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

2017-09-05宋丽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角型虹膜晶状体

宋丽莉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眼科 洛阳 471000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

宋丽莉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眼科 洛阳 47100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对80例(8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容积(ACV)、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度(ACA)的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优于术前,眼压水平明显低于术前,ACV、ACD水平高于术前,各点的ACA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患者视功能。

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致病因素为眼球局部的解剖结构改变,常合并老年性白内障[1]。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增厚、混浊,使房角狭窄和瞳孔阻滞加重,引起眼压升高。人工晶体植入和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等术式,术后易发生并发症,视力提高效果欠佳[2]。现选择2015-03—2016-04间我院收治的80例(8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86眼)患者,男48例(52眼)、女32例(34眼);年龄51~79岁,平均64.35岁。病程(3.28±2.14)a。

1.2 方法 (1)术前予以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角、视野、验光、超声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予以针对性的降眼压治疗(β-受体阻滞剂、高渗剂、缩瞳剂、碳酸酐酶抑制剂),使眼压<35 mm Hg(1 mm Hg=0.133 kPa)。(2)术前30 min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多美丽散瞳。0.4%的倍诺喜表面麻醉术眼。于2点位行1.5 mm侧切口缓慢放液降低眼压。11点位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填充后,对周围虹膜实施后压,将前房角钝性分离。用撕囊镊进行环形撕囊和水分离。超声乳化囊袋内的晶体核,并将残余晶状体皮质采用I/A注吸。将黏弹剂注入囊袋内后,对周围虹膜进行后压,并将前房角钝性分离。在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将囊袋和前房内的黏弹剂充分注吸后,水密切口。球结膜下注射2.5 mg地塞米松,包扎术眼。术后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容积(ACV)、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度(ACA)的变化。

2 结果

2.1 视力 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手术前、后视力对比[n(%)]

2.2 眼压、ACV、ACD 术后6个月患者眼压水平明显低于术前,ACV、ACD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眼压、ACV、ACD对比

2.3 ACA 术后6个月患者各点的ACA较术前明显加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手术前、后ACA对比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前房浅。前房角因其周围虹膜膨隆而被堵塞,使房水循环受到阻碍,进而导致眼压升高[3]。闭角型青光眼常合并白内障,其解剖结构存在前房浅、房角窄、眼轴短等特征。晶状体增厚、混浊会使其位置发生前移,导致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同时也是造成前房角关闭和瞳孔阻滞的重要原因。房角分离术能从房角部位分开虹膜周边前粘连,使小梁网功能恢复。文献报道[4],周边虹膜前粘连发生时间不足12个月的患者,经房角分离术治疗后80%患者视力均可明显改善。

我们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6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压、ACV、ACD、ACA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优势包括以下几点:(1)以<1 mm的人工晶状体替代患者原有的5.5 mm左右的晶状体,能减小晶状体所占空间,增加前房深度,使晶状体和瞳孔缘接触面后移,进而改善瞳孔阻滞。(2)术中将黏弹剂两次注入前房内,钝性分离前房角,并对房角采用高灌注压反复冲洗,能促进前房角开放。(3)超声乳化吸出术能破坏血-房水屏障,释放房水中的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等介质,可加快降解小梁网细胞外基质,促进房水排出,进而起到降眼压作用[5]。此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风险小等优势,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减轻患者病痛,且不会引发恶性青光眼、切口渗漏、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安全性较高[6]。

[1] 徐海军,徐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5):415-418.

[2] 戈严.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8):1236-1239.

[3] 赵树林,宋愈.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对比[J].医学综述,2016,22(9):1854-1856.

[4] 李景波,丁琪.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9):676-679.

[5] 裴锦云,林羽,杨海燕.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J].天津医药,2016,44(7):906-909.

[6] 李乃洋,赵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2):290-292.

(收稿 2017-02-12)

R775.2

B

1077-8991(2017)05-0043-02

猜你喜欢

角型虹膜晶状体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基于轮廓匹配和多项式拟合的虹膜分割算法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车辆启动系统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