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南充方言称谓语后缀“子”探析

2017-08-31何荣王玲娟

关键词:南充后缀词典

何荣,王玲娟

四川南充方言称谓语后缀“子”探析

何荣,王玲娟

以南充方言称谓语中的后缀“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南充方言称谓语中后缀“子”的分类描写,从使用情况、与普通话的异同以及特点等方面分析南充方言称谓语中的后缀“子”语言风格。

南充方言;称谓语;后缀“子”

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下游,南充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湖广填四川”等几次人口大迁徙,使得南充方言受到了其他方言的广泛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称谓语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社会关系及其在这些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名词系统,是对人的身份、年龄、职业、性别、性格等的称谓。”[1]在南充方言的称谓语中,以“子”为后缀构成的词语颇具特色。“子”作为构词的后缀运用,始于唐宋以后。在南充方言的称谓语中,词缀“子”的运用广泛,且具特色。

一、南充方言称谓语中后缀“子”的使用情况

(一)语义分类

根据后缀“子”与词根组合共同来表现的对象,我们将南充方言中与后缀“子”结合而构成的词语分为四类,分别是表示人的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表示人的身体特征的、表示人的性格特征的和其他类,运用较多的是前三类。

1.表示身份和社会角色

(1)表示身份地位:

①我又不是月母子,吃啥子糖。(《四川方言词典》)

②关了店门,几爷子跑来查号,把客伙从铺盖里喊出来。 (《四川方言词典》)

③儿娃子家家的,要问人家姑娘的名字,你才怪头怪脑的。 (《四川方言词典》)

④我们这些泥腿子,不比你们读书人。(南充论坛)

“月母子”指坐月子的女人;“几爷子”含有贬义色彩,指几个人,一伙人,在笔者家乡所在的仪陇县,“几爷子”还用于指有权有势的人,老百姓常用“几爷子”来指不作为、行为不廉洁的官员,含有贬义色彩;“儿娃子”在四川方言中可以用来指男孩子或男青年,还可以用来特指儿子。具体到南充方言中,“儿娃子”多用来指年纪较小的男子或男孩子等,通常后面会跟“家家”,组成“儿娃子家家”这样的用法,这样的表达还有“女娃子家家”等,“‘名词+家’本来就强调了人的类别,后面再用一个‘家’,就具有更着重强调和突出人的类别的作用。”[2]这类词多突出说话对象年龄小的特点,多含有不屑、轻蔑的意味。“泥腿子”也运用于现代汉语中,表示对农民的蔑称,与现代方言不同的是,南充方言中“泥腿子”指的也是农民,但多用于指称自己,常含有自嘲的意味,很少用于指称别人。

此外,南充方言中较有特色的以后缀“子”构成的表示身份地位的词语还有“讨口子”“大肚子”等。“讨口子”就是普通话里的乞丐,同“叫花子”。在南充方言中,“大肚子”指的是怀孕的女子,这与“大肚子”在普通话中专指孕妇的孕肚有所不同。

(2)表示人际关系的称谓:

①虽然他比王自明还小两岁,王自明却把他看为自己的哥子。 (《四川方言词典》)

②和一般生活简朴,人口又多的农家一样,平常头发深了,几爷子就换手搔背。 (《四川方言词典》)

③小妹,你和你爸两爷子去把床单洗出来晒起。(《四川方言词典》)

④不管你们老辈子怎么分,总之,不公平,我们就不承认! (《四川方言词典》)

南充方言中“哥子”用于称谓语中表示哥哥,此外,“哥子”还运用于称呼语中,可用作敬称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男子,也可用于自称;“几爷子”在这里表示亲属称谓,是父亲和几个子女一起的总称,不单包括儿子,也包括女儿。“几爷子”的称谓淡化了性别意识,且“X爷子”中的“X”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父亲的孩子有2个,就可以表达成“三爷子”。如③中“两爷子”指的是小妹和他爸爸,“两爷子”就是父女俩;“老辈子”在《四川方言词典》中释义为“长辈”,但是在南充方言中,“老辈子”可以直接用来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或者没有亲戚关系的长辈,且指称的对象没有性别限制,多有较重的尊敬意味。

2.表示身体特征

“子”表示的语法作用之一是类化[3],具体到南充方言中,即表示一类人。南充方言中,表示身体特征的称谓语指称的对象通常是某些具有生理缺陷或者处于某种疾病状态的人,这一类称谓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表现人的生理特点的形容词语素加后缀“子”构成名词来指称某一类人。

①这娃儿说话不清楚,是不是夹舌子? (《四川方言词典》)

②那个掰子还走得快哟。 (豆瓣论坛)

③你为啥子跟别个癫子说话也? (天涯社区)

④你还是个驼背子的嘛。(四川方言小品《新驼子回门》)

⑤莽子娃儿胖嘟嘟,就象我家大白猪。(《四川方言词典》)

