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道路清障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7-09-03郑舒

专用汽车 2017年8期
关键词:清障底盘道路

本刊记者 郑舒

专题·清障车

我国道路清障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刊记者 郑舒

在所有的专用车种类中,清障车是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车型之一。近些年有关清障车的电影和游戏也层出不群,赛车总动员之道路清障车、变形金刚电影版里的扫雷清障车很是拉风。清障车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和疏通的第一线,因此即使普通的民众第一次接触也是很有好感。

相比其他专用车,清障车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它起源于美国,早在1916年就生产了世界上第一辆清障车,这也是道路清障车发展的开端。清障车主要用于排除道路障碍、清理事故车辆、整理城市环境、给驾驶员提供帮助和救援服务。其应用范围较广,大部分应用于公路、高速公路、城市建设和机场。在我国,清障车发展史更短,与发达国家相比整整延后70多年。近些年随着粤海、常州中奇等一批清障车公司的努力,清障车产品研发速度逐渐加快,涉水清障车、皮卡清障车等一大批新品的问世,清障救援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清障车起步晚

道路清障车最早应用于公路交通非常发达的美国早在1916年即生产出世界第一辆道路清障车。当时这种清障车结构比较简单由发动机驱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卷扬机构并用拉杆支撑将故障车一端吊起拖离现场,采用自制底盘功能也较单一,这是道路清障车发展的第一阶段。道路清障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引入为标志的。20世纪70年代第一批全液压系统的道路清障车出现并涌现出一批著名的道路清障车生产企业,如美国的Century、LLENGER、JERR一DAN、,WRECKER,奥地利的EMPL,日本的TOKYU,加拿大的NRC等。

我国的清障车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用于事故车辆的处理,当时社会需求量较少,仅有北京起重机厂、沈阳交通机械厂和上海化工机械厂等三家企业生产,年产量几十辆。清障车结构以拖吊一体型居多。进入90年代中期,广东粤海、常州中奇、沈阳北方三家异军突起,以清障车为主业形成了南北中的产业布局,底盘种类增多,吨位从3t到10t不等,产品涵盖道路交通事故、故障车辆救援等。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进程的加快,进入2000年后,清障车需求进入到爆发期。一是车辆救援市场开始走向社会化,出现了一批社会救援企业,以上海安畅为代表的救援公司,逐渐走向专业化和全国化。二是产品种类增多,根据救援形势的发展,产品更新速度逐渐加快,以粤海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化清障车生产企业,每年推陈出新,极大地促进了清障车的技术进步。

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产清障车企业60家,产量在个位数的有27家,产品系列从2轮的摩托型到5轴总质量60t全系列底盘改装的清障车,产量9741辆,其中平板型清障车占据一半的份额。

在近20年里,我国清障车行业经历了引进整车、吸收仿制到自主研发清障车的过程。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国内清障车的产品设计技术、制造工艺也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形成了清障车多功能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产品技术特点和专用机构运用新型材料、产品模块化设计、专用设备的应用等制造工艺技术特点。

行业发展面临三种困境

清障车尽管专业化程度较高,但是生产门槛较低、研发投入资金不高,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较早进入该行业的前三家清障车公司,只有广东粤海一家仍然以清障车为主业,其他要么延伸产品种类,要么已经破产。

目前,行业发展正面临三种困境。

一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明显。由于相比其他专用车产品,清障车需求量较大、投入不高,企业竞争白热化。绝大多数企业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平板清障车,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价格战尤为激烈。甚至有不少企业倒卖合格证,使用回收钢材,刻意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研发动力不足。我国在自主研发上的主要形式还是依靠模仿国外的产品来实现的,真正自主研发的产品种类较少,很多企业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生产效率低,产量少。同时,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在研发这一块投入的资金较少,大部分还是采用原始的手工作坊技术,导致产品质量较低、功能较少、性能较差,只有少数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采用较为先进的等离子、激光技术,以此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由于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研发资金,高薪挖走企业技术骨干、抄袭同行产品,导致企业研发积极性普遍不高。

三是缺乏专业化底盘。清障车在拖车作业时,受力方式是杠杆原理。由于清障车作业的特殊性希望有专用底盘,但我国清障车现在所用的底盘大多是货车二类底盘,其在整车布置、结构布局、受力方式上存在很多不合理、不适应之处,如货车大的纵梁上承受的是均布载荷,前、后轴载荷均是向下的力,而清障车在纵梁上有几处承受的是集中载荷,作业时前轴减压、后轴增压,受力方式不同。此外由于现在很多地方限高,清障车在背车后高度有一定限制,需要降低底盘高度,以便通行。

五种发展趋势

在欧美发达国家,清障车的研发和技术方面都非常成熟,其主要结构技术的创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少,国外清障车的主要发展趋势逐步向人性化设计和人性化服务方面延伸,正呈现出以下五种发展趋势,值得我国专用车企业借鉴:

