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2017-09-08王海何晓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山东省出口农产品

王海,何晓兰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王海,何晓兰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

结合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相关数据,阐述了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的现状,分析了对日出口农产品面临人民币过快升值、日本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企业出口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相关机构与企业两方面提出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发展对策,使山东农产品出口得到新的发展。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日本

农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护本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实施一些保护性措施,这其中也包括日本。日本是一个农产品进口大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众多为了保护本国农业的政策措施也在日本各地区相继出台。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山东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而日本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根据山东省商务厅的统计数据,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农产品中,山东产的占四成以上。虽然山东省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国际贸易环境瞬息万变,特别是近年来人民币过快升值、日本不断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农产品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集中出现,山东省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受到较大影响,迫切需要直面困难,积极寻求对策,促进农产品对日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一、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现状

(一)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概况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山东省农产品对外出口快速增长,连续多年占据我国对日出口额的第一位。在全国农产品对日出口中,山东省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40.7%[1]。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山东省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根据表1可以看出,近5年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额比较稳定,但出口增长速度有较大波动。2011年山东省全年对日出口农产品保持高增长,出口额达到32.9亿美元,占全国对日出口农产品总额的31.4%。201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37.4亿美元,出口增长速度首次降低到个位数,同比增长速度为1.2%;2013年农产品出口额为36.6亿美元,对日农产品出口相对增长速度为-2.3%。虽然2012—2013年与2011年相比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总额在增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两年对日出口同比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这主要由于大豆、棉花等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需求降低。2014年山东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突破了历史新高,达到了45.3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额的四成多,较2013年增长了19.2%。2015年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额稳定在43.5亿美元,但是出口增长下降了4.1%,原因是蔬菜与水海产品对日出口量出现了下降。

表1 2011—2015年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情况

(二)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特点

纵观2011—2015年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的情况,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出口地位比较稳定,5年均位居全国第一[2]。从2015年的农产品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农产品无论是对日本的出口增幅,还是对日农产品出口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都有萎缩的迹象。但是,和对其他地区的出口额比起来,日本还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

其次,对日农产品出口种类丰富(见表2)。山东省是我国农业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每年出产的小麦、玉米、红薯、大豆及水稻等量大质优。除此之外山东省的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在国内也是高居榜首,山东省还是水果、蔬菜和水海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水海产品、蔬菜、肉食品、水果、粮油等是山东省对日出口的主要农产品。

表2 2014—2015年山东省对日出口主要农产品种类及出口额(亿美元)

二、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民币过快升值问题

从2005年开始实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币值对外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至2015年6月末,人民币对外汇率累计升值35.38%[3]。对于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价格来说,原有的优势遭受巨大影响。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总体利润水平低,人民币升值压缩了出口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对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人民币升值,导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受到阻碍[4]。因为同样的产品,质量、型号等没有改变,但是价格却上涨了,它的竞争力自然被削弱。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额加速扩大,外汇储备量也跃居世界首位,这当中有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贡献。汇率对国际贸易有很大的影响,人民币不断升值(见表3),是影响山东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表3 2011—2015年日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

(二)日本贸易壁垒问题

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顺差,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不断打压我国农产品出口。WTO成立后,大幅度削减国际贸易中的关税贸易壁垒,这也促使各国寻找其他的方法保护本国贸易,绿色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贸易保护方式。日本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从源头到餐桌制订了大量贸易规则,对山东农产品出口有较大影响的是“肯定列表制度”和碳标签制度。

1.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从2008年起,日本国内出现了多起农产品化学药物残留超标的事件,其中大多数事件是进口农产品违法使用了没有登记的化学农药[5]。这给日本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使日本国内的消费者产生不安,对进口农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简称“肯定列表制度”,这是一项专门针对农产品食品中是否留有化学药物的制度,是日本为了加强农产品食品中化学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事实上,“肯定列表制度”是日本近年来设置的最为严苛的绿色贸易壁垒,其目的不仅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食品安全,还要保护本国的食品企业。长期以来,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种类丰富,价格低廉,深受日本国民的喜爱。从日本开始实施这一制度起,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就面临新的挑战。

