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017-09-05褚杨杨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语存在问题对策

褚杨杨

摘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来,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但是,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理论作为支撑、教师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以导致大学英语课堂的问题的原因为基础,并罗列出在大学英语课堂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需要从国家、政府及学校层面对其进行处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创新课堂教学。

关键词:外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一、引言

课堂教学对大学英语学习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是学生接受高质量语言输入的场所,也是进行语言操练和实践的地方。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发现并使用语言规则,指导学生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以及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听说练习演练语言技能,学会自主学习。但是,目前我国的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理论研究滞后、课堂教学目标模糊、课堂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束定方,2014)

二、导致外语课堂效率低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教学方法过于守旧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的国家,所本身具有的文化,思想方式和教育手段一时难以改变,然而教学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课堂教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是是一种以记忆学习为基础以上进行,具有潜移默化的学习,这就导致了重视词汇和语句的背诵,轻视口语表达能力,形成了学生在试卷上的高分但在实际表达却困难重重,只注重知识的积累,没有达到合理运用的效果。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只要达到一定得学习积累能力,自然而然就会达到实际运用的效果。但忽视了外语是一门语言,是需要实践性和确实的运用才能获得真实的外语能力。

(二)现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其作为交际的本质发生了冲突

我国最初将外语引进教育领域,其目的是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加深与国际的交流,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理论、政策、科技等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以至于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学生越来越将外语的学习功利化,为了考试成绩、四级、六级、八级等等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用一种不是语言学习方式来学习语言。近些年,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校都将一个个证书当成衡量学生英语水平能力,这就更加恶化了事情的本质,这就使得这种工具性的学习英语的模式成为结果,而实际运用能力被忽略了,造就了一个个高分低能的“社会人才”。

(三)教学内容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技巧,更是一种对于语言轻松运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运用语言技能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服务建设做服务。但是面对着这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社会,学生所学的内容也应该时刻准备更新,将社会的新鲜知识注入,体现时代发展的特性,从而体现教材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节约成本,教材迟迟不见更新,已经有很多学生对教材不时时更新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反映教材已经与时代脱节,不能准确的反映出时代的最新信息,难以提高学生在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学生的实践性被严重打消。

(四)教学模式单调,缺乏英语交际環境

我国的外语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以教材作为教学指导大纲,教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几乎也是唯一场所,十分局限。学生所处环境到处都是说母语的人,课上所学就会发生课下忘记,缺乏外语交际的环境,不具备外语培养的交际语镜和真实材料,导致学生缺乏实际交际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奉行的灌输式、抽象性的就是导致学生只是了解语言知识缺乏实际交际的能力,造成学生对学习外语具有失落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五)学生学习方法缺乏主动性,过于教条化

学生实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是造成外语课学习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需要学生自主理解,吸收,最后所积累的学习成果是由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能力养成。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教师指导,从学习方法,作业以及最后的复习内容,没有自主性,这就形成学生没有一个对于学习的计划,亦步亦趋的按照教师的教导进行学习,忽视对于自己的管理。学生在这种“等,靠,要”的学习方法下使得学习耗费时间,耗费精力却效率不高。

二、外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教师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Eykin(1987)曾指出,从许多一线教师的角度看,二语习得研究几乎不值一读,因为它们所讨论的问题离教师们所关心的课堂教学问题过于遥远。即使研究者们讨论的问题可能与教师们有直接关系,但使用的语言往往过于专业,教师们根本没阅读的兴趣或耐心(转引自Cochran-Smith-Lytle 1993 )。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不明确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教师把教材作为教学目标。而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并不是真正的目标所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而应该灵活运用相应的教材并且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取舍。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适当改编或补充相关的材料。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语言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大多脱离实际生活、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等。目前,英语学科过于独立化,相同处于语言的汉语言与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差距,英语是为了学习其他东西所进行的,然而英语学习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学生不知道学习英语的目的何在,仅仅是学校国家的所规定的专业课,这也是导致学生讲英语学习功利化的其中一点原因。

(二)教学过程缺乏创新

根据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很多教师授课从“热身”(warm-up)或“导入”(lead-in)开始,然后是教材讲解和语言知识或结构的练习,最后布置作业。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语言操练基本上以PPP模式为主,即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和production(输出)。如果长时间的按照这种授课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引发对老师的不满。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都会提供相应的电子教案或者是搭配的教师辅导资料,在这种条件下有些老师就会照搬现成的教案,而不是根据学生,教材等的特点自己设计教学步骤,创新教学方法,失去教学的意义。并且,教学的形式有过于形式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逐渐深入了我们的生活,多媒体、微课等教学方式也被普遍利用到教学中,我们所认为教学的新方式是可以促进教学和学习的,但是教师利用过多重视了图片的直观感受,从而忘记信息才是课堂的有效传播,一味的追求了课堂的娱乐性,忽视了本身所应该体现的教学学术水平,重视形式,轻视内涵。

