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欧美清障车的百年历史与文化

2017-09-03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李忠生

专用汽车 2017年8期
关键词:清障托架欧美

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 李忠生

简述欧美清障车的百年历史与文化

广东粤海汽车有限公司 李忠生

图1 乐于助人的板牙在帮助生病的朋友

喜欢观看欧美大片和动漫的人们,便会不难发现影片中的清障车总是以拯救灾难、匡扶正义的形象出现,浑身充满着正能量。而国内的清障车却总被某些人视为“天价拖车费”事件中的罪魁祸首,被沦为某些人的敛财工具。同样是清障车,干同样的活,为什么中美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纵观美国及欧洲清障车技术的百年发展史,宛如一部传奇、竞技、激战、充满正能量的经典励志剧。百年的发展和沉淀,在欧美大地已形成了独特的清障车文化,清障车不再仅是一辆汽车,一台作业工具,而是一个充满正义、热情、乐观向上、乐于助人、在危险灾难中总能见其身影的“汽车人”。如同电影《赛车总动员》中的板牙,热情,乐观,总是乐于助人(如图1)。板牙虽为动画片里的一个小人物,但从中可以看出清障车在欧美的普通百姓心中最为真实的正义形象,一种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价值观。这或许便是清障车在中美百姓心中的差别之处吧。

2016年9月8~10日美国清障车行业协会在田纳西州隆重纪念了清障车的百年诞辰(如图2)。在此次活动中,共展示了100辆不同时期的清障车,通过这些具有各个时代烙印的百辆清障车,再现了美国清障车的百年发展历程。结合纪念清障车90周年华诞竖立的雕塑(如图3),美国纪念清障车的百年诞辰就是要宣扬、传递清障车是用来拯救灾难和保护身受困境的人们,而从事清障行业的人就是正义、英雄的化身。

欧美清障车的百年历史

欧美清障车历经百年,从无到有,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到现在的品种繁多、功能齐全;清障作业方式也从单一的吊拖,发展到现在的托牵、背载、起重等多种清障、拯救方式;生产厂家也从一两家到多如繁星,再经市场淘汰留下数十家;其间的传奇故事足可以写上好几本书。现在笔者仅从清障车的诞生和清障车中十分重要的关键部件——托举机构的演变,来简述欧美清障车的百年历史。

1.世界上第一辆清障车由美国人发明

1915年的某日,美国人欧内斯特·霍姆斯折腾了8个小时、费尽周折和力气,总算成功地帮助朋友打捞出一辆掉落到河里的汽车。之后,欧内斯特·霍姆斯历经几次尝试、试验,终于在1916年设计出一辆配装了一套四方型的桅杆架和一套手动绞拉的绳索机构的清障车(如图4)。因此,欧内斯特·霍姆斯被公认为世界上首辆清障车的发明人,而这车也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辆清障车[1]。1916年则被公认为清障车的诞生之年。

早期的清障车(如图5)在拖车作业时,以支撑架为支点,手动绞拉的绳索机构将事故车的一端吊起,然后拖走。这与现在配装了吊臂、托臂、绞盘、平板等多种清障装置的清障车相对比,无论是结构还是作业方式,都相差甚远。那么在这百年的变迁之中,欧美的清障车又经历了哪些方面的技术革新呢?