“夹舌子”指的是口吃的人,在南充方言中,除了用“夹舌子”表示口吃的人,还可以用“结舌子”“结子”来表示说话不清楚,有口吃的人;“掰子”指的是跛子,即腿脚有残疾的人;“癫子”原本指的是患有精神病的人,但是在日常交流的南充方言中,“癫子”除了指患有精神病的人,还用来指那些具有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的人,并带有贬义;“驼背子”指的是有驼背的人;“莽子”原指身材粗壮的人,胖子。但在南充方言中,“莽子”用于指身体特征的用法较少,多用于戏谑某人傻,没脑筋,带有贬义。

此外,形容词加后缀“子”构成名词指称人的身体特征的词语还有“癞子”“左撇子”“左拐子”“齆鼻子”等。“癞子”指的是皮肤长癣的人;“左撇子”和“左拐子”在南充方言中都指的是做事习惯用左手的人;“齆鼻子”指因鼻塞而发音不清的人,在南充方言中还指说话阴阳怪气的人,人们在交流的时候用“齆鼻子”来表达对这种说话阴阳怪气的人的调侃、戏谑的态度。

总的来说,南充方言中形容词加后缀“子”的结合,表示身体特征的称谓语数量较多,这一类词语前一个语素都表现出明显的身体特征,加后缀“子”后指称的这一类人都能在人们的认知中构建起一个大致的印象,能更直观地知道这个人最主要的外貌特征。随着方言的逐步变化和发展,通过隐喻等,不仅指某一类人的身体特征,还从主要的身体特征延伸出性格等其他方面的内涵。同时,这一类词语大多含有贬低、轻视等负面的感情色彩。

3.表示性格特征

表现性格特征的以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通常含有比喻的意味。

①姓徐的并不是真正的瘟猪子。 (《四川方言词典》)

②张福寿是有名的二杆子,颈项硬得像树棒。(《四川方言词典》)

③ 我 是 啬家子?噢!只有你黄老爷才大方!(《四川方言词典》)

④同族的两个地主,还指使几个癞皮子给她编造了好些坏话。 (《四川方言词典》)

“瘟猪子”本指害瘟的猪,作为称谓语其在《四川方言词典》中解释为傻蛋,低能儿,是用于骂人的话。在南充方言中,“瘟猪子”除了用来骂别人傻、没有能力,还可以用于指称不爱说话、不爱与别人交流或者是较为冷漠的人,也用来指称遇事不勇敢,或者没有行动的人;“二杆子”在《四川方言词典》中解释为粗野、莽撞的人,在南充方言中,多用“二杆子”指称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指有混混习气的人,多具有贬义色彩;“啬家子”指吝啬的人,突出了所指称的人物吝啬的特点,具有贬义色彩;“癞皮子”在《四川方言词典》中解释的是无赖,具有浓厚的贬义色彩。但在南充方言中,“癞皮子”也用于指称小孩儿,长辈用“癞皮子”来指称较为粘人的小孩子,或者指耍小孩子脾气的人,有时还直接用在称呼语中,包含着说话人对指称对象的喜爱等感情色彩。

4.其他

南充方言中其他与后缀“子”构成的词语用于称谓语的用例较少,如:

大家读报纸读得都厌了,就谈昨晚上的牌局,哪两个人打伙抬那个二毛子的轿子。 (《四川方言词典》)

“二毛子”用于指称半通不通的人。

总的来说,从数量上来看,南充方言称谓语中由后缀“子”构成的词语中,表示身体特征的的词语数量最多。其次,从感情色彩上来看,表示贬义色彩的词语最多,具有中性色彩的次之,表示褒义色彩的词语最少。

(二)构成形式

南充方言以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中,构成形式包括名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名词、动词性成分加后缀“子”构成名词、形容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名词等类。

1.名词性成分加“子”构成名词

①单音节名词加后缀“子”。如:哥子、婆子、女子、舅子。

②双音节名词加后缀“子”。如:舅母子(舅子的妻子)、老婆子、瘟猪子、儿娃子。

值得注意的是,例中双音节名词加后缀“子”的称谓语中,“舅母子”“老婆子”“瘟猪子”和“儿娃子”的结构是有所不同的。我们把这个三音节结构中的第一个音节记作“A”,把第二个音节记作“B”,那么,前面3个的结构为“AB+子”的结构,“儿娃子”则是“A+B+子”的结构。“娃”应是官话的特征词,使用频度高,义项多,构成相关的语词不少[4]。在南充方言中,“娃”常常被当作词缀用在词尾,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类化,即表示一类人,可与“子”“儿”等连用,如“男娃”“男娃儿”“男娃子”等;二是用于称呼语中,用于称呼比自己年幼的人或者晚辈,一般是名字后加“娃”,也可与“子”连用如“琳娃子”;还可以用于家庭排行中,也可与“子”连用,如排行第三可以称为“三娃子”。这种结构既可用于称谓语中,也可以直接用于称呼语中。

2.动词性成分加后缀“子”

①单音节动词加“后缀”子,如:豁子(唇裂的人)、掰子(瘸子)、瞎子。

②双音节动词加后缀“子”,如:败家子。

3.形容词性成分加后缀“子”

