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群体大学生职业取向探析

2017-09-05贺建新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专科生独生子女显著性

龚 芸,贺建新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不同群体大学生职业取向探析

龚 芸,贺建新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采用职业取向标准问卷对湖南4所本、专科院校的4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差异及原因。结果发现,大学生职业取向在性别、学历、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父母职业方面差异显著,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大学生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取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

大学生;职业取向;职业规划

职业取向是指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选择某种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个人对职业的选择受其职业取向的直接支配。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取向受性别、专业、背景(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存环境的变化,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同群体大学生的职业取向会发生一些变化。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引导大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取向,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有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以达到最佳人职匹配目的。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群体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差异及原因,以期为指导大学生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与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湖南省本科、高职院校各两所,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职业取向标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46份。其中男生247人,女生199人;独生子女130人,非独生子女316人;单亲家庭51人,双亲家庭395人;本科生344人,专科生102人;农村学生314人,城市学生132人。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分析

2.1 性别方面(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

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社会型、实际型职业取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际型职业取向得分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社会型职业取向得分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2.2 学历方面(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专科生与本科生实际型、事业型、探索型职业取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专科生实际型职业取向得分明显高于本科生(P<0.01),本科生事业型、探索型职业取向得分显著高于专科生(P<0.05)。

表2 专科生与本科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表2 专科生与本科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实际型 事业型专科(n=102)本科(n=344)t值P值7.05±2.05 6.09±1.81 4.593 0.000常规型7.61±2.04 7.35±2.28 1.016 0.311 4.86±2.43 5.89±2.61 -3.680 0.000社会型7.41±2.09 7.14±2.16 1.139 0.256艺术型6.64±2.17 6.35±2.18 1.154 0.250探索型6.39±2.45 7.10±2.31 -2.581 0.011

2.3 家庭类型方面(见表3)

表3 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实际型 事业型单亲家庭(n=51)双亲家庭(n=395)t值P值6.88±2.06 6.80±2.04 0.144 0.886常规型8.00±1.81 7.49±2.12 1.818 0.073 6.08±2.64 5.61±2.60 1.197 0.236社会型7.29±2.13 7.92±1.81 -2.281 0.026艺术型6.90±2.45 6.53±2.17 1.163 0.249探索型7.34±2.10 6.88±2.39 1.427 0.158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社会型职业取向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4 专业方面(见表4)

表4 不同专业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表4 不同专业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实际型 事业型理科(n=186)文科(n=234)艺术(n=26)F值P值6.63±1.90 7.17±2.06 5.27±1.99 12.383 0.000常规型7.70±1.93 7.65±2.08 5.58±2.39 12.955 0.000 5.50±2.52 5.99±2.61 3.73±2.22 9.746 0.000社会型7.51±2.22 7.35±1.92 6.19±2.02 4.533 0.011艺术型6.63±2.04 6.70±2.17 5.04±2.66 7.086 0.001探索型6.77±2.12 7.27±2.38 5.04±2.84 11.805 0.000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专业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差异显著(P<0.05)。

2.5 家庭月收入方面(见表5)

表5 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表5 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月收入(元) 实际型 事业型<1 000(n=49)1 000~3 000(n=188)3 001~5 000(n=129)5 001~8 000(n=51)8 001~10000(n=20)>10 000(n=9)F值P值7.12±2.20 7.31±1.87 6.45±2.01 6.33±2.06 5.06±2.21 6.33±1.87 5.661 0.000常规型7.63±2.31 7.88±1.82 7.36±2.07 7.41±2.22 5.45±2.76 8.33±1.50 5.805 0.000 6.06±2.48 6.05±2.51 5.16±2.59 5.14±2.71 4.80±2.97 7.00±2.24 3.445 0.005社会型7.59±2.22 7.64±2.08 7.03±1.96 6.98±2.27 6.70±2.74 8.11±1.05 2.388 0.037艺术型6.82±2.31 6.70±2.13 6.38±2.13 6.39±2.42 6.10±2.05 6.57±2.18 0.936 0.457探索型7.41±2.33 7.16±2.29 6.73±2.28 6.63±2.67 5.45±2.31 7.56±2.07 2.896 0.014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除在艺术型职业取向上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外,在其他5种职业取向上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2.6 父母职业方面(见表6)

表6 不同父母职业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表6 不同父母职业大学生6种职业取向得分比较(±s,分)

