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

2017-09-07刘小瑞

关键词:不良情绪心理护理

刘小瑞

【摘要】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特点,并分析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表现是不一样,具备着不同的不良情绪反应,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也就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切实提升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1..02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erse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are

LIU Xiao-rui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Henan Zhengzhou 450000,China)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病的治疗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具体到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相应的护理模式也得到了较好的优化。当前的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临床生理护理以及医疗护理,而对于心理护理同样有了较深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更是需要重点加强心理护理的研究,了解其不良情绪表现,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临床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69例,女性患者为51例;该12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急诊介入手術患者为58例,择期手术患者为62例。

1.2 研究方法

基于该12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针对这些不良情绪特点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较好的探究相应的心理护理手段,提升护理水平。

2 结 果

分析120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发现,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表现是不一样,其具备着不同的不良情绪反应,具体的不良情绪表现如下。

2.1 急诊介入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现

急诊介入手术患者主要就是处于急诊情景的患者,基于这些心血管病患者而言,其总是会会过度的担忧自身的病情,把自身病情考虑的过于严重,进而也就容易产生各类不良情绪表现。针对急诊介入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焦躁

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因为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治疗,其发病时比较突兀,进而患者也就会明显感觉到自身的恶劣症状表现,这种突发的症状表现并没有留给患者足够的适应时间,相应的思想准备也就明显不足,进而也就导致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焦躁情绪,这一不良情绪的产生也就必然会造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以及手术过程中缺乏耐心最终也就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2)忧虑

担心和恐惧也是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存在的一个重要不良情绪表现,这种忧虑主要局势担心治疗的效果,这种担心更为明显,进而也就产生了不安心理,影响了治疗效果。

2.2 择期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现

对于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择期手术患者来说,这种不良情绪表现主要就是指患者对于治疗失去信心,或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对于医疗机构缺乏必要的信任,如此也就难以有效地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

3 讨 论

结合上述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表现,要想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切实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必须要针对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采取差异性的处理措施进行护理,进而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安抚患者不良情绪。

3.1 急诊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急诊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来说,主要就是为了较好的缓解患者的应激心理状态,有效提升患者的配合力度,因为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无法和患者进行有效地语言沟通和交流,所以必须要重点掌握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和技巧。比较有效地心理干预手段有以下几点。

(1)对患者进行微笑,并且给予关注的目光,进而也就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这是护理人员对于急诊介入手术患者关怀的一种主要表现。

(2)规范自身行为,为了更好地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护理人员还应该利用娴熟的操作技术和规范的行为来展示给患者,提升患者对于手术的信心。

(3)恰当的抚摸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现,抚摸能够较好的建立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增强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产生孤单感,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

3.2 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于心血管病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来说,其重点从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工作。手术前的心理护理主要就是为了促使患者能够具备充足的思想准备,并且消除患者的各项顾虑,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相应的治疗手段,针对患者产生的各项顾虑和问题进行细心解答,提升患者对于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为后续治疗打好基础;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主要就是积极关注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现,针对患者出现的一些心理变化进行及时消除,保障其能够有效接受相关手术治疗;手术后的心理护理主要就是为了通过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来维持患者的积极心态,保障其能够用乐观的态度进行后续的治疗,促使其能够尽快康复。

针对急诊介入手术患者以及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差别对待,用耐心和关注保障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具备稳定的情绪,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付华莉.个体化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03:135-136,142.

[2] 高 琴.对行介入治疗情绪不佳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07:84-85.

[3] 曹 磊.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22:238.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不良情绪心理护理
南京市励志学校篮球队运动员赛场不良情绪的成因及情绪控制的训练方法分析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饮食和心理辅导在肝胆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探究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