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学生生成性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2017-09-05王秀云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

王秀云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随机、多變,教师应在灵活多变的课堂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运用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撰写反思日记,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调整策略;反思日记;就错思措;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92-01

课堂教学是教师预设与学生动态生成的结合。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是教学过程中随机产生的,是学生学习方法、思维特点、运用意识,甚至是错误认知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调整教学策略,体现数学的严谨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例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学生根据同学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看的动画片的情况。教师先提供一些动画片的名字,然后由学生统计出本班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的同学最多。全班50名学生,而统计的结果只有45名,为何会漏掉5名呢?原来是在教师所提供的动画片选项中,没有这5名学生所喜欢的动画片类型,所以他们并没有出现在统计表中。这个意外的结果,正是课堂教学中不期而至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紧扣这一绝佳的教学契机,提问:“这说明了老师给出的研究主题不够严谨,那如何修改才能使题目更严谨一些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设置一个新选项——其他动画片。”显然经过讨论后修改的统计方案,确保了班级中所有成员都出现在了本次的统计中。

该教学案例中,看似一个不经意的调整与修改,却让学生体验到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与数学的严谨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能力。

二、就错思措,铸造精彩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就意味着教师应了解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调整教学观念,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组织学生从错误的地方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出示习题“45-8”。一位学生快速回答:“35。”教师:“这位同学的结果对吗?请大家一起来分析。”学生东一句、西一句,完全抓不到重点。教师及时引导:“这位同学的答案其实与正确答案非常接近。我们可以一起验证,10-8=2,35+2=37,如果要使得数是35,这道题应该怎么改呢?”有的学生说:“可以将题目改成‘43-8。”有的学生说:“可以改成‘45-10。”……学生思维被打开之后,想法像喷泉一样奔涌而出,此时,教师鼓励学生:“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多尝试,多思考,你一定能做到。”

该教学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训斥学生的错误,而是顺应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认知思路,丰富学生的认知渠道,使课堂呈现不可预设的精彩。

三、撰写反思日记,加快学生成长

反思是一个自我再认知的过程,是进行思维实践的高级形式。数学课堂教学讲究活动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因此,教师应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养成撰写反思日记的习惯,为学生思维意识的生长提供平台。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组织学生判断“59%千米”这一表述是否正确,一位学生写了一个大大的“√”,很显然,这样的表述并不符合百分数的意义。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其根源就在于对百分数的意义认知不够清晰。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重新认识百分数。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写反思日记,学生写道:“一开始我认为59%和0.59是一样的,所以就觉得59%千米和0.59千米的意思一样。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字是另外一个数字的百分之多少,不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我没有真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才打了‘√。这次犯错让我深刻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我希望下次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该教学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写反思日记,使学生不再停留在刻板的知识中,也没有止步于教师的谆谆教诲中,学生在这个反思过程中,不仅利用了自己已掌握的学习方法,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了一个全面的评价。显然,反思日记有助于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加快学生的成长。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调整上课节奏,科学地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交流、思考,深入理解知识本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责编 韦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 彰显活力数学课堂
动态生成,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凸显数学生命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