一是车身轻量化。随着全球石油资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大,油价也在不断上涨,清障车的使用成本随之提高。有资料显示:轿车的车身自质量每减轻100kg,其100km油耗将减少0.1 L。假如清障车的油耗也可以按此计算,那么自质量为3 t的清障车,如果能减轻自质量10%,即0.3t,那么其100 km就可以减少油耗0.3L;而自质量为54 t的重型清障车,如果能减轻自质量10%,即5.4t,么其100 km就可以减少油耗5.4L。一辆车从用户投入使用到报废,要使用几十年,行驶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米,那么累计计算下去将是个巨大的数据。

车身的轻量化可以从设计入手,一是优化车身结构,国外中型清障车的吊臂和托臂普遍采用900Mpa级以上的高强度板,而国内普遍采用500~600Mpa。二是采用高强度钢材或是应用新型材料。对于这方面,国外公司已开始有所行动。目前平板清障车采用铝合金型材、工具箱采用铝合金型材加普通铝板是国外清障车的发展趋势。

二是生产自动化。目前国内清障车生产企业的产能大都比较低,产品个性化比较强,底盘也多种多样,而且大部分使用的还不是清障车专用底盘。这几方面原因造成了清障车生产大部分还是人工生产,极少使用自动化设备如机械手等,并且还没有实现流水线生产作业,从一个工序转到下一个工序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每一个工序产品的生产和装配效率也很低。与轿车或商用车生产企业相比,清障车生产企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随着清障车使用量的增大、生产企业竞争的加剧、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清障车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底盘专用化程度的提高,清障车生产过程自动化会越来越得到普及。世界最大的清障车生产企业——美国米勒公司为例,清障车吊臂、托臂和副梁等现在基本上采用机器人自动焊接、焊缝外观质量美观。

三是使用过程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品产量的提高,使用自动化技术在焊接方面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效率高,焊接的质量和外观相较于人工焊接可靠性更好。国内生产的道路清障车,目前还仅停留在能完成清障任务的阶段,而对于清障过程的监控和记录,预防事故发生,清障车发生故障后的系统自动检测诊断等却没有实现。这样,一旦清障过程中出现事故,原因很难界定,这往往引起清障车使用者和生产者互相推卸责任,一方说清障车质量有问题,另一方说使用者操作不当或超载使用等。如果安装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力矩限制器和记录仪,强制清障车吊臂或托臂最大起吊(托)能力,避免因用户擅自调整清障车液压系统压力,因人为超载而引发清障事故,并将清障过程中各个部件的受力情况和操作情况记录下来,给维修保养和事故责任认定提供参考。

另外,目前清障车的故障诊断主要依靠广大售后服务人员去完成,售后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业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辆清障车的维修效果和效率。而且,一旦一个地区的清障车数量较多,某一时期突然出现故障较多,则售后服务人员往往疲于奔命,还不一定能让用户满意。如果清障车上安装一套智能化故障诊断系统,则用户自已就能轻松解决一部分清障车的故障,至少可以预先准确告知售后服务人员故障的出处和性质,让售后服务人员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备齐所需的配件和工具,以提高解决故障的效率。

四是配置精细化。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在机械化管理环节日显薄弱,加强高速公路在机械管理方面的投资力度,以提高清障车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功能上的优化。结合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与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清障车,有针对性地实施高速公路清障工作。例如,近年来出现的豪华旅游大客车,其前悬有2m长,最小离地间隙只有180mm,一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用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清障车根本不能将它拖离事故现场。为此,必须开发超薄超长拖臂型清障车,才能将它拖离事故现场。又如,目前清障车上配置的绞盘,其负载和空载时的收放绳速度是一样的(目前中国市场上也只有收放绳速度一样的绞盘),对于负载收放绳速度,由于是在负载情况下使用,为保证安全,此速度很适合;但有些客户提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希望绞盘空载时收放绳的速度能提高1~2倍,因此,开发空载和负载时收放绳速度不一样的双速液压绞盘就被提上了工作日程。随着社会车辆的发展和用户要求的提高,清障车的设计也要求越来越精细化。

五是操作专业化。清障车的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操作失误,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则会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高速公路这样特殊的交通环境下,科学合理地操作清障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每一个操作人员都熟悉并了解清障车的专业知识,操作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还要对清障车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确保培训结束后,能够将所学操作技能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实际清障工作中。

随着近年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高速公路发生事故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发展清障车技术是我国道路清障的必然趋势。因此,提高清障车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是未来发展所追求的。

猜你喜欢

清障底盘道路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纯电动汽车续航测试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高压电力巡检障碍清除策略研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高中信息技术“清障”式探究教学初探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漫谈底盘防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