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创新之探讨

2017-09-02李文娟

卷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李文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涌现出许多商业网站和其它性质的图书馆,从而使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实现了多元化。但是大多数图书馆仍未摆脱传统的“以图书馆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影响,与泛在化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差距甚远,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在泛在图书馆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服务泛在化创新,实现服务中心的真正转移。

关键词:泛在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创新

近年来,泛在化学习理论的兴起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泛在化学习就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它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信息的学习方式。伴随着泛在化学习理论的深入,将泛在化环境下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之一的图书馆相结合,以泛在化环境下用户的需求为推动,在发掘图书馆的传统资源优势的同事,对其服务进行改革创新,以满足泛在化环境下用户的需求,促进图书馆事业更好的发展。

1 公共图书馆泛在化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泛在图书馆是指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包含即时获取图书馆服务、按需获取图书馆服务、任何人都能获取图书馆服务三个层面的含义。泛在图书馆理念的实践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本质和社会使命,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最高目标“5A”

(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成为现实。

服务泛在化是泛在图书馆的核心理念和实现基础。2006年,美国乔治亚州立南方大学Li提出了泛在图书馆的六个特点,即以网络为基础、24×7服务方式、开放存取、使用多种格式、多种语言支持和提供全球性服务。泛在图书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无所不在。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用户环境,有用户需求就有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最好诠释。图书馆应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在确保合理使用和遵守知识产权的条件下,将服务延伸至更多用户,最大限度扩展服务范围。(2)透明化。泛在图书馆服务的透明化是指服务而不为用户所知,用户使用图书馆并不看重其所拥有的资源,而是看能否根据自己的需求,组织包括文献在内的各种资源,构建包括图书馆在内的个性化信息环境。泛在图书馆的透明化服务是以智能服务系统为依托、将图书馆资源、技术与环境进行充分整合,使图书馆服务有机融入用户环境,使服务很难从用户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被剥离出来,从而有效支持用户理解和利用知识而不易被用户所察觉,用户对该服务的享用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3)开放存取。开放获取也是泛在图书馆的主要特点之一。开放存取运动形成了新的学术知识出版和交流模式,也为图书馆维护用户权利、发展公益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泛在图书馆不仅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更重要的是为用户构建了一个易于识别、掌握、可获取知识的、人人参与的信息共享环境。

2 公共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创新的泛在化趋势

2.1 公共文化服务泛在化是大势所趋

泛在图书馆是全新的图书馆理念,是未来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形态。泛在图书馆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上世纪末,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Michael Keller設想未来图书馆时,提出要创立泛在图书馆。200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馆长Charless B.Lowry博士将泛在图书馆作为马里兰大学图书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他认为相对于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等名称,泛在图书馆是一个用以定义未来图书馆的专业术语。2006年8月,第72届国际图联大会在首尔举行,泛在图书馆成为国际图联与技术图书馆委员会征文的主题,泛在图书馆理论以及泛在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成为国际图书馆学、信息学界研究的热点。泛在图书馆的概念揭示了图书馆存在的本质和发展前景,突破了现有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观念,真正从读者及其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一种到身边、到桌面、随时随地的服务。泛在图书馆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将服务的范围延伸到一切有读者存在的地方。

2.2 构建服务泛在化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泛在化体系,要求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和体制,在服务理念、方式和手段上进行变革,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扩展服务辐射范围,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读者触手可及的载体与环境中,这是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些年,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迅猛发展,泛在图书馆的内涵已从图书馆内部信息提供延伸到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的提供,图书馆服务本质和使命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成为现实。泛在化的服务既体现实体的服务,又要超越传统的网站服务,以服务泛在化的发展理念,使市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终端途径获取服务资源,营造“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全新服务环境,这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3 公共图书馆泛在化服务创新的策略

1、发展手机微博。微博是一种可以快速传播各种信息,实现即时分享的平台。人们既可以利用微博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供他人分享;也可在微博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快速发布信息并能快速传播,且传播范围广。

2、图书馆可以与新浪、腾讯等合作,建立图书馆自己的平台。图书馆可以在平台上开展图书更新、咨询答疑、发布信息公告、读者交流区等服务。其中,图书更新服务——当有新书入馆时,图书馆微博管理员可以通过微博发布该书的入馆时间及简介摘要;咨询答疑服务——图书馆员保持微博在线,为读者解答各种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发布信息公告服务——图书馆可以发布一些服务功能更新信息及活动公告,如图书馆新增了某些功能、组织开展某项活动、开展讲座等;读者交流区——建立一个供读者交流的平台,读者既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各种交流,包括对某本书实用性的评论、看法,也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评价等。

3、加入二维码的应用。在更新图书的信息时,加入该书的二维码,读者就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显示出该书的存放位置及出借状况,既减少了图书搜索的时间,也省去了手工抄写书目信息的时间。另外,二维码应用也不仅限于查看图书的基本信息,还将应用到图书馆中。在国外,很多图书馆都利用二维码进行读者身份识别、查询每个浏览室的使用情况、通过借阅机扫描图书二维码外借或归还图书等。二维码的普及使用使得以借书证借阅的传统方式成为过去式。二维码的广泛应用简化了很多繁琐的步骤程序,为读者提供了便利。

4、在苹果及安卓平台加入自己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方便读者对信息的获取。目前国家图书馆已在苹果平台及安卓平台加入了自己的服务应用——“中国国家图书馆读者服务”“国图选粹”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从一个图书服务应用中得到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满足读者的需求。

4 结语

泛在知识环境下泛在图书馆的构建体现了环境变迁情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取向。公共图书馆有机融入用户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信息环境,不仅使用户更易获取知识,也使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环境中确立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从而拓展了图书馆的生存空间,泛在图书馆代表着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每一个公共图书馆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主动适应这个变化,采用新的技术,创新服务方式,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开展全新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庆珍.浅析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实现路径[J]图书馆界,2011(4):41-44.

[2]邬家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余小林.泛在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5):6-9.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