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S-TLIF与传统P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效果分析

2017-09-05王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单节融合术腰椎

王欢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骨一科 安阳 455000

MIS-TLIF与传统P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效果分析

王欢

河南安阳地区医院骨一科 安阳 455000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4例LSS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组,各47例。观察组行MIS-TLIF,对照组行传统PLIF。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2组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功能障碍(ODI)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VAS、ODI及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IS-TLIF治疗单节段LSS较传统PLIF创伤小,利于术后恢复及临床症状缓解,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造成腰、腿疼痛的重要病因,主要表现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臀部及大小腿无力及鞍区感觉异常等。手术是目前治疗LSS的主要方法。2013-07—2016-08间,我院对47例LSS患者行MIS-TLIF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07—2016-08间在我院就诊的94例LSS患者,均伴单或双侧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疼痛等。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节段病变。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多节段LSS、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或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男31例,女16例;年龄47~81岁,平均66.25岁。对照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46~82岁,平均65.7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行MIS-TLIF治疗:(1)气管插管全麻,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将棘突旁约2 cm处置入1 mm克氏针,对椎体上下关节突予以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固定满意,保留穿刺针。(2)以克氏针作中心,在棘突旁做一3 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腰背筋膜,明确多裂肌与最长肌位置。逐级扩张套管撑开间隙,置入Mast-Quadrant可扩张微创通道,经蛇形自由臂固定。(3)横、纵方向撑开后连接冷光源照明,于人字脊顶点进针,选择适当椎弓根钉进行固定。(4)保留单纯减压侧1/2关节突椎板,开窗实施神经根减压。将融合器植入侧上关节突内侧半,切断关节突峡部,充分暴露神经根与硬膜,行神经根探查减压。(5)沿神经根外侧将纤维环切开,处理终板软骨板、髓核,打压植入所咬出椎板及关节突骨质、人工骨,45 °置入填满骨粒的融合器。(6)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创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行传统PLIF手术:(1)全麻,俯卧位。后正中作长7 cm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剥离椎旁肌。(2)以观察组方法将椎弓根钉置入,全椎板减压,保留双侧1/2关节突。(3)行神经根减压,将椎间盘切除,处理软骨终板,将骨粒及融合器植入,安装连接棒。(4)放置引流管,缝合创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2)术后随访6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腿痛程度,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功能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功能障碍越明显。以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2组生活质量,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1]。

2 结果

2.1 2组手术及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小、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及术后一般情况比较

2.2 2组手术前后VAS及ODI评分比较 手术前,2组VAS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手术前后SF-36评分比较 手术前,2组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分)

表3 2组手术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LSS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影响[2]。传统PLIF及MIS-TLIF是目前治疗LSS的两种主要术式。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脊柱后方韧带在脊柱稳定、运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为腰椎最主要的主动稳定因素[3]。为达充分减压目的,传统PLIF术中需彻底自棘突及椎板上对椎旁肌进行剥离,以充分显露关节突,以此消除硬膜囊与神经根压迫。该术式虽减压效果良好,但后方韧带复合体彻底切除,使正常生理特征严重破坏,不仅对机体造成较大损伤,且硬膜失去有效保护,导致神经根及硬膜囊极易发生粘连。此外,剥离韧带复合体时易损害脊神经内支分支,椎旁肌部分失神经支配,加重肌肉损伤。椎旁肌可于PLIF术后发生更明显萎缩,且PLIF术后椎管内易产生大量瘢痕,易引起腰椎再次狭窄而发生腰腿痛[4]。近年来随微创外科理念不断普及,MIS-T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逐渐在临床开展。该术式延续了传统手术操作特点,在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进行手术,可使责任椎椎板与关节突得以最大程度显露,同时又能有效保护胸腰背筋膜、棘突-棘间-棘上韧带、椎旁肌,可有效避免因神经损伤、肌肉广泛剥离等致使的肌肉萎缩,疗效更为显著。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和腰腿痛、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MIS-TLIF在达到充分减压、融合、固定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护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进而有效保持了脊柱正常生物力学特点。相比于传统PLIF,更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此外,为精准减压、提高疗效,MIS-TLIF术前应充分研究影像学资料,以明确责任间隙、病变部位及程度,尽量缩小手术显露及切除范围,减少手术并发症。

[1] 雷燕,司誉豪.护理干预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康复积极性及生活质量评价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14):1638-640.

[2] 丁国强.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0):5862-5863.

[3] 陈博来,林涌鹏,许鸿智.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与坚强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对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4):553-555.

[4] 杨明轩,王栓科,陈秀锦,等.两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3):1176-1181.

(收稿 2017-02-11)

R681.5

B

1077-8991(2017)05-0024-03

猜你喜欢

单节融合术腰椎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Peek-Prevail融合器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