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素材性课程资源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2017-09-09张卫

关键词:推进高中历史

张卫

摘要:巧借素材性课程资源,从资源的角度丰富学生历史学习过程,能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历史思维锻炼提供极大帮助。本文分别从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全面整合典型资源和开发研究课外资源三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运用策略加以阐述,以期优化历史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素材性课程资源;推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41-1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对象的来源,其中不仅包括直接传输性的知识资源,还包括经验、感情等其它教学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素材性课程资源,可使学生深入认知所学历史知识,锻炼历史思维,从而取得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增强历史感知

高中历史课本教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首要来源,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有助于学生探索教材中的隐性资源,奠定历史情感基础,以增强对历史的感知。例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当中,该部分主要内容是秦朝一统诸国之后,在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方式,其中包含了教材书面表达的直接文字性知识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其所蕴含的思想、意义等可升华教学内涵的隐性内容。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在秦朝,朝廷官职发生了什么变化?各官职的任务与作用是什么?全国范围内的其不同地区等级如何区分命名?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其后,我面对课本教材加以讲解,将教材中所展现的内容逐步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对教材认识的更深入,对问题的答案有所了解,在总结归纳之后,则可明确该教学内容的中心知识点。最后,我进一步询问学生,秦始皇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形成中央集权的局面,使自己能够掌握全国,形成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格局,那么这样对当时国家发展有何利弊?对后世发展有何利弊?学生已经对秦始皇的政治行为通过总结分析有了一定的认识,则十分容易便分析出其中隐含的内容,将意义这一抽象知识点从实物开始形象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更深刻,对历史的感知更深入。

二、全面整合典型资源,提升历史认识

典型资源是对教材资源中省略部分补充与说明的经典资源,可用于丰富历史课堂内容,解释教材中的模糊知识点,同时对学生综合历史知识、进行历史评价提供有效信息,利于学生提升对历史的辩证认识。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整合对现有教材信息的拓展解释资源和可能存在争议性的补充资源两方面。

例如在教学《太平天国运动》之时,该部分内容讲述了太平天国的背景、过程和结局等内容,对我国近代抗争史起着重大的影响,但其失败也是必然之中。在教学之时,我让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利与弊以及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在讨论之时,对其失败的原因出现了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时清朝与国外勾结,共同陷害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人,而洪秀全等人兵力孱弱,最终不敌失败;第二种声音则是认为太平天国本是自取灭亡,它所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当时完全不可能实现,并且洪秀全等人在领导人民运动时也并未完成他们所提出的《资政新篇》。对于这种具有争议性的讨论,我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史实资料,其一为清朝攻打太平天国的图片以及其后太平天国中的形势,其二是在战争发生后“天京事变”的内讧史料。从史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既有内忧又有外患,而内忧是其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内忧的来源即为思想严重脱离了实际,因此第二种声音才是正确的。

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经整合的典型资源,对教材资源进行了补充说明,认识到了更多的历史事件及其原因,解决了具有争议的问题,由此提升了对历史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发研究课外资源,拓展历史视野

开发课外资源利于学生养成课外历史学习的良好习惯,研究历史课外资源则有帮助学生结合课内外两种资源信息对历史深入总结认识。通过开发研究课外资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历史视野得到拓展,有利于推进高中历史教学。

例如在教学《经济建設的发展和曲折》时,可知“大跃进”时期导致了我国夸大型经济的形成。学生在学习之时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没人阻止这种现象?面对这种问题,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在全国解放前我国的人民生活图片与在展开大跃进时人民的生活图片以作对比,让学生明白当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民的重要性以及盲目性。其后,我又引入了文化大革命事件,询问为什么在那么多人都知道这是不对的时候并未阻止呢?学生更是感到疑惑。由此,我列出一张表格,其上表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同的领导人对某件事的不同见解,其中包括周恩来、彭德怀、毛泽东等著名人物,最终的结果都显示了毛泽东是正确的。我由此询问学生,在多年的这种情况之下,你会选择相信谁?学生通过这些资料明白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从而对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逐渐有了理解。

对课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认识课内知识,可帮助学生对历史整体把握更为准确,同时还可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加历史知识积累,由此推进教师的高中历史教学,使之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

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应用不单单对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效率有帮助,还可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锻炼其历史思维能力和辩证认识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深入历史教学,从教材资源入手,逐步搜集整合资源,使其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合,从而全面推进教学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朱煜.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09).

[2]何兵.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杜敏化.西安地区史迹遗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推进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如何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探讨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