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教育创新途径研究

2017-09-02谢文波

卷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创新

摘 要:工匠精神视阈下创新高职教育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在认识到培育工匠精神重要性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应创新途径,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培育具有匠人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切实有效的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教育;创新

当今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培育工匠精神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质量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高职教育需要创新途径和方法,让工匠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强烈的工匠意识和优秀的工匠品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习惯。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源远流长,如《诗经》中“如琢如磨”对骨器、象牙加工的阐述,《庄子》中“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对“精”与“诚”的描述等①。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祖师”鲁班、宋代纺织家黄道婆等都是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技艺和精神被后人所敬仰。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在早期,手工业制造者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现代企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使企业具有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一个国际和企业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因此,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它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追求,能够潜心于本专业领域内的研究;较好的专业操守和奉献精神,能够忠于和坚守自己的专业岗位;严谨与细致的工作精神,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卓越,不断改进和创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可见,工匠精神已被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引起高度重视。“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但同时又是职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工匠精神”理应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的灵魂,使其成为每一个职业教育受众所努力向往的一种职业精神境界②。

2 工匠精神视阈下创新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1、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德、日成为制造业强国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制造2025”需要有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来支持。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和大师们的全力參与及默默坚守。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能够位居世界首例,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持。“工匠精神”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内生动力③,我们必须积极转变对制造业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抓紧培育受教育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尤其需要重视并培育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2、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如新加坡等国家中有许多声誉及实力都不亚于综合性大学的职业学院,但在我国,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④,在各高职院校间,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职业教育处于社会人才培养的弱势这一现状亟待打破。高职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代表着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否通过自身的内涵建设和改革发展形成良好的办学模式和品质,决定了职业院校能否获得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从而改变职业教育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人能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⑤。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而学生心理品质、工作责任心等内隐胜任力更是企业异常看重的要素。而这些内隐的胜任力,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培育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等的工匠精神,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

3 工匠精神视阈下创新高职教育的途径

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相连。重振“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创新。在认识到培育工匠精神重要性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应创新途径、方法,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1、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以专业课学习为主。因此应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首先,专业教师应深入研究和分析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及内隐职业胜任力的要求,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培养方案中;其次,制定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并将其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时逐步渗透工匠精神;第三,以专业实训为手段,通过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践锤炼,让学生切身感悟并主动践行工匠精神。

2、培育具有匠人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师本身是否具有扎实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直接关系着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培育具有匠人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因此,首先可以通过校企互聘的方式,建立一支兼具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通过聘用企业兼职教师,并将其纳入师资培养计划,为其提供培养、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企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鼓励并要求学校教师参与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其实践教学的技能。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通力协作,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其次,充分发挥文化课教师在工匠培育中的作用,通过文化课的课堂教学及相关职业精神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主动塑造工匠精神的意识。

3、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在实习中耳濡目染企业师傅一丝不苟、严谨负责的职业态度,使学生树立起养成工匠精神的意识。截止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其秘诀就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且企业主动将这种工匠精神延伸渗透到职业教育中。据统计,德国大约有20%的企业参与了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的大多数费用都是企业承担的⑥。因此,我们可以从制度层面上激励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与企业共同沟通达成有助于培养提升学生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企业文化的同时培养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①周海英.中日德比较视角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②③何伟,李丽.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04).

④李昌娟.职业教育使命与“工匠精神”的培育[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⑤张永新,林洁.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02).

⑥熊火金.德国人是怎样培养“工匠精神”的. 解放日报,2016年7月15日.

作者简介

谢文波,硕士研究生,讲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教育创新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