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挖掘研究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及机制*

2017-08-31徐嘉庞立健刘创张浩洋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穴配穴任脉

徐嘉,庞立健,刘创,张浩洋,吕晓东**

数据挖掘研究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及机制*

徐嘉1,庞立健2,刘创2,张浩洋1,吕晓东1**

(1.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110847)

目的:总结剖析近年来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以指导临床针刺取穴及配伍。方法:首先检索并浏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近年来相关文献,然后对文献中涉及的针刺处方进行总结并整合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软件对其针刺处方中的选穴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在经脉循行上主要选取任脉、足太阴脾经,一般多选用三阴交、关元、地机等穴位,采用多穴配伍治疗。结论:虽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优势突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均得到了大多数医家的认可,但是无论在穴位配伍还是取穴规律等方面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见对于本病的针刺治疗方面尚无一个统一、科学且规范化的诊疗标准,需进一步探讨以指导临床。

针刺原发性痛经中医外治法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关联分析

在月经期前后出现的腹部较低的部位肿胀、疼痛,伴有腰背部疼痛或其他不适的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称为痛经。传统医学称之为“月经痛”、“月经腹痛”、“经行腹痛”等。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官性疾病引起的疼痛;而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疾病却引起疼痛,此种痛经类型的数量占痛经的90%以上[1]。本文仅讨论针刺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与疗效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中医针刺文献检索与筛选

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检索进行时间:2016年6月23日;高级检索:SU=(‘原发性痛经’and‘针刺’);模糊。查询年限:2000年1月1日至今。1.2筛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文献中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即研究对象为原发性痛经患者;

(2)实施的治疗方案为外治法,且为针刺疗法;

(3)在临床试验中,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或试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1.2.2 剔除标准

(1)同一针刺治疗处方的多篇文献只保留1篇;(2)同一针刺处方只保留1个;

(3)剔除个案研究、文献综述以及与中医外治治疗有关但无明确治法记载或只有理论论证而无临床试验、动物实验支持的文献。

1.3 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按照上述1.1中的方式进行检索,根据筛选标准逐一下载并翻阅文献。由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分析,决定是否符合纳入标准,如出现意见分歧,由所有研究者共同讨论决定。

表1 穴位聚类分析数据

表2 穴位关联分析数据

1.4 数据录入

对最终纳入的54个针刺处方进行编号,按照表1格式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中,其中处方中含有某穴位记为“1”,无则记为“0”,以备进行数据挖掘时使用。该数据录入由2名实验人员完成,并由另外2名进行数据复核,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1.5 数据挖掘

对上述所有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后,准备利用软件行数据分析。首先,使用Excel对54个针刺处方中出现的所有穴位进行频数分析和频率分析,将其按照表1的格式录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2分别对其进行样本聚类和变量聚类。然后,将表1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表2格式,即将“1”、“0”分别用“T”、“F”替代(表2),并保存为文本文档格式以备关联分析,关联分析的最小前项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均设置为30%,利用数据分析软件IBM SPSS Modeler 14.2对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分析。

表3 54个针刺处方使用腧穴频数统计

2 结果

共检索相关文献579篇,经阅读文献标题、摘要或全文,根据上述筛选标准最终确定86篇文献。其中针刺处方(不重复)54个、针刺穴位38个。

2.1 文献中治疗原发性痛经选穴及归经概况

针刺处方不仅包含多穴位针刺处方,同时也包含单穴治疗。经阅读整理单穴治疗文献,其选穴情况如下:十七椎(10篇),地机(5篇),三阴交(5篇),关元(3篇),次髎(3篇),合谷(1篇);多穴治疗处方中出现频数较多的前十个针刺穴位为三阴交(47次),关元(40次),地机(33次),次髎(21次),太冲(20次),合谷(19次),中极(16次),气海(15次),足三里(14次),血海(13次)。

由表3可知,三阴交作为主穴出现44次,作为配穴出现3次;关元作为主穴出现36次,作为配穴出现4次;地机作为主穴出现29次,作为配穴出现4次;次髎作为主穴出现20次,作为配穴出现4次;太冲作为主穴出现13次,作为配穴出现7次;合谷作为主穴出现17次,作为配穴出现2次;中极作为主穴出现13次,作为配穴出现3次;气海作为主穴出现13次,作为配穴出现2次;足三里作为主穴出现9次,作为配穴出现5次;血海作为主穴出现7次,作为配穴出现6次。

表4 54个针刺处方归经频数统计

表5 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配伍

由表4可知,针刺处方中所用腧穴归经情况如下,足太阴脾经(3)、任脉(3)、足太阳膀胱经(1)、足厥阴肝经(1)、手阳明大肠经(1)、足阳明胃经(1),同时也是研究的54个处方中经络出现次数较多的几条经脉。