(三)教师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函待提高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课堂是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场所。首先是语言输入,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来源。但是,据发现,多数教师的外语使用仅限于课堂组织,或者一些专有名词的表达,而且语言用词单一,语言表达不流利。这样的语言不利于学生的有效输入,甚至会强化学生的错误。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综合素质还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掌控、知识拓展和自由发挥(束定芳2013)。即使想到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活动,有些老师会因为无法流利或正确地表达出准确的含义,教师会故意回避,采用保守的教学策略,从而无法开展相应的交流活动,不利于学生英语的有效学习。而处在现在的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不仅仅应该具备外语的理论内容,也应该相应的对学生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社交学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将其运用到英语课堂上,无论是课上内容或者是课下学生的心理境况都应该了如指掌。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固步自封,只是将自己定位在讲台上的教师,并且不选择跟随时代一起发展,尽管对课本内容倒背如流,依旧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教师教学理论薄弱

我国的外语教育一直没有形成专业的体系,理论薄弱。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都模仿外国的教学理论和方式,使得我国的外语教学没有在国际占据一席之地。在当前教学环境下,有些教师教学理论薄弱,缺乏对外语教学的有效指导。由于缺乏对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一些教学方法的使用只是流于表面,不能与实际的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结合。另一方面,有些资历较深的教师不重视科学的教学方法,完全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也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体系,没有进行创新意识,对于创新教学,跟随时代,采取一种漠然的态度,导致英语教学停滞不前,难以应对学生的发展现状,因而缺乏科学的指导。并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多数教师对现代外语教学缺乏着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他们大多都认为外语教师只要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就能够具有足够的能力教导学生。但外语所涉及的面积异常宽广,语言差异,历史差异等等。

(五)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师生的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动态式的教学方法,双方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心得、理解,进行一种平等的情感沟通,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进而有效的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但近些年,这种教学方案越来越失真,教师单方面进行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了单向式的、由教师占据主导位置仅仅依赖于语言互动的独白式教学。师生互动失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师生互动仅仅停留在表面化,没有深入到实质。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些展示性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只要认真阅读教材边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表面看起来课堂互动气氛很浓烈,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但实际上,这些互动是无效的,教师没有参与实质性交流中来,所提出的問题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备案所提炼的,没有思考的意义,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提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互动不平等的现象,教师往往喜欢在选择上更偏向学习好的同学们,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所提出的学习要求,教师会忽略不计。以至于教师在进行互动时的时间和内容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性,使得只有少数的学生得到了真正的互动式教学,而大多数的学生处于无人问津的学习状态。除此之外,互动主要是教师使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真正的沟通,实现心与心的碰撞,从而使得增强双方的认同感而引发共鸣。但在实践沟通互动中,教师与学生不仅仅要有学习上的沟通理解,更要有感情的交流,而在课堂互动中没有感情的投入,教师讲课没有亲和力,没有达到让学生处在发自内心的放松学习氛围,那么课堂就是一汪死谭,难以实现流动,从而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促进共同发展。最后一点,教师没有把握正确的行为方式互动法,在进行互动教学时,教师没有将体态语与口头表达相配合,从而相对降低了课堂的灵动性,无形中给学生与教师之间增加了距离,使得学生对教师具有疏离感,教师对于学生难以放下教师的姿态,导致互动式教学没有达到想象中的结果,课堂受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没有得到提高。

(六)没有一个良好的大学英语生态环境

“生态学”最早是由博物学家索罗所提出,之后的生物学家赫克尔为生态学明确的下了定义。生态学主要指的是研究生物与其无机和有机环境的所有联系的科学。现在生态学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将生态学引入到教育领域中实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是一种研究现代教育科学的系统。但即使优秀的理论,应用之时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首先,大学英语课堂的物理、社会和价值三种环境总体不协调,不够完善。总体来说,大学英语课堂物理环境高于价值环境,而价值环境又高于社会环境。据有关数据调查,大学英语教师,无论是普通教室还是语音室环境相对舒适,物理环境相对较好,但是仍有缺漏,起哄噪音就很难解决,难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同时,大多数大学生喜欢墙上能具有一些精致的饰品,墙面的颜色全是白色,很容易反射灯光,这样对学生的眼睛是一种很大的刺激,容易导致学生大脑疲惫,不利于学生将健康学习。其二,很多学生认为学校的英语电台只是空走形式,所播出的内容单调乏味并且播出次数屈指可数,致使学生对电台不报希望。其次,教室的座位编排相对不合理,大多数的学校采取了行列式的座位排列,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教师的主导位置又被过于突出强调。使得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具有很大的疏离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中国学生受传统教育和现代社会市场人才竞争的影响,学生大多养成了为了证书而学习,而不是真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带有的功利性较强,学风有待提高。我国进行了课程改革调查,只有少部分学生希望四级、六级改革,剩下的同学认为四六级改革冲击了原本的复习与学习制度,这使得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进步困难重重。

猜你喜欢

外语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