图2 清障车百年诞辰徵标

图3 90华诞的雕塑

图4 世界上首台清障车

图5 1930年代的清障吊拖作业方式

图6 680型清障车

图7 人力叉式工具

图8 485型清障车

2.北美和欧洲间清障车技术的百年竞技

从清障车诞生到二战之后,北美清障车厂家始终在引领世界清障车技术的发展。北美厂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欧内斯特·霍姆斯1918年组建的以“Homles”为商标的清障车厂,于1919年开始生产第一辆清障车,命名为680型,售价为680美元(如图6)[1]。此次百年纪念华诞所发行的文化衫就印有这款680型清障车,足以说明这款车型的历史意义。然而在它面世之后不久,另有一家Auto Ambulance公司生产出了一种人力叉式清障工具(如图7),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颇受汽修个体户的喜欢。对此,Holmes经过优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推出了售价仅为485美元的485型清障车(如图8)。从图4和图6、图8对比中可知,680型与首辆清障车在结构上基本相同,但485型两侧的桅杆在尾端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立体三角形,比680型两桅杆通过横杆连接的方式更稳定,且还节省材料。车尾设有两根铰接在车尾的定位杆,可以在吊拖时将事故车辆与清障车连接好,以防吊拖中事故车前后晃动。

接着在1920年代,Holmes又开发出结构更为紧凑、简单,而功能齐备的110型清障车,售价为110美元。该产品一经推向市场,立即备受用户青睐,当时最高产量曾达到30~50辆/月。在2016年的清障车百年纪念徵标上就印有这款110型清障车(如图2),足见这款车的历史意义。

在1939年,根据用户反馈的意见,Holmes又开发出支撑可侧向摆动牵引作业的515型清障车,取名为“ROAD KING”(如图9)。该车可摆动侧向牵引作业,扩大了作业功能,能安全快捷地清障拯救跌落到路沟里的事故车辆,并且车尾还配备了一个专用托具,一端被支撑架的绳索吊住,另一端伸入事故车辆底部与之连接在一起。现在行业内普遍认为这款车型,既是现代旋转吊型清障车的雏形,也是现代清障车中托臂机构的雏形。

然而到了1940年代正值二战期间,Holmes接到了美国政府的特殊订单,要求动力大、越野能力强、清障能力大,能在战场上清障军车和部队设备。于是Holmes研发了名为W-45型清障车(如图10)。该车被法国军队称为神奇的机器,托车能力可达15t,能有效、及时解决军车及战备的清障救援通行等问题。该车型直到1969年才停产,共生产了7000余辆。由于该车在二战时期作出过特殊贡献,现在被陈列在美国清障车博物馆,被当作镇馆之一的车型来展示和隆重介绍。

二战结束后,欧美的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发展迅速。车型也越来越高档,原先采用吊拖事故车行驶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安全、快捷的作业需求了。于是Holmes在原515型清障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原来能伸入事故车底部的拖架,一端与清障车尾端铰接,铰接处设有吊环,以便绞拉绳索能起吊拖架;拖架可以伸缩到事故车辆底部,并在末端设有拆装的Y型叉座,以便能快捷叉住、叉起事故车底部的横梁等。这款车型被命名为540型(如图11)。现在欧美清障车行业内人士普遍公认540型清障车的托架是现代清障车中托举机构的始祖。

几乎是与此同时,美国的同行也迅速推出了针对Holmes公司540型托架的竞品,如National Steel公司生产了一款A型托架。它由两根杆组成,一端铰接在清障车尾,另一端连接在一根横杆上,横杆上再安装两块胶皮带。当A型托架伸入事故车辆底部时,横杆与事故车辆的横梁、大梁通过链(绳)索连接,胶皮带伸向外托住事故车辆的前端,从而有效保护了事故车辆的前端(如图12)。

