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7-09-05武小平陈占玲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青年组转移率浸润性

武小平 陈占玲

河南沁阳市中医院 沁阳 454550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武小平 陈占玲

河南沁阳市中医院 沁阳 454550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07—2016-05间沁阳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青年组(21例)、中年组(39例)和老年组(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中年组患者占45.35%,高于青年组的24.42%及老年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发生淋巴转移率71.79%(28/39),青年组为14.29%(3/21),老年组为15.38%(4/26)。中年组患者的淋巴转移率高于青、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较高。中年女性患者的比例及淋巴转移率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但青年组和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临床特征

在我国乳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中年绝经妇女为高发人群,部分大城市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为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现选取2014-07—2016-05间我院收治的8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均经术前乳腺彩超扫查、钼靶摄片检查和术中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均接受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术后TNM分期:T1N0M0(Ⅰ期)31例,T1~2N0~1M0(Ⅱ期)55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73例,其他病理类型5例。依据不同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21例,年龄20~35岁,平均26.65岁。中年组39例,年龄36~50岁,平均39.12岁。老年组26例,年龄51~70岁,平均66.26岁。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各组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及淋巴转移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的病理类型及不同年龄段的比例 8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中年组患者占45.35%(39/86),高于青年组的24.42%(21/86)及老年组的30.23%(2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均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比较[n(%)]

2.2 3组淋巴转移情况比较 中年组发生淋巴转移率71.79%(28/39),青年组为14.29%(3/21),老年组为15.38%(4/26)。中年组患者的淋巴转移率高于青、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我国妇女的生命与健康。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评估其临床疗效及预后均有关键作用[3]。

我们选取86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TNMⅠ~Ⅱ期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按患者的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中年组患者占45.35%,显著高于青年组的24.42%及老年组的30.23%。中年组患者的淋巴转移率为71.79%,显著高于青年组的14.29%和老年组的15.38%。3组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表明浸润性导管癌是女性乳腺癌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好发人群依次为中年(35~50岁)、老年(50~70岁)和青年(20~35岁);而且中年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老年和青年患者,与有关报道的结果一致[4-5]。因此,对中年女性人群,特别是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者,应定期行乳房的彩超扫查,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

[1] 于洋,霍天龙,赖云耀,等.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MRI和病理特征初探[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3):184-188.

[2]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6-258.

[3] 韦常宏,陈伊,宁淑芳,等.绝经后及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分子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43):93-95.

[4] 赵京阳,顾梅,朱长雨,等.23例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1):1120-1121.

[5] 白焕焕.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0):1687-1690.

[6] 何万宾.72例女性乳腺癌病理学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2(4):61.

(收稿 2017-04-12)

R737.9

B

1077-8991(2017)05-0052-02

猜你喜欢

青年组转移率浸润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浸润性肺结核临床治疗转归与MSCT特征变化分析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结直肠黏膜下浸润性腺癌活检病理特征分析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8种葡萄糖苷配糖体在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的转移率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