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垂体后叶素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7-09-05李春晓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切术后叶素内瘤

李春晓

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 漯河 462300

垂体后叶素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李春晓

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 漯河 462300

目的 观察宫颈冷刀锥切术(CKC)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宫颈局部注射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II、III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2组均实施CKC治疗。观察组术中宫颈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不注射垂体后叶素。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缘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C前应用垂体后叶素宫颈局部注射,操作简单易行,止血迅速可靠。

垂体后叶素;宫颈锥切术;术中出血量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较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筛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和人们自我防病意识的提高,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诊断和治疗CINII、III级患者的价值受到临床广泛重视[1]。2011-01—2015-01间,我们对50例CINⅡ、Ⅲ级患者实施CKC治疗前,先应用垂体后叶素宫颈局部封闭注射,有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缩短了手术时间,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01—2015-01间收治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均经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确诊为CINII、III级。排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其他手术禁忌证患者。术前完善血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免疫八项、胸片及心电图检查。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年龄(42.3±2.1)岁。CINII级35例,CIN III级15例。对照组:年龄(42.5±2.37)岁。CINII级36例,CIN III级14例。2组患者的年龄、CIN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实施CKC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及阴道消毒、铺巾。暴露并固定宫颈,行宫颈管诊刮。探宫后扩宫至6号半,复方碘溶液涂抹宫颈,阴道拉钩牵拉暴露宫颈。于碘不着色区或糜烂区外缘0.5 cm做环形切口。如无不着色区,切除范围为至少1 cm,深度至宫颈内口下。在宫颈管处以锥形的形式切除宫颈后,采用sturmdorf宫颈成形缝合术。检查无渗血后用无菌碘伏纱布填塞阴道压迫创面出血。标本12点处系线,将切除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组CKC前于宫颈的3、9点分别注射垂体后叶素稀释液共20 mL(垂体后叶素6 U应用生理盐水20 mL稀释),对照组不注射垂体后叶素。2组术中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术后改口服抗生素3 d,随访4~12周。

1.3 观察指标 (1)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缘阳性率。出血量测量方法:收集术中被血浸透的血纱布并及时将血纱布用持物钳夹到电子秤上称重,并记录结果。由纱布前后质量的差值计算出出血量。(2)1个月复查创面愈合情况及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术后1个月复查创面愈合均良好。术后对照组出现2例宫颈粘连,2例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00%。观察组术后仅出现宫颈粘连2例(4.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比较

注:*P<0.05

3 讨论

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断与治疗宫颈病变不仅有切除范围大及切缘清晰等优点,同时可准确获得完好的病理标本,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但因宫颈周围血运丰富,同时CIN患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周围存在许多新生血管,亦增加了术中出血的风险,从而影响手术视野的暴露,增加手术困难性。因此减少术中出血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2]。垂体后叶素内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前者能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起到止血作用。后者能直接收缩毛细血管及小动脉,从而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垂体后叶素还有代谢快,半衰期短等优点[3-4],可短期内强烈收缩血管,应用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CIN,止血效果快速有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同时操作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无其他并发症,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1] 郎景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

[2] 朱鹃,卞美璐,孙霭萍,等.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2):67-70.

[3] 杨晓红.垂体后叶素封闭治疗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98-560.

[4] 马艳群,方梓羽.垂体后叶素联合吸收性止血绫在冷刀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609-3611.

(收稿 2017-01-06)

R713.4

B

1077-8991(2017)05-0094-02

猜你喜欢

切术后叶素内瘤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