图9 515型清障车

图10 二战时期的W-45型清障车

图11 540型清障车的作业图

图12 A型托架

图13 Vulcan公司的第一辆清障车

图14 Century公司的首辆液压清障车

图15 托架可折叠

图16 U型叉上具有多组档位

图17 欧洲第一届AVRO清障车展

图18 日益完善的全液压式清障车

由那时起,直至1970年代,北美的清障车基本上再也没有推出划时代的代表性产品,仅停留在对已有产品进行细小、局部的改进上,这从1969年Vulcan公司生产的第一台清障车便可看出(如图13)。这辆能代表当时最新技术的清障车只是将原先的桅杆式吊架改成了方形臂体的结构,但其拖移车辆的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吊拖方式。而在1970年代初,欧内斯特·霍姆斯的孙子创办了一家名叫Century的清障车厂,抛弃了祖传的机械式清障车,率先在北美生产出第一辆液压式清障车(如图14)。该车配装了液压升降、伸缩的吊臂,在吊臂的前端配装了两个液压绞盘。车身外观与传统的清障车也大不一样,车厢上还配装了辅助轮机构。单纯从吊臂、车身来看,该车已经与现代清障车基本上相差无几。但是,车尾却未见有现代清障车的液压托举机构,其配置的还是传统的A型托架。从当时新入行的这两家清障车厂各自生产的代表当时最新技术的清障车来看,便可说明当时的美国清障车行业,均认为“吊拖”的作业方式已是当下最先进的技术,不用再改进创新了。

如果说二战结束前,一直都是北美清障车厂家在唱独角戏,引领着世界清障车技术的发展,那么在二战结束后,欧洲的多家清障车厂家后发制人,勇于创新研制出安全、快捷作业的新产品,从而成为当时世界清障车行业的后起新秀。其中,较有名气的是英国的Wreckers International公司,在托臂创新方面走到了美国同行的前列。Wreckers International创新设计出一种名为QUICKLOAD型托架(如图15~16)。该托架由两个铰接的7字托架构成,一端固定在后轮处的车架上。这比将托架固定在车尾端的540型要好,增大了力臂而减轻了吊臂的支撑力;伸入事故车辆底部的托架还可以竖立折叠,缩短了整车长度,使整车转弯半径减小;托架尾端设计了两个U型叉,可将事故车辆的轮胎叉住,在U型叉上又设计了多组档位,以便适合抱住不同的事故车辆轮胎。但它与540型托架一样,托架的提升还得依靠吊臂上的绳索进行绞拉升降。

图19 Century的垂臂后顶式

这款QUICKLOAD型托架确实比540型托架先进许多,其设计理念与现在的清障车十分相同,具有提升、折叠、抱胎等动作;抛弃了传统的链索捆绑事故车辆底部的硬连接,从而开启了抱胎的作业方式。这是清障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创新。

到了1970年代末,当北美的清障车厂家还仅在对清障车的吊臂尝试采用液压技术,且托举机构仍然停留在A型托架等机械式之时,欧洲多个厂家却在开始生产液压式托举机构了。英国的Wreckers International公司率先在“QUICKLOAD”托架上将吊臂与托臂做成一个联动式,托臂的升降提升依靠吊臂的两根升降油缸的伸缩加以实现。托臂与吊臂的垂臂间设有铰接销,托臂可以通过嵌入在垂臂内的折叠油缸的伸缩而进行折叠、放下;托臂未端设有托叉来叉起事故车辆的横梁,也可换装U型抱胎机构来抱事故车辆的轮胎。图17是1980年欧洲历史上举办的第一届AVRO清障车展,从中可看出展示的清障车中有全机械式清障车,也有吊臂液压式但托臂却为机械式,更有吊臂和托臂全为液压式的清障车。图18便是Wreckers International公司在1982年推出的很成熟的“BULLDOG INTERSTATER”全液压式清障车。

图20 Vulcan的双铰点式

图21 NRC的导轨提升式

图22 Zacklift的连杆提升式

图23 Boniface最长最薄托臂

图24 Jerr-Dan四节托臂

图25 NRC的四节臂托臂在作业

图26 清障车上的智能操作系统

图27 Jerr-Dan新材料车身的清障车

图28 两种不同底盘的清障车作业对比

图29 1930年代欧洲带清障设备的消防车

图30 世界上唯一的以清障车为主题的邮票

至此,欧洲清障车的托举机构技术已反超了北美。据Miller集团的产品刊物《On Call 24/7》2006年第4期在纪念清障车90周年华诞时的介绍,在1981年北美举办的第一届佛罗里达清障车展会上,欧洲几家清障车厂携带了液压式托臂清障车、U型叉轮胎机构等产品前来参展,引起了北美清障车厂家和用户的震惊和怀疑。震惊的是清障车技术一直落后于北美的欧洲厂家竟然开始创新研发出与北美大不相同的产品,几乎抛弃了北美传统的吊拖清障拖移的作业方式;怀疑的是欧洲的这几款产品真的安全、快捷吗?