2.农产品碳标签制度。为了保护本国的切身利益,日本针对农产品进口还实施了农产品碳标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成了日本这一新的制度所针对的首要目标。为了鼓励企业生产环保的农产品,同时也让广大的消费者消费更加健康的农产品,2011年4月,日本农林水产省开始正式实施了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该制度实施后,所有出口到日本市场上的农产品都开始贴上了环保标签,消费者可以很直观地了解该产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6]。虽然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环保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毫无疑问,它对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还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碳排放量较高的农产品企业落后的生产技术不得不淘汰,企业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费用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出口的农产品不得不顺应日本的要求,对产品进行碳认证,贴碳标签,企业的成本大幅增加,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相应缩小。

(三)山东省农产品生产经营问题

1.出口产品加工技术含量较低。从现实情况来看,山东存在较多个体私人企业,甚至是传统的作坊式的小企业,这类小企业因为本身的条件限制,加工的农产品质量比较低[7]。由于日本市场进口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出于对利润的追逐,某些小企业生产的质量不高的农产品也蒙混过关,流入日本市场,产生了很多后续问题,影响了山东农产品的声誉。山东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发展资金也不充足,缺少生产所需的先进生产线和科学的技术方法。企业无法引进这些高端的设备,无法进行高质量的生产加工,出口农产品的加工仅仅限于价值链的低端。

2.农产品的质量不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且关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在对外出口时,质量好的商品总是能更好地被进口国所接受。2006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但一些农户片面追求产量、利润,守法意识差,不惜违法,铤而走险。从山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发生的毒生姜、假冒有机蔬菜等事件,说明山东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小觑[8]。质量不够安全是阻碍山东农产品出口发展的重要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3.品牌意识差,龙头企业少。山东省对日出口的农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科技含量不高的初级产品。如2014年,山东省对日出口农产品主要有水产品、蔬菜、肉食品、水果等,在所有对日出口的农产品中,这4类占了出口额的70%以上,全省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达到1351家。由于没有重视品牌开发,导致主导产品较少,没有品牌效应,缺少高端产品,农产品的价格也很难提高。1351家企业“小、弱、散”,缺少龙头企业,在日本市场上缺乏强大的竞争力。

4.对日出口农产品的监管检测环节存在问题。在对日本出口农产品的监管上仍然存在漏洞,对产品从制造到出口全过程的监管和检测有不少疏忽之处[9]。因为不健全的体制和运行机制,造成监管不力,使出口农产品企业形成不合理竞争。另外农产品检测环节需要投入的成本巨大,现有高技术含量的检测机构数量较少,较难满足面广量大的农产品检测要求,出现了某些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及其他质量评定不过关之类的问题。

三、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对策

(一)政府相关机构方面

1.完善技术法规、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政府应该效仿日本推行的“肯定列表制度”,完善技术法规,建设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疫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过程管理。从生产的源头开始就对产品的质量给予保障,如果一开始的生产监管不到位,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也一定会有问题。政府要对农产品生产过程制订严格的标准,对于违规操作的企业给予严厉的惩罚。只有在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下生产的农产品质量才会提高,才更有利于开拓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农业投入品特别是农药的使用,对于农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加强监管,要有专门的机构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

2.培育对日出口的龙头企业。2014年山东全省一共有1351家企业的农产品对日本出口,但是其中的龙头企业很少,大多数企业是规模不大的中小型企业。因为经济实力不足,这些中小型企业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它们生产加工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就很难保证。政府要在政策上引导出口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放宽对出口企业的政策限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出口企业对外发展,培育对日出口的龙头企业。要在资金上给予企业帮助,银行要对这些企业适当降低信贷门槛,扶持他们做大做强。

