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中职护理专业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7-09-05俞志文凌杨青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寝室卫生班级

俞志文,凌杨青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持续质量改进在中职护理专业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俞志文,凌杨青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目的 探讨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将CQI运用到班级管理中,通过PDCA循环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结果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班级管理特色,塑造出健康团结、精益求精的班风班貌。结论 在班级管理中,CQI不仅是学生系统化管理的“增效剂”,提高学生岗位适应力,而且在解决学生管理重、难点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班级管理;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使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值得每一位班主任深思,也是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追求的目标。笔者将PDCA循环法运用到护理专业班级管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持续质量改进的定义和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员工参与计划设计并实现持续改进流程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组织过程,用以提供符合或者超过人们期望的产品质量或服务。它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CQI的实施包括4个阶段: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其特点为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通过持续螺旋形上升的管理模式,实现持续质量改进目标。PDCA循环可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简单或复杂的事物,都适用该管理模式。

2 CQI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2.1 计划阶段(P)

2.1.1 分析资料,提出问题 在广泛征求任课教师和学生意见基础上,分析影响班级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管理的各类因素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现状,立足于班级管理工作目标,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

2.1.2 分析原因,找出主因 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如班委会、寝室长会议、学生代表会议等,集思广益,分析论证,确定影响班级管理的主要原因,如学生自律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不科学、打扫卫生不积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

2.1.3 确定班级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目标 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分析班级管理工作薄弱环节及影响因素,确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见表1)。

2.1.4 制定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 把医院管理机制引入班级管理。首先,将班组管理结构优化为中层班干部制:班长为“护理部主任”,全面负责班级事务;两个副班长为“护理部副主任”,分管纪律、学习、卫生和文体;各学习委员协助副班长分管各条主线(见图1)。其次,完善管理组织,以“科室”为单位成立QCC(品管圈)小组。QCC小组是由相同工作场所的人们为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运用简易的统计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特点是强调领导、基层管理人员、员工“三结合”。QCC小组全面负责班级PDCA循环管理的运作,而班干部负责检查、督促PDCA循环运作情况,形成班主任—班干部—QCC小组三级管理体系,在带有浓厚医院色彩的管理模式下,充分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表1 班级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目标

2.2 执行阶段(D)

执行阶段是PDCA循环最重要的环节。从制定班级管理目标、量化考核制度入手,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学校各类考评细则,明确职责、分工到位、责任到人。每个管理项目都要做到目标明晰、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计划、有组织、有指挥、有协调、有控制,学生各司其职,措施落实到位。

班主任全力支持PDCA循环执行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方法指导、政策与心理支持等,确保各个管理项目顺利开展。

2.3 检查阶段

此阶段的具体工作是针对上一阶段的实施情况,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对卫生、纪律、活动等进行自查,对学校的检查反馈及时回应,制订完善的整改措施,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公示,让学生明确PDCA循环进度。同时检查学生反馈情况,也就是学生能否及时反思,而学生的反思又可以为制订下一步措施提供依据。

图1 班级管理构架

2.4 处理阶段(A)

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对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推广并使之制度化;对循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同时制订新的计划和措施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如寝室卫生问题,本班寝室卫生平均分已经达到98分,但个别寝室经常被扣分,平均94分。在解决了整体寝室卫生问题情况下,可以对个别寝室卫生问题进行新一轮的PDCA循环,同时推广分数较高的寝室的管理方式。以此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使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3 实施成效

(1)班级CQI和PDCA循环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管理能力,充分调动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班级特色,塑造了健康团结、精益求精的班风班貌。

(2)将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相结合,使学生提早了解临床工作方式,建立临床思维,不仅培养了良好职业习惯,而且提高了学生临床适应能力,帮助其尽快实现由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变。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采用医院管理机制,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和PDCA循环方法,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G40-058

:B

:1671-1246(2017)17-0023-02

注:本文系嘉兴市教育科学规划微型课题研究成果(JD16213)

猜你喜欢

寝室卫生班级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寝室闹鬼记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卫生歌
讲卫生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