易患上结膜炎等疾病。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新生儿眼部状态的变化,使用泰利必妥进行预防。还有些新生儿易出现眼屎过多的问题,医护人员要及时运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再涂抹上红霉素眼药膏。眼药膏等药物必须要做到单独保管,不能混用。

2.4 脐部:

新生儿出生之后,医护人员会运用剪刀剪断脐带。断脐后脐带残端创口时常会分泌出胶状分泌物。此处极易受到病菌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医护人员要及时清理这些胶质分泌物,并用75%乙醇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清理脐窝处的水渍或杂质。还要时刻观察新生儿脐部周围是否出现红肿现象。

2.5 消化道:

当新生儿的消化道出现病菌感染时,要尽可能使用母乳喂养来增加患儿的抗体含量,增强其自身的抵御能力。如果不得已采用人工喂养,那么就必须保障每个喂养工具的清洁,时常更换奶嘴。

2.6 呼吸道:

呼吸道感染是新生儿时常出现的病症。呼吸道感染极易导致患儿肺部感染。要想预防呼吸道感染,就要为新生儿提供清洁、通风条件良好的生存环境。对于一些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要对各个医疗器械进行全方位杀菌,防止引起直接的肺部感染。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来避免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要对新生儿的皮肤、口腔、眼部、脐部、消化道、呼吸道等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监护,防止病毒入侵,提升隔离、清洁等保护工作效率,做到早预防、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郭娟,魏婷. 包头医学. 2017(02)

[2]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王玲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3)

[3] 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王玲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院内感染新生儿预防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2013~2015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