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应急救护培训教学设计

2017-09-05陈丽贤陈梓珊杜佐丹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溺水者心肺应急

陈丽贤,陈梓珊,杜佐丹

(汕头市卫生学校,广东 汕头 515000)

初中生应急救护培训教学设计

陈丽贤,陈梓珊,杜佐丹

(汕头市卫生学校,广东 汕头 515000)

分析在初中生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旨在提高应急救护培训教学效果。

初中生;应急救护培训;教学设计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频发的突发事件和意外伤亡,已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虽然需要急救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但也离不开现场第一目击人[1]及时有效的救治。中小学生易遭受意外伤害,在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制定会议上,专家们就强烈建议将急救知识作为学校的基础教育,因为在学生中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具有教育成本低且效果好的优点[2]。我校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培训对象主要是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因这个年龄段学生生活阅历浅、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弱、应急救护能力差,对这一群体着力进行培训很有必要,效果也最好。笔者从实际出发,设计有效可行的培训教学方法,向青少年学生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应急救护技能,为其健康成长、安全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1 教学目标(见图1)

图1 应急救护培训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合理选择培训内容,使培训实用有效。例如徒手心肺复苏,创伤急救(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突发事件或疾病(溺水、触电、煤气中毒、中暑)等的处理方法。

3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规范的急救技能、现代教学媒体和课堂驾驭能力,打造高效的教学模式。有专家认为,在医疗原则允许范围内,适当简化培训方法,选择简单有效的操作模式,降低培训难度,可使非专业人员增强学习兴趣,易于接受、理解、记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3]。笔者认同这个观点,并在培训中根据实际加以运用。

3.1 语言表达方法

教师精心设计语言,打造高效课堂。语言内容要准确、重点要突出,例如将心脏按压部位表述为“两乳头连线中点”。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例如将开放气道的标准“下颌、耳廓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形容为“鼻孔朝天”。用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来说明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例如“平卧乳间寻压点,双臂垂直按三十,畅通气道鼻朝天,捏鼻对嘴吹两下”。

3.2 动作表达方法

情景教学:集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给学生提供一个新奇的、生动的、形象的、直观的学习情景。营造高度仿真的情景,展现模拟现场伤员病情变化与对应现场救护方法的实施过程。例如对溺水者的救护,首先采用救护5招,即叫:大声呼叫,打电话报警,不贸然下水;伸:将硬质或软质延伸物递给溺水者;抛:将绳索、浮具等抛给溺水者;划:划船或救生板施救;游:下水游泳施救。然后展示将溺水者救上岸后救治的全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真实急救情景,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便于技能的掌握。

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一个相对真实的情景,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领悟分工配合对抢救成功的重要性。教师扮演伤员、第一目击人、医生和护士等多种角色进行演示。

3.3 媒体表达方法

将教学内容进行精加工、再创造后制作成课件。课件内容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为一体,富有感染力,简明扼要,各环节之间流畅灵活。文字提纲挈领,用图像表达操作要点。例如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见图2),设计简单明了的图表,步骤合理、规范,内容精炼、全面,操作层次清楚。将课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渠道推广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利用微信将其分享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起到以点带面、广泛推广的作用。

3.4 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指导能力和临场应对能力,才能打造高效课堂。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设疑导入的方法,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案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讲到鼻出血的处理方法时,可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或有过鼻出血,该怎么办,再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分析和引导,并做示范,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处理方法。利用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潜力,通过现场体验、互动比赛、急救知识课堂抢答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培训知识,并检测教学效果。

图2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4 教学评价

4.1 收获

学生树立急救意识,知晓基本的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当学生本人恰逢危急情况或在他人意外伤害发生时是第一目击人,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争取在“救命的黄金时间”内,能自我救护或为他人提供有效的现场救护。

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强,这个时段是对他们进行培训最好的时机,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高尚品德以及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安全健康关乎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对他们进行培训,可引起社会的关注,提高整个社会的急救意识,推动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传播与普及,从而达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目的。

4.2 体会

遵循“当其需,当其时,当其愿”原则,提前调研,做好沟通,得到培训对象的重视和欢迎,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了解培训环境,因地制宜,备齐教具;充分协商,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提前精心准备,优化教学设计,是做好培训工作的保障。只有校校之间、师生之间通力协作,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李宗浩,金辉.论心肺复苏的创立[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3-5.

[2]陈靖.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调查及其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13):72-73.

[3]王晓娟,付沫.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7,22(17):78-79.

G424.2

:B

:1671-1246(2017)17-0059-02

猜你喜欢

溺水者心肺应急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谈一谈如何抢救溺水患者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溺水急救技能你掌握了吗?
《心肺血管病杂志》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