经过这届展会的表演和实际作业后,北美的厂家和用户都很喜欢、认可液压式托举机构和抱胎的作业方式。所以,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北美厂家开始奋起直追,研发创新出具有自己技术特点的液压式托举机构,如Century的垂臂后顶式联体清障车,吊臂与托臂间的垂臂可摆动;Vulcan的双铰点联体清障车,垂臂与托臂间增加了一个三角联动臂形成两个铰点;NRC的导轨提升式联体清障车,托臂提升臂挂钩在吊臂下,依靠吊臂的伸缩,沿着固定导轨来垂直升降;Zacklift的连杆提升式清障车,托臂的升降、折叠均由设在提升臂内的油缸和连杆的联动机构来完成(如图19~22)。这些液压式托举机构,均有升降、伸缩、折叠等功能,但在升降、折叠的结构方式上,却不尽相同,各有自己的技术创新和优势。且其功能、性能上均比欧洲1980年代初生产的液压式托臂要先进得多。至此,北美清障车技术终于又回归到了世界领先地位。

在进入到1990年代中期,随着豪华大巴的普及,欧洲清障车厂家再次发力领先于北美的厂家。如英国的Boniface等厂家先后开发出当时世界上最长、最薄的托臂,命名为MK6型。托臂全伸出长度可达4.34m,共三节臂,有二节可伸缩。全伸出托举能力达9t,而截面的最大高度却不足180mm(如图23)。

在1990年代后期,不甘示弱的Jerr-Dan公司和NRC等北美厂家,先后开发出四节臂,其中有三节可伸缩,托臂长度长达4.6m,全伸出能力达8t,托臂最大截面高度为200~220mm(如图24~25)。

北美和欧洲清障车厂家从二战后期到1990年代末,尽管在清障车托举机构的技术上有过多次的交手回合,但却在技术上各自不断创新引领着行业发展。这种良性的竞争,推动的不仅是清障车中托举机构一个部件的发展,也是清障车整车技术的发展,更是将传统的“吊拖”清障作业方式提升到更为安全、快捷的“抱胎、叉梁”等作业方式上。

从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北美清障车厂家已将研发的重点转向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操作智能化、新型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如Century在旋转吊清障车上配装了可视频、数据分析的安全控制操作系统(图26);Jerr-Dan公司和NRC公司,先后开发出复合材料的车身(如图27)。而欧洲的清障车厂家,在这近20年里同样不甘寂寞,除了对已有产品进行精益求精的改进外,在轻型清障车专用底盘方面也进行了重大的创新(如图28)。在驾驶室背后将整个底盘分成两段,前后两段铰接,可作折叠动作。底盘可折叠的平板型清障车能缩短作业场地,同时平板不用滑动就可以与地面形成安全的作业角度,降低了上装的制作成本,也无须再操作滑动平板的动作,减少了在道路上的作业时间,提高了清障效率。

图31 一家老小参加清障车展

图32 轮番培训小孩子

图33 1930年代清障车的户外广告

欧美独特的百年清障车文化

欧美清障车经历百年的发展,清障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就如同消防车那样,救人于危难中、战无不胜、无所不能,是正义之车。百年的发展,清障车已深深浸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的欧美清障车特色文化。