实际型 常规型 事业型 社会型 艺术型 探索型父亲职业公务员(n=12)教师(n=7)工人职员(n=114)商人(n=54)农民(n=192)无固定职业(n=44)不详(n=23)F值P值母亲职业公务员(n=5)教师(n=8)工人职员(n=88)商人(n=51)农民(n=211)无固定职业(n=63)不详(n=20)F值P值5.83±2.12 6.29±2.21 6.31±2.05 6.52±2.07 7.46±1.86 6.52±2.04 6.26±2.05 5.883 0.000 8.17±1.27 6.29±3.15 7.44±2.10 6.96±2.42 7.90±2.03 7.14±1.97 7.39±1.37 2.625 0.016 6.50±2.71 6.14±2.91 5.14±2.73 5.83±2.72 5.99±2.48 4.95±2.52 5.74±2.36 2.130 0.049 7.75±1.86 7.43±2.82 6.90±2.34 7.43±2.06 7.61±1.97 7.20±2.15 7.26±1.74 1.473 0.186 7.50±2.34 5.43±2.94 6.23±2.19 6.78±2.25 6.72±2.05 6.55±2.19 6.43±2.57 1.420 0.205 7.42±2.15 6.00±3.27 6.71±2.46 6.30±2.33 7.26±2.33 6.89±2.18 7.00±2.00 1.713 0.116 6.00±1.22 5.00±1.20 6.31±2.19 5.98±2.14 7.55±1.68 6.48±2.03 5.90±2.47 10.079 0.000 7.80±1.64 6.50±2.62 7.36±2.62 6.45±2.45 7.96±1.89 7.30±2.09 8.00±1.26 4.658 0.000 4.00±1.87 5.75±2.19 5.09±2.68 5.33±2.77 6.06±2.52 5.59±2.60 5.25±2.59 2.133 0.049 6.60±2.51 7.38±2.52 6.86±2.42 7.02±2.11 7.69±1.90 7.35±2.13 6.95±2.01 2.148 0.047 5.80±1.64 5.63±2.63 6.47±2.40 6.41±2.37 6.70±2.05 6.70±1.94 6.30±2.81 0.638 0.700 6.00±2.12 5.13±2.64 6.60±2.63 6.18±2.34 7.31±2.25 6.95±2.11 7.30±2.15 3.138 0.005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父亲职业的大学生实际型、常规型、事业型职业取向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不同母亲职业的大学生实际型、常规型、事业型、社会型、探索型职业取向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2.7 其他

大学生职业取向得分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3.1 大学生职业取向的性别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实际型、事业型、探索型职业取向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社会型、常规型、艺术型职业取向得分高于男生,男女生在实际型、社会型职业取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大学生在6种职业取向上的得分差异,一方面与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关,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男女性在社会分工上的差异越来越模糊,但这种差异依然存在[2];另一方面与男女大学生个性差异有关,女性擅长形象思维,喜欢与人打交道的社会性工作和稳定的常规工作,男性往往动手能力强,喜欢操作机械,好奇心强,擅长逻辑思维,喜欢冒险和竞争,故职业取向更倾向于实际型、事业型、探索型。

3.2 本、专科学生职业取向的差异分析

本、专科学生在职业取向上的差异与我国高等教育目标有关。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合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以及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专科生更倾向于实际型、常规型、社会型、艺术型职业取向。本科教育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学科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本科学生更倾向于事业型、探索型职业取向。

3.3 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差异分析

社会型职业主要是各种直接为他人服务的工作,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不愿与人接触,对人存有戒备、厌烦心理,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心扉,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不适合从事社会型职业,与双亲家庭学生在社会型职业取向得分上差异显著。

3.4 不同专业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差异分析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差异显著,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出比较明智的决定。此外,高校还有在大学生就读一年后换专业的相关制度,确保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3.5 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差异分析

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取向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只在艺术型职业取向上得分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当前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都会尽力满足有关。

3.6 父母职业与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取向与父母职业有关,且母亲职业对大学生职业取向的影响更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职业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父亲外出务工的家庭增多,而母亲大多从事相对稳定的职业,孩子往往被留在母亲身边照顾,因此,受母亲的影响比父亲更大。这也与有关调查一致:在我国,家庭教育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各占一半的占30%[3]。艺术型职业取向的大学生父母职业差异均不显著,这可能与我们调查的各专业学生样本悬殊有关。

3.7 其他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取向在城乡生源地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城乡差异对大学生的职业取向影响不大,这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原因可能与被调查大学生的城乡分布不均有关,也可能与新时期城乡差别日益缩小有关。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职业取向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现代家庭结构已由我国传统的几代人共居的大家庭逐渐演变成3人户、4人户的核心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普遍。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大学生仅占29.2%,且非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也十分关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各方面的差异也会不断缩小。

大学生职业取向是家庭、学校、社会影响的结果,是大学生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观表达,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个体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取向是其最终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期望家庭、学校及早引导大学生认清自身职业取向和职业兴趣,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事喜欢的职业,拥有幸福的人生。

[1]杨琴.大学毕业生职业取向与职业兴趣、人格的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2]许兆瑞.大学生所学专业、职业选择与职业倾向的一致性对学习动机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曹雕.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是在父母教育中互补[J].中国教育,2014(6):71-73.

G455

:A

:1671-1246(2017)17-0111-02

注: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5C1167)

猜你喜欢

专科生独生子女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图说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与五年制专科生的差异比较研究
技能赛事对专科生素质提升的效果分析——以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为例
医学专科生基层就业状况调查与促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