3.加快预警与反应机制的建设。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世界各贸易国的保护措施不断增加,出口贸易标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使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贸易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对自己的日常饮食问题更加关注,对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政府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应该加强预警和反应机制建设,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优化农产品对日出口的贸易环境。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第一大省,虽然每年的出口贸易额较大,但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政府必须根据现实情况,优化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环境,为农产品出口提供良好的贸易通道。政府各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能,建立相关的组织,对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积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贸易氛围。

(二)企业方面

1.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在对日农产品出口时,出口企业应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因为结算方式不同,安全性、及时性就会不一样。企业要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出口企业可以选择的结算方式很多,要结合出口的农产品自身特性和进口商习惯,保证安全结算。最能保证出口方利益的结算方式有即期L/G和远期L/G(银行保证函banker’s letter of guarantee,简写为L/G),它是银行应委托人的申请向受益人开立的一种书面凭证,保证申请人按规定履行合同。因为它是银行信用,所以安全性很高。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因为属于商业信用,一旦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下降,或者出现其他的不利因素,买方往往会拒绝付款,这样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质量。从企业方面来看,因为山东省出口农产品加工多是由一些小规模的加工企业所完成,产品比较低端。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加快步伐更新自己的企业生产技术,投入资金更新设备,大力引进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先进技术,对出口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同时,山东省农产品应该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将科学技术与企业加工生产相结合,提高生产的效率。针对诸如肉类、植物油等出口加工企业所需的部分成套高端设备,加快自主生产研发,减少对国外进口设备的依赖。通过自主创新生产出的农产品,将会全面提升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3.培养科技人才,增强品牌意识

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因为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所以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准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必须推动山东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以保证山东省农业对日出口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培养相关的科技人才,增加对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对接。山东省的农产品企业更应该要针对日本市场,积极探索,打造自己的专属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农产品的品牌可以用地理标志命名,促进品牌发展,在日本市场上形成出口优势[10],如山东省烟台出产的苹果,获得“烟台苹果”地理标志后,对日出口销量明显上涨。

4.发挥现有优势,做强优势产品。山东省水海产品、蔬菜、肉类、水果等是对外出口的优势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需求潜力巨大,出口的竞争力强。山东省可以通过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打造一批质量高、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优势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实行规模化生产,做强对日出口的优势农产品[11]。另外,要提高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的竞争力,出口农产品的质量还需要提高,对出口的农产品品种和品质进行改进和提高,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四、结语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我国经济快速腾飞的这些年,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出口贸易面临一些问题,给农产品对日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积极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山东农产品出口得到新的发展。

[1]山东统计信息网[EB/OL].(2014-12-08)[2017-01-15]. http://www.stats-sd.gov.cn.

[2]余建刚.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9):260-262.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5年第二季度[R].中国金融,2015:17-19.

[4]蒋志强,刘钟钦.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省际区域结构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4(1):68-72.

[5]张慧静,周静,和梦琳,等.菜农使用无公害或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蔬菜种植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6(4):27-29.

[6]樊晓云.碳标签制度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4(7):117-118.

[7]王培志,张双双.山东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分析研究[J].东岳论丛,2014(1):173-177.

[8]张树秋,赵善仓,李增梅,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成因及应急处置对策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5):16-19.

[9]苏毅清,杜锐,王志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分析:基于山东省安丘市的问卷调查[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4):347-357.

[10]杨建辉,任建兰.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知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5(1):19-23.

[11]王处辉,谢培熙.间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途径刍议:以山东省原县刺花产业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4(6):41-45.

(编辑:张薛梅张雪梅)

Shandong Province’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s to Japa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Hai,HE Xiao-l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China)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of Shandong Province’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s to Japa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xports and the problems including RMB appreciation,low technological content in product processing,lack of quality and Japan’s trade barriers,etc..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ncreasing farm produce for both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enterprises and exporters.

Shandong Province;agricultural products;exports;Japan

F 762

A

1671-4806(2017)04-0013-05

2017-03-15

王海(1992—),男,重庆开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服务;何晓兰(1976—),女,四川绵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农产品供应链。

猜你喜欢

山东省出口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山东省即墨市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