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体育”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7-09-04陈顺太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7年8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课间阳光

陈顺太

不断改善的校园物质条件为体育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则是阳光体育的灵魂。不同文化表现直接作用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以强健学生体魄、磨炼学生精神、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为目的,这也是学校“阳光运动”的灵魂。在“阳光体育”的视域下,要延伸体育运动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用“阳光体育”的种子,不断完善素质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一、因时调整大课间项目,构建亮丽“风景线”

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一种新型课间操活动形式。学校应当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快乐运动。学校根据季节的不同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内容,每个季节的活动中又分成共性的内容和个性的内容。共性的内容为全校学生共同完成,个性的内容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设定活动内容。

如,五年级大课间活动项目。

春季方案:以民族傳统项目为主,器材为竹竿。共性部分的内容为做武术操旭日东升和放松操,个性部分的内容为竹竿舞。

夏季方案:以绳梯为训练的主要手段。共性部分的内容为做戏曲广播操(4和数字放松操,其中个性部分的内容为一系列的绳梯训练,如,单脚跳、并脚跳、双脚交替、小步跑、高抬腿跑、开合跳、侧向跑等,每个动作两组。先易后难,每两周增加一个新的动作,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秋季方案:个性部分的内容为花样跳绳,周一、周三、周五以长绳为主的游戏:追逐跳、10人2分钟集体跳比赛、5分钟绕8字跳等,周二、周四以短绳:30秒内单飞70个、30秒双飞、1分钟两人合作跳(并排、一前一后、一人摇一人跳、两个反向等合作跳)、3分钟双脚交替跳、1分钟反向单飞跳、跳绳障碍接力。

冬季方案:以跑步为主展开一系列的锻炼。周一绕障碍循环跑,周二校园迷你马拉松,周三为50米×8往返跑,周四周五是校园冬奥会,包括现代冬季两项、冰球、越野滑雪、超级大回转、单板U形池造型大战、北欧两项等。

我校采用集中活动与分组活动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广播操、戏剧操采用集中的练习形式;球类活动、趣味运动活动项目采用分组分项进行练习。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划分运动区域,达到各班级之间、各项目之间互不干扰。班级实施分组轮换,严格遵守就近原则、互换自然、紧凑,保证学生的大课间运动时间,促进学生练习功效。引入大课间应急机制,确保常态化开展。

学校建立大课间活动应急机制,以便于保障大课间活动常态化开展。如,遇上雨雪雾霾等天气,我们采取室内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风雨场、乒乓球馆、礼堂舞台、连廊通道进行活动。活动内容以原地纵跳、原地高抬腿、仰卧起坐为主,留在教室的班级做眼保健操和手语操。

二、整合体育活动项目,培养学生“健康体魄”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体育节,体育节设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例如,趣味竞走、篮球对抗赛、体能达标测试等,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95%以上,体育节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节日”。

学校在全校开设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社团活动,有专门指导教师、专门活动场地,定时间、定内容。社团有:篮球联盟、排球乐园、奔跑吧少年、活力足球、风火轮轮滑社团、“羽”众不同、弈博棋社、快乐啦啦操等众多社团满足了学生需求,做到了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活动。社团延展了“阳光体育”的时间,拓宽了“阳光体育”的领域。

学校广泛组织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竞赛和各种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以此来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每年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所选择的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地进行运动,因为这样才能够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乐在其中,轻松愉快地自觉进行锻炼。学校要及时举办春季球类运动会和秋季田径运动会,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校园体育氛围,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释放青春与朝气,感受体育的永恒与魅力,体会体育的美丽与快乐。

三、夯实体育课教学,凸显校本特色

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实施校本课程内容,有利于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选择开展阳光体育项目上,学校尽量结合学校的“灿烂”文化和学校特色开展实效的体育活动,体现本校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特色。学校专门成立了相关课题组,研发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分为愉悦集结、开心律动、阳光成长、舞动飞扬、炫彩民风、活力校园六个单元。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在欢快的音乐节奏中,学生载歌载舞,欢歌笑语充满了整个校园。全校师生同台表演,展现出双语小学师生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班级特色活动以民族特色活动为基础,形式多样。六年级花样跳绳、竹竿舞;五年级花式篮球;四年级武术操、踢毽子;三年级呼啦圈;二年级皮筋踏浪;一年级沙包游戏。文化氛围浓厚,学生情趣高涨。各项活动符合学生体育锻炼规范,活动量达到有关要求。

学校设置的选修内容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一年级:飞盘;二年级:儿童保龄球;三年级:气排球;四年级:橄榄球;五年级:软式棒垒球;六年级:三门球。学校又设置了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校园迷你马拉松、亲子露营、校园定向越、校园吉尼斯。

选择性采用适合本校开发和发展的项目是彰显学校品牌的重要举措。我校体育校本教材主要内容是乒乓球和围棋、篮球。为展现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特色,在组织大课间活动时,把乒乓球特征融入大课间活动之中。

四、营造体育运动氛围,实现人人参与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学校高度重视大课间运动文化的宣传,努力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校报、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地传播健康运动理念。在校园各个运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体育文化宣传标语,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阳光体育活动,利用宣传和活动积极组织、引导,实现了家长由疑惑——理解——支持——参与的过程转变,阳光体育“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先进理念和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进步,家长对孩子更放心,对学校更有信心,学校的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日益提升。新闻媒体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我校在县城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挖掘符合我校的体育活动内容,拓宽活动宣传的途径。舆论宣传氛围需要靠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学校大力宣传,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搞好校园体育活动。夏季每年举行的“六一”儿童节,规模可以逐渐扩大,艺术活动结束,可适当添加体育活动,如,跳大绳,亲子游戏等,家长亲自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更有利于活动的宣传。

阳光体育可以催生七彩校园,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学校阳光体育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成功,真正做到全校学生能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地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真正落实每天l小时体育锻炼。我校通过阳光体育的开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阳光体育”下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课间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走在阳光路上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