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陵川礼义有个支前模范村

2017-09-01郑振虎

党史文汇 2017年8期
关键词:陵川县大义礼义

郑振虎

礼义镇东面的大义井村,是山西陵川县41个革命老区重点村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积极参军参战,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支援前线,为革命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支前模范村”。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抗日的需要,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来到陵川县礼义镇进行革命宣传和发展会员。当时大义井村村民秦群松(秦秃孩)、赵振兴(赵春喜)、赵青亮(赵过官)、赵伟水、王启孩、宁宝兴、郭丙福等,积极响应号召,率先加入了牺盟会,并在八路军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农民抗日救国会,同日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期间,大义井村的栗长生、李松山、宁跟保、赵存亮(赵小秃)、路满全、冯秀栓、徐三成等20余名爱国青年积极参加抗日、锄奸杀匪等运动,宁宝兴参加牺盟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后,积极工作并任牺盟会秘书;赵振兴在牺盟会里四处奔波宣传抗日,组织民众举行武装起义,同反对、破坏抗日工作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获得“抗日积极分子”称号。栗长生1938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日救国决死队,英勇抗日,1939年入党。十二月事变后晋升为决死队七团某连指导员。十二月事变后,陵川被国民党二十七军盘踞,日伪军疯狂反扑,残酷破坏抗战力量,自卫团、牺盟会及各种救国团体遭到摧残。可该村牺盟会会员赵伟水、赵青亮、秦群松和转移的党员一起利用当地极好的群众基础,誓为革命献身,在原籍展开积极有效的工作,恢复重建农会武装队伍,同国民党顽固派防共保卫团不懈斗争。

1943年5月,日军占据陵川并在距大义井村不远的野川底村修筑了3座碉堡,大肆搜捕牺盟会成员和共产党人,到处杀人放火、抢粮、强奸妇女。尽管斗争严峻形势复杂,但共产党仍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于同年8月成立了陵高县人民政府,路宪文任县长,大义井村的栗长生任县独立营政委,继任七团三营教导员,带领全县人民奋勇抗日。1944年端午节,日伪军到大义井村王琚琚家抢钱抢粮,用刺刀刺伤王琚琚。为沉痛打击敌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村黨员和牺盟会会员,同居住在南坡上的八路军取得联系。6月2日,八路军深夜来此并在本村平秀文带领帮助下,占领有利地形和来犯的敌人开战,狠击敌嚣张气焰。当年冬八路军利用下大雪巧将棉衣反穿,在该村王金忠的引路帮助下同其他兄弟部队配合,攻克一座野川底敌碉堡。

抗战中,大义井村全民皆兵支援前线,筹粮筹款捐物,妇女纺花织布做军鞋,男人抬担架运输军用物资;儿童组织起来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先后组织参与了本村的犁云山战斗及周边村庄的申庄战斗和硔池岭战斗等。多次在粉碎日军进攻和“扫荡”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该村共有100多人参加战斗,有21名同志献出宝贵生命。

(责编 兴柱)

猜你喜欢

陵川县大义礼义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基于《五行大义》探讨木克土之刍议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陵川县蛋鸡养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2016年6月陵川县三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
村落式建筑遗产的环境整治——以山西省陵川县龙岩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