1.正义的化身

在一些欧美的灾难片中,常能看到清障车在危急关头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或作为重要设备来使用。每每在灾难事故面前,人们想到的是不仅有消防车,还有清障车。早在1930年代,欧洲就开始将消防设备与清障设备整合在同一辆车上(如图29)。在美国清障车博物馆门前就有这样的一个雕塑(如图3),讲述的是一个清障人员正在从坠崖落水的事故车辆中拯救出一对父子。事实上,在欧美从事清障救援的工作者,从事的是一项很受人尊敬的职业。

2.拥有广泛的认知度和资深车迷

欧美的清障车是众多专用车中诞生较早的车型之一,所以人们对清障车的认知度较高。有很多清障车从业人员,其祖孙几代人均从事过清障车的相关工作。很多清障救援企业,都是经营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笔者曾遇到一个超级清障车迷的欧美用户,他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最喜欢的玩具是家里的几辆清障车,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父亲教他开清障车和讲述清障救援的故事,所以他对清障车有种与生俱来的感情。有次他来中国洽谈业务时,正好遇见国内的清障车操作人员正在拯救、清障事故车辆,他立马驻足观看。当他发现操作人员的清障方法不安全、不合理时,他当即上前阻止,忘记了自己身在中国,操作人员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最后在翻译的帮助下,他现场给操作人员讲解了正确的清障方法。

1987年,美国发行了世界上唯一的以清障车为主题的邮票一枚(如图30)。背景是一款1920年代的清障车。这足以说明在北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清障车已经是人们喜爱、熟识的专用车辆。

3.丰富多彩的清障车展

1980年在英国举办了欧洲第一届专业清障车展,以后是每两年一届。而在美国,最早的专业清障车展是在1981年举办的佛罗里达清障车展,以后是一年一届。事实上在北美的每个季度,在不同的州都会有清障车展。组织者通常是依附某个酒店或会场的停车场、展览馆等场地来举办;场地有室内或室外,但展会是全开放的,各厂家、经销商、配套商、甚至与清障车相关的文化商(如文化衫、车模等)等商家均可前来参展;且因为免门票观展,所以吸引着众多的行业外的车迷、媒体等前来观展。展会期间,各厂家可以举行产品发布会、车辆实操表演等活动。有些厂家还搞抽奖活动,幸运的话更可抽到参展商品,包括特等奖为清障车这样的奖品。这个活动可为厂家带来众多的关注,厂家也很愿意通过这种专业展会,与用户、同行相互间面对面交流。

笔者在美国参加清障车展时,总能看到一家老小身着印有清障救援广告的文化衫,前来参观、欣赏各种各样清障车的家庭观众(如图31)。有些厂家还会跟小朋友互动,手把手地教小朋友操作清障车(如图32)。

4.完善的培训机制

欧美的清障车从业人员有多种渠道和方式参加培训。主要有:入职培训、业务提升培训、生产厂家对产品使用者的培训、清障车或其他车辆协会举办的行业培训、以及欧美几个著名厂家每年都会在各地举办的清障案例培训,如Miller和Jerr-Dan等公司举办的移动式培训学校。

美国还有一家介于生产厂家和用人单位的第三方(非官方)专业培训清障车运用的公司——WRECKMASTER公司。它成立于1991年,在美国许多城市都设有培训点,深受厂家、用人单位和清障车从业人员的欢迎。它将清障车培训课程分为13个等级。其中入门级仅培训清障车方面的理论知识:认识清障车及其用途;清障作业的流程,以及与清障有关的服务、保险等关联业务知识等,但不培训实操。培训时间为1天,收费295美元。培训结束后颁发该培训公司自制的级别证书。从1级开始增加相应的实操训练,培训时间为2天,费用也加倍。依次类推至13级。因此,部分用人单位的员工入职培训就委托给该公司;也有部分新人先自费到该公司培训,以便能够更快地谋求薪水待遇不错的工作。

