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九天灸疗法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2017-09-11盛国强

关键词:鼻部变应性鼻炎

盛国强

三九天灸疗法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盛国强1

目的观察三九天灸疗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2016年3月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按就诊时间及患者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于三九天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于三九天前期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鼻部症状及活动限制、日常生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眼/鼻症状等进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鼻部症状及活动限制、日常生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眼/鼻症状等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各项鼻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中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分也较对照组低[(12.42± 3.17)分比(18.46±5.1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九天灸疗法可明显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三九天灸;变应性鼻炎;生活质量

冬季是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好发季节,由于天气的变化,变应性鼻炎也是此季节最常见的疾病,它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由IgE抗体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1]。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全球约有10%~25%的人群受到此病的影响,特别是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其患病率更高。变应性鼻炎具有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的特点[2],患者有鼻塞、多次阵发性喷嚏、鼻痒、大量流水样鼻涕等不适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适及困扰。另外,变应性鼻炎中最常见的鼻塞症状,易增加患者在睡眠时的呼吸气流阻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3],导致患者失眠、白天精神疲劳、学习障碍、工作能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等,影响患者的工作及学习,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常用的激素治疗及免疫脱敏疗法,但本病易反复发作,症状迁延难愈,疗效一般[4]。本研究选用三九天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的关于变应性鼻炎的诊疗标准[5],及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关于鼻鼽的诊断。按照就诊时间及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6~58岁,平均(36.54±7.25)岁,病程3~64个月,平均(22.84±8.24)月;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5~59岁,平均(36.35±8.26)岁,病程4~67个月,平均(23.25±8.55)月。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及平均病程上,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积极配合治疗。

2 方法

观察组于三九天灸进行穴位贴敷疗法,对照组于三九天前期进行穴位贴敷疗法。两组的具体穴位、用药、贴敷保留时间及注意事项均相同,如下:

时间:观察组选用2015年冬季三九天:引灸:2015年12月13日,一九:2015年12月22日,二九:2015年12月31日,三九:2016年1月9日,加强:2016年1月18日。对照组选在三九天前期,每次间隔也为9天,具体为:第一次:2015年10月25日,第二次:2015年11月4日,第三次:2015年11月13日,第四次:2015年11月22日,第五次:2015年12月1日。

取穴:主穴选用定喘、大椎、肺俞、百劳、志室、肾俞、膏肓,可配足三里、胃俞、脾俞、气海、关元、中脘、下脘等穴,背部穴位均取对穴。

用药:药物选用参考文献按4∶2∶2∶2∶2比例,用新鲜生姜汁调和延胡索、细辛、白芥子、甘遂、麻黄细末,制成1cm3大小的药饼。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将药饼置于专用敷贴胶布中央,贴敷时将药饼贴于以上穴位中,每次选穴6~7个,交替换用。

保留时间及注意事项:贴药时间因个体皮肤耐受力差异调整,一般成人贴2~3h为宜,儿童贴15~30min,若患者发痒、灼热或疼痛感非常明显者,可提前去除药饼,以免灼伤皮肤。贴药后患者感觉皮肤有微微发红、灼痛感、发痒属正常现象。敷贴当天患者不宜冷水浴,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品,或鱼虾等发物。

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9天,对本研究患者进行鼻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评分,鼻部症状按照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喉科学分会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症状评分标准[5],对鼻塞、喷嚏、流涕、鼻痒进行评分,具体见表1;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RQLQ)[7]对患者的活动限制、日常生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眼/鼻症状等7方面进行评定,每项总分6分,其中生活质量越好,则分值越低。

表1 鼻部症状评分标准

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A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鼻部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指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鼻部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的鼻部症状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相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鼻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减轻,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P<0.05。

鼻痒2.21±0.23观察组40治疗后0.63±0.24*#0.79±0.17*#0.86±0.16*#0.72±0.14*#对照组40治疗前2.21±0.422.18±0.362.28±0.432.24±0.19治疗后0.99±0.31*1.06±0.13*1.18±0.25*0.96±0.18*组别 例数 鼻塞 喷嚏治疗前2.25±0.342.21±0.32流涕2.35±0.32

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的活动限制、日常生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眼/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相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中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分也较对照组低[(12.42±3.17)分比(18.46±5.1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讨论