2.2 数据分析及结果

2.2.1 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仍存在较大差异

数据分析软件将表1中的数据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处方37为一类,处方31、处方31.1、处方31.2为一类,其余针刺处方为一类。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聚类结果并不理想,无法聚为较为合理的数类,也因此不能通过此法探讨常用针刺处方取穴规律。

可见对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针刺处方各个医家的取穴规律仍存在较大差异,本病的针刺治疗方面尚无一个统一、科学且规范化的诊疗标准。因此,关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仍需医者开展更多的工作及实验,以得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及相应的取穴规律探讨,这将对于将来的针刺治疗及推广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2.2.2 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配伍急需统一规范

关联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可见针刺处方的穴位配穴的主要方法有:关元→三阴交;次髎→地机;地机、三阴交→关元;地机、关元→三阴交;合谷→三阴交;气海→关元;气海→三阴交;气海、关元→三阴交;气海、三阴交→关元,等。由支持度和置信度可见,关元搭配三阴交的取穴方式得到了大多数医家的认可,但是反观除了关元搭配三阴交支持度为53.33%,其他穴位配伍支持度最高仅为28.00%,大多集中在支持度为30.00%—10.00%,并不是很具说服力和代表性。由此可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选穴配伍并不集中,比较分散,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临床取穴方式与方法。

同时,采用本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只针刺单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在临床实践中也已经被证实效果良好,但上述的数据分析,无论是聚类分析还是关联分析均不能反映单穴治疗。

3 讨论

中医认为胞宫功能与脏腑协调、经络畅通以及气血运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痛经主要是由六种淫邪之气的入侵,情志调节失适或生活起居失慎造成的,并且与行经期以及行经前后特定的人体内部环境和人体内部因素有相应的关系。临床症状大多有虚有实,虚证为冲任虚损,经脉、胞宫失于濡养,导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不荣则痛;实证为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之中经血流动受阻,以致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或湿热瘀阻等,不通则痛。

图1 针刺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仍存在较大差异

故改善包括任脉、脾经、肝经、肾经、胃经等与痛经病因病机相关的经脉循行,同时兼以活血化瘀、调和阴阳、补气摄血、疏肝理气之法温通经脉、濡养脏腑。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故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目的。因此,治疗应以温通经络、补肾、健脾培元、舒肝理气、清泻胃火为基本原则[2]。根据上述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可见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取穴规律多遵照循经取穴、单穴与多穴配伍和远治近治共用的原则与机制。

3.1 循经取穴

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以为,任脉、督脉、冲脉“一源而三岐”,皆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且“八脉又隶于肝肾”,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冲脉隶于阳明,且并足少阴肾经上行,足阳明胃经主“血”所生病,所以足三阴经、督脉、任脉、胃经等是痛经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

由表4可见,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所选取的腧穴大多分布于足太阴脾经、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等经络,且治疗时使用频率较高。

三阴交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最常使用的腧穴,在经络上其隶属于足太阴脾经,同时也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三阴经的交会穴。足三阴经在经络循行上与胞宫有着密切联系,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与胞宫相连。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藏血,气机调畅是女子经血排泄功能是否通畅有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肝血充足,冲任充盈,则月事以时下;脾为“后天之本”,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黄帝内经》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经期正常的前提是肾气充盛。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特殊部位被命名为腧穴,而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三阴交将肾、肝、脾三脏的气血和精微汇集到一起。针刺三阴交穴可以起到补益肝肾、调和营血、通经活络、健脾利湿之功效,以达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目的。

在这些被选取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腧穴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还有很多是分布在任脉上的。《素问·骨空论》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可以通过针刺任脉上的穴位,有效治疗本经所主治的适应证[3]。

作为12个背俞穴分布的经络,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针刺处方中使用频率同样很高的还有足太阳膀胱经。治疗相应的脏腑病,背俞穴主要是反映了五脏的虚实盛衰。肾俞、肝俞、脾俞作为配穴在针刺处方中出现次数较多。

3.2 单穴多穴配伍

整理阅读文献后,不难发现不少文献中提到了关于单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与多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对比。结论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面,无论是单穴还是多穴,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实验中发现,单穴和多穴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面,临床疗效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此结果不单肯定了三阴交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穴位的疗效,同时也认证了十七椎作为单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地位。

目前,尚未明确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十七椎穴居督脉,可通调诸阳。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影响疼痛神经纤维来影响疼痛信号的传导,并通过骶交感神经纤维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性的收缩[4],从而达到疼痛缓解的效果。