5.多种媒体传播清障车的各类信息

早在1920年代,清障车生产厂家就会印制产品广告,图文并茂的产品介绍方式一点儿也不落后于现在。早在1930年代就有户外的清障车广告(如图33)。

1977年世界上第一本清障车专业杂志出版面世。至今欧洲、北美、日本等已有近10种清障车的期刊杂志。这些杂志能及时快速地向人们介绍清障车厂家和清障救援单位、清障车的产品与技术、典型清障案例、安全操作、交通新闻,等等。不仅普及了人们对清障车的认识,而且从中也能了解到清障救援的程序、收费、服务等。

从2001年开始,欧美有多个清障车论坛开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用户、经销商等众多清障车网虫在论坛上“留言吐槽”。

2011年世界上第一个清障车互联网视频多媒体频道上线,通过视频进行全方位地介绍清障车及每日正在发生的与清障车相关的新闻。

6.世界上第一家清障车博物馆

1995年9月,世界上第一家清障车博物馆在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开馆。博物馆主要展示了著名厂家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清障车型,并以产品技术的发展为主线来介绍欧美清障车的发展历程。

博物馆设有一个为欧美清障车行业作出了特别贡献的名人堂,对他们进行立像传记。第一批入选名人堂的是从7个国家中遴选出的27人,其中就有清障车的创造人欧内斯特·霍姆斯及儿子。

博物馆门前雕塑的背后还设立了一面纪念墙,墙上刻有为清障车事业殉职人员的名字。同时还成立了一个抚恤基金会,对在清障作业中负伤的人员、殉职者的遗属进行扶助。纪念墙和抚恤基金会都是由Miller集团发起的。

7.组织良好的清障车行业协会

欧美各地均有许多清障车救援协会,网点遍布每个角落。协会给会员提供培训、服务管理、法律等专业服务。协会时常组织活动,以便会员进行技术交流,提高清障水平。协会还负责监督会员的清障服务状态,从而能有效防止天价拖车费的发生。协会还会互通清障救援的信息,以便能就近实施清障救援。

1960年,密歇根州清障救援协会(简称MTA)成立,它是由1940年成立的美国船舶打捞协会下设立的卡车清障救援协会。MAT由120多家专业清障救援公司组成,协会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开会处理协会的事物。

1979年,美国清障救援协会(简称TRAA)成立。目前美国本土有超过3500家清障救援单位参加了该协会。该协会还吸纳了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国家的清障救援单位。该协会为公益性组织,日常工作由理事会负责管理。

8.高超的清障救援水平及良好的服务态度

清障车的本责就是拯救、清障、救援事故车辆,所以在欧美地区,道路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故、故障车辆,只能使用清障车来完成;能用清障车处理的,决不采用其他车辆;能用一辆清障车清障的,决不用第二辆;一辆清障车不能完成的,则第二辆、第三辆才会参与清障救援,但来的救援车辆也只能是清障车,而决不会让汽车起重机参与,生怕丢了清障车人的面子。图34是用四辆清障车共同参与的拯救。

图34 清障车“四兄弟同心协力”

结语

清障车虽历经百年,但与人类发展史相比却还显得很年轻,创新之路还很长,欧美间清障车的技术竞技仍在继续,而在前行的路上,已显现有中国清障车的身影了。中国清障车的发展虽然只有20来年,但是中国的清障车上装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返销清障车技术十分发达的北美和日本,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有了中国人的参与,清障车的下个百年将会成长得更健康、更安全、更智能;同时,也将会涌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清障车文化。

[1]李忠生.讲述世界上首家清障车厂的前世今缘[J].专用汽车.2016(02):78-81.

2017-06-06

猜你喜欢

清障托架欧美
高墩连续刚构桥0号块托架预压技术研究
从欧美到埃及,赏方尖碑
高压电力巡检障碍清除策略研究
锦江特大桥68+128+68m连续梁0#块托架设计研究
里约奥运最养眼的十大欧美美女
马烈光中医养生交流欧美行
基于有限元法副发动机托架轻量化设计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某造船厂屋面托架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清障”式探究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