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至2016年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2017-09-11孔苏南赵美华

中国药业 2017年15期
关键词:波糖阿卡降糖药

孔苏南,赵美华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江苏 淮安 223002)

·合理用药·

2014年至2016年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孔苏南,赵美华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江苏 淮安 223002)

目的 收集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以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为指标,对医院2014年至2016年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各年度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 -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剂;DDDs排序前3位的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其中二甲双胍始终排在第1位。结论 口服降糖药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二甲双胍的使用频率高,符合指南推荐的用药原则。

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

对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使血糖达标的,则要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是最简单、方便、快捷、持久和无痛苦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如能合理地服用口服降糖药,控制好血糖,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1]。本研究中对我院2014年至2016年的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药库药品出库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单价和数量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分析方法,DDD是指药物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各种药物的DDD值参考第17版《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并结合本院临床常规用量综合确定。用药频度(DDDs)=某药的年总消耗量(mg)/该药的DDD值,同一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药品折算后求和为该药总消耗量。DDDs值越大,说明使用频率越高,患者对该药的选择性越大。限定日费用(DDC)=某药的年总用药金额(元)/该药的DDDs,反映患者应用该药物的平均日费用,DDC值越高,说明患者经济负担越重。排序比(B/A)=某药的用药金额排序(B)/该药的DDDs排序(A),反映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性。B/A值接近或等于1,同步性良好,药物应用频率较高;B/A值>1,药物应用频率高而价格较低,价廉物美;B/A值<1,药物价格偏高或应用率低。

2 结果

由表1可见,我院2014年至2016年各类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和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剂始终排在前3位,构成比基本稳定,变化不大。由表2可见,各种口服降糖药 DDDs逐年增长,排前 3位的是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和阿卡波糖,其中二甲双胍始终居首位。由表3可见,二甲双胍的DDC最小,平均仅1.02元,B/A值远大于1,表明其价格便宜,应用率高。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的DDC也较小,均值分别为1.11元和1.60元。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的 B/A值均大于或等于1,同步性较好;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和米格列奈的 B/A值均小于1,同步性较差。

表1 2014年至2016年各类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及排序[金额(万元)/构成比(%)/排序]

3 讨论

我院是一所三甲医院的分院,具有二级医院的规模,周围居民较多,有1个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设有糖尿病俱乐部,有10多年的历史,俱乐部成员最多时有近200个。俱乐部每月举办1次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并发放宣传手册,每年对周围的高危人群进行1次免费的糖尿病筛查,可见我院对糖尿病防治工作开展的较早较好。由表1可见,我院2014年至2016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病程的进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糖尿病的治疗,就医人群增加[2]。

表2 2014年至2016年各种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DDDs及排序

表3 2014至2016年各种口服降糖药的DDC和 B/A值

由表2可见,我院2014年至2016年DDDs排在第1位的是二甲双胍。目前,二甲双胍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经典的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我国2016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3]指出,若无禁忌证和不耐受,二甲双胍是治疗T2DM患者一线首选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不仅是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的首选用药,也适用于体重正常的T2DM患者,且疗效和不良反应与体质量指数无关。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4],从而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而降低血糖。临床优势包括:不引起低血糖、不增加体质量、心血管保护[5]。长期使用不导致肾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多为一过性,不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由表2可见,3年中我院使用的二甲双胍DDDs逐年增长,且始终排在第1位;由表3可见,二甲双胍的DDC最小,平均仅1.02元,B/A值远大于1,表明二甲双胍价廉物美,安全有效。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到降糖作用[6],是目前临床治疗T2DM的常用口服药物之一,临床地位相当重要,可作为二甲双胍不耐受或存在禁忌证患者的起始治疗或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时的联合用药[7]。格列美脲作为第3代磺脲类长效降糖药,具有胰内及胰外的双重作用,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紊乱状态[8];起效快速,持续时间长,顺应性好,且对心血管影响较小,特别适用于老年T2DM[9]。由表2可见,我院格列美脲的DDDs始终排在前3位。格列喹酮适用于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同时还兼有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适用于合并血脂代谢紊乱的T2DM患者。格列齐特有降低血小板黏性、改善微循环及降低总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因此,适用于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10]。我院使用的磺脲类药物大多以国产为主,所以DDC较低。由表3可见,格列吡嗪和格列美脲的DDC分别只有1.11元和1.60元,B/A值都大于1,属于性价比较好的口服降糖药。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非常适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中国患者,因此我国指南推荐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作为不适合二甲双胍的一线选择,或可与二甲双胍联用的二线用药。该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不会引起低血糖,不增加体质量,还具有作用局限在肠道及对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的优点[11]。另外,该类药物中的阿卡波糖对血糖、血脂和血压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和餐后血糖、三酰甘油和收缩压水平[12]。同时,阿卡波糖还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炎症因子水平[13]。我院使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是卡搏平和拜糖平,价格相对较高。虽然阿卡波糖的DDC最高,平均达到4.96元,B/A值只有0.50元,由于其特有的药理作用,DDDs始终排在前3位。