三阴交的治疗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神经节段因素:在解剖学观点,三阴交穴的神经与子宫体、宫颈的神经在脊髓中有重叠[5];②中枢神经网络:现代研究表明,针刺三阴交穴可激活小脑与疼痛相关脑区和皮层、皮层下缘,通过平衡与疼痛有关的中枢网络实现减轻疼痛的目的[6];③疼痛调节系统:临床观察显示,使用电针将脉冲电流应用于针刺刺激穴位,可以使电信号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脑干及大脑自身的镇痛系统被激活,促进镇痛物质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血清素)等的分泌,导致镇痛效果的产生[7];④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针刺三阴交穴,刺激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可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缓解精神压力因素、调整大脑皮质层的兴奋状态,起到镇痛作用;也可以通过调节相关激素的分泌水平,调节内分泌系统,即调节下丘脑-垂体轴,改善子宫卵巢功能,减轻子宫内血管痉挛,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8];⑤内分泌、代谢因素:现代研究已经证实,针刺三阴交穴能刺激和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显著减轻痛感[9]。单纯针刺三阴交也能拮抗前列腺素的作用和抑制前列腺素分泌,增加疼痛阈值,以达到止痛的效果[10];⑥子宫微循环:有研究表明,治疗原发性痛经,针刺三阴交,提高血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可有效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一般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11]。

3.3 远治近治共用

腧穴通常在治疗其所在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器官或脏腑病证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也是共同的特点。上述针刺处方中的常用穴,分布于腹部的包括:气海、关元、中极,即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腧穴近治作用。

同时,腧穴也具有治疗与其相隔较远部位的组织器官及脏腑病证的作用。其中,远治作用尤为突出的是以十二经脉中分布于四肢以及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为主。上述针刺处方中的常用穴,分布于上肢的包括:合谷;分布于下肢的包括: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地机、太冲,即体现了远治法,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综上所述,虽然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优势突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均得到了大多数医家的认可,但是无论在穴位配伍还是取穴规律等方面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见对于本病的针刺治疗方面尚无一个统一、科学且规范化的诊疗标准。因此,关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仍需医者开展更多的工作及实验,以得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及相应的取穴规律探讨,这将对于未来的针刺治疗及推广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1连方,齐聪.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16.

2朱博.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规律的探讨.上海针灸杂志,2014, 33(4):371-374.

3刘兵.原发性痛经针灸治疗规律研究.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陈淑贤.穴位埋线十七椎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研究.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俞瑾,王莉,赵文洁,等.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39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11):979.

6龚萍,张明敏,王棋,等.针刺三阴交对痛经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中国针灸,2006,26(1):51-55.

7文碧玲.电针配合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55.

8郭景贤.针药并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126.

9郑岚,李艳.活血汤配合针刺三阴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40例临床观.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5):350.

10刘亚丽.三阴交穴位注射维生素K3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85-1186.

11任蓉,庄礼兴.电针对原发性痛经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649-651.

Study onAcupoint Selection Rule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Its Mechanism by Data Mining

Xu Jia1,Pang Lijian2,Liu Chuang2,Zhang Haoyang1,Lv Xiaodong1
(1.The First Clinical College,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China;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China)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acupoint selection rule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recent years,and to guide acupoint selection and compatibi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Relevant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full-text database. And then,literatures involving acupuncture prescriptions were summarized.Data were integrated and input.Finally,the SPSS software was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acupoint selection in the acupuncture prescription to achieve the 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the main meridian selections were the Ren Meridian and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 Taiyin.The generally used acupoints were SP6-Sanyinjiao,RN4-Guanyuan,SP8-Diji,and etc.The multi-point compatibility therapy was used.It was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theadvantages of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are prominent,the pathogenesis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liver,spleen and kidney,which are recognized by most physicians.However,there are still large differences in acupoint compatibility and acupoint selection.Hence,there are still no unified,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andards.Further exploration should be made to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Acupuncture,primary dysmenorrhe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reatment,data mining,cluster analysis,correlation analysis

10.11842/wst.2017.05.017

R2-03

A

(责任编辑:马雅静,责任译审:王晶)

2016-12-07

修回日期:2017-02-2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407001-7):慢性疼痛中医止痛康复技术评价与推广研究,负责人:吕晓东。

**通讯作者:吕晓东,本刊编委,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慢性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主穴配穴任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荨麻疹穴位埋线取穴规律的分析
《针灸大成》歌赋之对穴配伍规律研究❋
《针灸大成》中合谷穴的主治、配穴规律研究
《灵枢?官针》篇刺法中的取穴配穴法浅析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腧穴配伍与配穴辨析*
杨金斗松筋点动配穴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
针灸治疗高血压取穴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