三九灸是指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使用辛辣温热的药物敷贴于特定穴位,使得穴位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泡,以刺激穴位经络,达到调补、祛病、保健的作用[8]。三九灸疗法又称为“敷贴发泡”疗法或“药物发泡”疗法,《黄帝内经》里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而三九灸就是根据“秋冬养阴,夏病冬治”的原理来调理保健机体的[9],三九天是一年中寒气最盛的时期,此时机体内的阳气藏敛,毛孔闭塞,气血不畅,使用辛辣温热的药物敷贴,可以促使机体阳气上升,起到祛风散寒、温阳益气、通经活络的功效,有利于防治冬季多发病,减轻因发病而造成人体阳气的损伤,从而治疗疾病[10]。有研究显示,天灸发泡是一种中医非火热灸法疗法,可以使机体产生较强的刺激,引起穴位皮肤出现无菌性渗出性炎症反应,提高了人体免疫防御功能,增强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另外,天灸发泡也扩张局部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了周围组织营养[11]。有言“夏养三伏,冬补三九”,每年冬天在阳气最虚弱的三九天进行天灸,通过穴位贴敷辛辣温热的药物,能显著提高人体内的阳气,起到温肺祛痰、秋冬养阴、补阳益肾、健脾益气的作用[12]。因此,它可有效治疗多种体虚及反复发作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学中的“鼻鼽”范畴。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多由脏腑虚损或正气不足,卫表不固,腠理疏松,使得风寒之邪或异气易乘虚而入,侵袭肺鼻,导致肺气不宣,鼻窍不利而发鼻鼽[13]。患者常被反复发作的鼻塞、喷嚏、流涕、眼痒等不适症状严重困扰,时常因擤鼻涕、鼻塞难受等而影响情绪,干扰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严重鼻塞还增加患者在睡眠时的呼吸气流阻力,导致呼吸不畅,严重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14],患者失眠、白天精神疲劳、学习障碍、工作能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等,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大椎、肺俞、定喘、百劳、志室、肾俞、膏肓为主穴进行穴位贴敷,其中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善于治疗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气喘等[15]。大椎、定喘穴主咳嗽、喘逆;百劳、膏肓主治虚劳诸证,对咳嗽、气喘、肺痨等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有良好调理作用[16]。志室、肾俞可益气补肾、壮腰填髓,可增强人体正气;三九天灸选用以上穴位进行贴敷,可以宣通肺气、补阳益气,达到驱逐内伏寒邪、补益人体正气的目的,以防治哮喘的发生[17]。

本研究选用三九天灸贴敷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发现观察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各项鼻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的活动限制、日常生活、睡眠障碍、情感障碍、鼻部症状、眼部症状、非眼/鼻症状等评分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中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分也较对照组低[(12.42±3.17)分比(18.46± 5.1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九天灸贴敷穴位治疗变应性鼻炎能明显减轻患者鼻部症状评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徐文中,刘春艳.变应性鼻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E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 32(4):550-552.

2 赵延明,张罗.变应性鼻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6):808-813.

3 卢湘云,孙伟忠,赖余胜,等.浙江嘉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状况、对生活学习的影响及发病因素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8):949-951.

4 苏芳,孟庆翔,谢景华,等.探讨鼻分泌物嗜酸细胞检测在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前后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1):25-26,41.

5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9.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2.

7 马淑娟,尹翎嘉,路桃影,等.变应性鼻炎生存质量评测工具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2015,15(6):363-369.

8 陈绍辉,陈俊琦,周靖程,等.三九灸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9):598-600.

9 谢怡琳,万文蓉,赵银龙,等.温针灸冬夏并治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5,35(12): 1215-1220.

10 陈俊琦,李明亮,王升旭,等.三九天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及随访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0, 26(10):33-36.

11 李少华,徐庆文,张丽娟,等.日常天灸与三九天灸治疗鼻鼽的临床疗效[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16(3):53-54.

12 刘媛媛,艾宙,邹婷,等.三伏天灸和非三伏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比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4): 268-269.

13 黄丽,徐黄杰,宋剑涛,等.川椒方治疗变应性鼻炎[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4):803-805.

14 毛利平.变应性鼻炎治疗中患者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3):223-223,236.

15 陈文,梁云花,唐海玉,等.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100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 75-76.

16 陈勇,汪泽栋,丛文杰,等.三伏天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6):700-703.

17 黄海燕.三伏天和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45例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28):233-233.

(收稿:2017-01-23修回:2017-02-14)

10.16542/j.cnki.issn.1007-4856.2017.04.019

1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盛国强,主治医师.Email:wen77526@126.com

猜你喜欢

鼻部变应性鼻炎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