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拉丁语教学难点释疑

2017-09-05严玉平吴兰芳郑玉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拉丁语词尾单数

严玉平,吴兰芳,郑玉光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0)

药学拉丁语教学难点释疑

严玉平,吴兰芳,郑玉光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0)

通过对药学拉丁语教学中的语音及语法关键点进行讨论,总结语音、语法等方面教学经验,为不同院校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明确、基础语法知识的正确理解提供思路,也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药学拉丁语;语音;语法

药学拉丁语是医药卫生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知识之一,也是中医药院校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学以致用[1]。作为一种科学用语,药学拉丁语的语音要求、语法范畴、构词规则等都有别于经典拉丁语,所以不同院校教学内容、重难点都有一定差异。笔者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使用过国内多版本、专科院校教材,参加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编写,也查阅过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难点。为了探讨药学拉丁语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现将多年的教学体会、汇总的语法重难点及教学思路与同仁讨论,同时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1 双元音(二合元音)的认识

古典拉丁语时代(公元前80年—公元200年)双元音有6个:au、eu、ae、oe、ei、ui,分别读作[au]、[eu]、[e]、[o]、[ei]、[ui],后两者较少见[2]。根据医药工作实际进行适当简化后,现多版本教材列有4个双元音[1,3,4]:au、eu、ae、oe,读音分别为[au]、[eu]、[e:]、 [e:]。笔者讲解时也如此处理,并将双元音与双辅音对比说明(4个双辅音是th、ch、ph、rh,分别读作[t]、[k]、[f]、[r])。所谓双元音(双辅音),就是特定的元音(辅音)字母按特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其作用和地位相当于一个单元音(单辅音)。同时,笔者还强调拉丁语双元音、双辅音与英语中相同字母组合的读音异同点,这样学生对双元音和双辅音的书写及发音认识更准确,不仅能加深理解,也强化了常见词汇的识读,效果较好。

2 长、短元音与重读音节(简称重音)的关系

古典拉丁语词汇中元音长短分明,相同书写而不同元音音质可能会出现词义差别[2],如lābor(滑动)、lǎbor(劳动),lēvis(平坦的)、lěvis(轻的)。但在医药类词汇中,这种差别出现甚少,简化亦可行。我们对长、短元音的介绍一般从“音量”的概念入手:拉丁语元音的音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读得又重又长的长元音,标注有长元音符号ā、ē、ī、ō、ū;另一种是读得短而轻的短元音,标注有短元音符号ǎ、ě、ǐ、ǒ、ǔ。医药类词汇中长、短元音符号只出现在多音节词的倒数第二个元音上,用于标注其重读音节的位置,其他元音不再明确读音的长短,作短元音处理。这样,医药类词汇中元音的音量和重读音节出现的规律就可以统一简述如下:单音节词皆重读,即其中元音读为长音,如flōs(花)、lāc(乳);双音节词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元音即第一个音节上,该元音也就读为长元音,如hērba(全草)、sēmen(种子);多音节词重音取决于倒数第二个元音的音质(其上应该标注有长、短元音符号),若为长元音此音节就重读,如tabēlla(片剂)、granūla(颗粒剂),若为短元音则重音移到倒数第三个元音上,即倒数第三个元音读为长元音,倒数第二个元音仍读为短元音,如injéctǐo(注射剂)、cápsǔla(胶囊剂)。但也有些例外,如ōs(嘴)、perōs(口服)、ǒs(骨)、ǒs tigris(虎骨),遇此情况稍加说明即可。

3 名词特征的描述

明确并强调名词的特征及意义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名词至关重要。我们总结了各版本教材[1,3,4]内容后认为:名词有三大特征,即性属的区别、数和格的变化。

(1)一个拉丁语名词一般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性属,而名词性属有阳性(m.)、阴性(f.)、中性(n.)3种。名词性属确定有两种方式,即自然性属法和语法性属法。前者依据名词所指个体的自然属性来判定:若其为男人或雄性动物相关名词,则为阳性,如puer(男孩)、pater(父亲)、gallus(公鸡)等;若其为女人或雌性动物相关名词,则为阴性,如puēlla(女孩)、mater(母亲)、gallīna(母鸡)等。后者依据单词原形的词尾来判定,“us”或“er”对应阳性,“a”对应阴性,“um”或“u”对应中性。还有一些名词根据所指个体的自然属性会有阳性和阴性变化,称为通性名词,如infans(婴儿,m.f.)、proffēssor(教授,m.f.)等。