格列奈类药物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ATP通道),但结合位点与磺脲类药物不同,是一类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促泌剂,与磺酰脲类相比,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轻[14],较适合于T2DM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可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表2可见,瑞格列奈在3年中的用药金额较高,但DDDs排序并不靠前。由表3显示,其DDC较大,B/A值只有0.5。2016年我院引进了米格列奈,瑞格列奈的DDDs从2014年的第4位下降到2016年的第6位,且米格列奈的DDC也较大,B/A值小于1,表明此类药物在我院使用的不是很合理,费用较高。

噻唑烷二酮类为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的激动药,通过激活脂肪、骨骼肌、肝脏等胰岛素所作用组织的PPARγ核受体,从而提高外周和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而控制血糖水平,且没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主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对肥胖者效果更佳[15]。但其中罗格列酮有引起体液潴留和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因此用量下滑明显。虽然吡格列酮降糖作用略低于罗格列酮,但其心血管风险较小,已经成为该类药物中使用最多的,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较高,但女性患者导致骨折的发生率上升,也有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因此该类药物主要作为二甲双胍治疗之后血糖控制不佳的二线药物的主要治疗选择之一[16]。

综上所述,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符合指南推荐的以二甲双胍为首选,胰岛素促泌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为一线备选的用药原则,且使用最多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都是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品种。但不足之处在于,对指南推荐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及用于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尚未引进我院,可能与这类药物价格较贵,未进医保有关。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常需终身服药,因此,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选择药物尤为重要。如何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医药界人士仍在不断地努力探索着,期待我院管理者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尽早引进新型口服降糖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多样选择。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62.

[2]徐 兴,刘红建,樊冬梅,等.泰兴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卫生保健,2013,15(5):5-7.

[3]母义明,纪立农,宁 光,等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0):871-884.

[4]潘小康.二甲双胍降糖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7):665-668.

[5]Marc F,Bruno G,Luc B,et al.Metformin:from mechanisms of action to therapies[J].Cell Metabolism,2014,7:152.

[6]杨冬梅,程 景,丁伯平,等.磺酰脲类降糖药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9):1144-1145.

[7]母义明,杨文英,朱大龙,等 .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共识(2016年版)[J].药品评价,2017,14(1):5-12.

[8]王 伟.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J].中国药业,2014,23(19):74-75.

[9]黄文辉,温慧萍,谢凤华,等.2012年至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23):98-99.

[10]高立新.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6):794-796.

[11]翟洪发.2010~2012年我院抗糖尿病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4):423-425.

[12]贾 娜,石秀锦,林 阳.2010—2013年北京安贞医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12): 1622-1626.

[13]王开英,王洪祥.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状态的干预效果[J].中国药业,2013,22(12):73-74.

[14]徐 琴 .2013— 2015年本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1C):190-192.

[15]王璐璐,刘 慧.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1~2013年常用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J].中国药师,2014,17(12):2104-2107.

[1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Applic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6

Kong Sunan,Zhao Meihua
(The Branch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an,Huai′an,Jiangsu,China 223002)

Objective To appreciate the utilization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of the hospital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M ethods The defined daily dose(DDD)recommended by WHO was adopted,and the amount and the frequency of drug use(DDDs), defined daily cost(DDC)were taken as the indexs to br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this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6.Results The amount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and DDDs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 top 3 amount were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ulfonylurea insulin secretion agent,and nateglinide insulin secretion agent.The top 3 DDDs were metformin,glimepiride and acarbose,and the metformin was the first all the time.Conclusion The clinical use of oral hypoglycemic drug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and the use of metformin is high,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Guidelines.

oral hypoglycemic drugs;medication analysis;DDDs;DDC

2017-03-15;

2017-05-05)

10.3969/j.issn.1006-4931.2017.15.032

孔苏南(1966-),女,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事管理,(电话)0517-80850312(电子信箱)haksn@163.com。

赵美华(1961-),男,大学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分泌学,(电话)0517-80850256(电子信箱)hazmh@163.com。

R969.3;R977.1+5

A

1006-4931(2017)15-0088-03

猜你喜欢

波糖阿卡降糖药
动物们怎样洗澡?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阿卡波糖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出度测定*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阿卡波糖用药的五个注意事项
冬天来了!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发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