(2)理论上拉丁语名词都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变化。药学拉丁语中的单数[1,3,4]:药物制剂的不可数剂型名词在药典和处方中均用单数,药物制剂的原料药物名词用单数,中药材拉丁名中药用部位名词用单数。复数只用于制剂药物名中可数剂型名词(处方中可简化使用单数)和可数解剖学名词。所以药学拉丁语教学中我们一般只强调名词单数状态的熟练变格及应用。

(3)格是指变化词类在不同语法地位上所处的状态,即一个词作特定句子成分时所用的特定的书写形式。古典拉丁语体系中有8种格[2](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呼格、离格、工具格、位格),晚期拉丁语(公元200—600年)有6种格,即将离格、工具格、位格合并为离格或夺格。在现代,拉丁语多用作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面用语,也只用6种格。药学拉丁语中根据实际应用进一步简化,只要求掌握主格、属格、宾格、夺格4种主要格形式的变化与应用,分别对应主语、定语、直接宾语和状语等句子成分。

4 名词分类的原则与词干的确定

古典拉丁语名词的分类依据有两个[5]:古词干(单数主格或其一部分,此概念现在教学中已不再出现)结尾和单数属格词尾。5种类型名词分类见表1。

表1 古典拉丁语名词分类列表

单数属格词尾是区别名词变格法类型的重要标志,因此词典中名词词条后都注有属格形式或属格的一部分。在晚期拉丁语中,多数古词干结尾都缩短或消失,少数还保留在单数夺格或复数属格、宾格中,古词干在名词变格过程中的影响也逐渐消失。所以笔者认为,名词分类依据不应再额外考虑单数主格的结尾,而要强调单数属格的决定作用,即名词变格法类型分类依据是“名词单数属格词尾分别是-ae、-i、-is、-us、-ei,就分别属于I、II、III、IV、V变格法名词”,并且将名词词干确定的方法明确为“单数属格去掉上述词尾”而得。这样不仅符合古典拉丁语名词语法的基本框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药学拉丁语名词的内涵并灵活应用。

5 形容词特征的阐述与分类依据

拉丁语中形容词与名词的关系极为密切,不仅作为名词的修饰或补充说明充当定语、宾语和补语,还使用名词的变格词尾进行变格。形容词的特征可以简要地总结为两点:“一词三性”和“与名词三同”,这两种特征相辅相成。

(1)“一词三性”即形容词有性属、数和格3方面的特征,但与名词不同的是,每一个形容词都有阳性、阴性、中性3种变化,缺一不可。

(2)“与名词三同”就是形容词要始终与它所修饰的名词保持性属、数和格3方面一致。因为形容词有可能修饰不同性属的名词,所以其自身也要有阳性、阴性和中性3种不同的性属,即“一词三性”。

(3)第一种形容词和第二种形容词的分类,从概念上讲是依据其所使用的名词变格法词尾。所谓第一种形容词就是依据第一、第二变格法名词的词尾进行变格的一类形容词,又称第一、第二变格法形容词;第二种形容词就是依据第三变格法名词词尾进行变格的一类形容词,又称第三变格法形容词。而实际上其分类是依据自身的特征即单数主格阳性、阴性和中性的词尾形式来判别的,详见表2。

表2 第一种形容词和第二种形容词的特征及分类列表

6 非同格定语、同格定语及词组概念的提出与应用[1,3,4]

理解非同格定语与同格定语的区别,掌握非同格定语词组与同格定语词组的语法应用,对掌握药学多种命名(如制剂药物命名,生药材命名,酸、碱、盐等化学药品命名等)有极大帮助。

(1)名词用属格形式修饰另一个名词所作的定语称非同格定语,非同格定语与其主语名词共同组成非同格定语词组。非同格定语词组需要变格时,只主语名词变化,非同格定语的属格形式不变。正是因为属格名词不随主语名词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情况下非同格定语的格与其主语不一致,所以才叫非同格定语。

(2)形容词修饰名词所作的定语称同格定语词组,同格定语与其主语名词共同组成同格定语词组。因为形容词修饰名词时,性属、数、格与其主语名词始终保持一致,同格定语的格与其主语始终一致,所以才叫同格定语。

[1]巢建国,严玉平.医药拉丁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信德麟.拉丁语和希腊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李峰,巢建国.中药拉丁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李峰.医药拉丁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麦克雷.拉丁语基础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G421

:B

:1671-1246(2017)17-0041-03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GH161069);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专项)“基于‘认、采、种、制、用’特色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与实践”(XYZX201615)

猜你喜欢

拉丁语词尾单数
单数和复数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CK Sounds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走迷宫
单数和双数
“本”、“体”、“本体”词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