①单音节形容词加后缀“子”,如:莽子、傻子、疯子。

②双音节形容词加后缀“子”,如:癞皮子。

后缀“子”的构词作用表现为是名词化标记,如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加后缀“子”后成为名词[5]。总的来说,南充方言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不管前面的成分词性如何,加“子”后构成的词一定会名词化。

(三)感情色彩

与后缀“子”构成的四川方言词语中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词占绝大多数[6]的事实相比,南充方言以“子”为后缀的称谓语中,只有为数不多的称谓词含有喜爱等积极的感情色彩,如“癞皮子”在用来指称小孩子时。绝大多数称谓语是含有贬义等负面色彩的,如“莽子”“豁子”等,都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所表示的“特征和情况在一般人看来都是不为他们所接受的非正常现象、身体缺陷或是恶劣的性格习惯”[7]。如下列带后缀“子”的称谓语在《四川方言词典》中的释义:

(1)啬家子:(贬)吝啬的人。

(2)啬狗子:(贬)吝啬鬼。

(3)二杆子:粗野、莽撞的人。

(4)莽子:①身材粗壮的人,胖子;②很憨厚或不动脑筋的人。

另外,还有一些以“子”为后缀的包含贬义色彩的称谓语,甚至较低俗,如用“贱皮子”骂人,意为贱骨头;用“尖沟子”,比喻坐不住的人。这些也体现了南充方言称谓语中俚俗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二、南充方言称谓语后缀“子”与普通话称谓语后缀“子”在构词上的异同

汉语中“子”作为词缀是汉语口语化和双音节化的一个重要形态标志[8]。从历史的角度看,同属北方方言的四川话与普通话后缀“子”在构词方面有很大的一致性[7],南充方言称谓语中以后缀“子”构成的词语中,有一些与普通话称谓语中由后缀“子”构成的词语在意义上完全一致,如:疯子、癫子、傻子、贩子、骗子等,这些词语多具有贬义色彩。当然,南充方言与普通话称谓语后缀“子”在构词上还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词根不同,词缀和语义相同,见表1。

表1 南充方言普通话对比(1)

南充方言和普通话的这些称谓语,相似之处在于意义相同,并且都有后缀“子”。南充方言中,用“倒拐子”来指胳膊肘,所以“左拐子”指的就是习惯用左手来做事的人,就是普通话中的“左撇子”;“讨口”指的是沿街乞讨,用“讨口子”指的就是这类靠乞讨维持生计的人,和普通话中的“叫花子”意义相同;南充方言中的“莽子”原本指称对象的身体肥胖,由这一突出的外表特征引申出指行为粗鲁或者傻里傻气的人;南充方言中常用“瓜”来形容别人傻,如“瓜娃子”“瓜呆子”等,“瓜呆子”突出的特征就是“呆”。

(2)指称同一对象,在南充方言称谓语中有后缀“子”,而在普通话中则没有,见表2。

表2 南充方言普通话对比(2)

南充方言中这些有后缀“子”的称谓语与普通话中没有词缀“子”但是词根相同的词语意义完全相同,如在南充方言中,“舅母子”指的是舅舅的妻子,与普通话中的“舅母”或者“舅妈”意义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南充方言中这些带后缀“子”词语的是称谓语,而在普通话中,这些词语既可用于称谓语,也可作为称呼语当面称呼某人。

(3)某些称谓语在南充方言中需要用由后缀“子”构成的词语来指称,在普通话中则用完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见表3。

表3 南充方言普通话对比(3)

这些带后缀“子”的称谓语在南充方言中广泛使用,且具有浓厚的方言特色。

总的来说,南充方言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与普通话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南充方言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要比普通话中的称谓语更丰富,且构词能力更强,有较为明显的方言色彩。

三、南充方言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的特点

通过对南充方言称谓语中后缀“子”的分析,我们将南充方言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的特点概括为具有形象、生动性和具有直观性2个方面。

(一)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一种方言因其形象、生动而在某方言区广泛使用,南充方言也是如此,其形象性和生动性不仅在日常交流中有助于准确理解,进行顺利的交流,还增加了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南充方言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中,其形象、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后缀“子”与词根组合的过程中运用的相似性和相关性的联想。“语言中的联想机制表现为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概念的浮现。”[1]南充方言中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中,联想主要包括外形相似产生的联想、心理因素相似产生的联想等。

1.由外形相似产生的联想

在南充方言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中,由外形相似产生的联想包括“大肚子”“泥腿子”等,南充方言中“大肚子”指的是孕肚,孕妇最突出的肉眼能看到的特征便是孕育胎儿的大肚子,南充方言中直接用“大肚子”来指称孕妇,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孕肚的特征。此外,“泥腿子”也是通过字面意思就能联想到农民的整体形象特征的称谓语,南充地区是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因为地形的原因,旧时南充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极低,农民大多依靠劳力进行劳作。旧时南充农民挽起衣袖裤脚在田地里进行劳作,腿上沾满泥土,因此“泥腿子”便成为农民的代称,由“泥腿子”就能联想到旧时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

2.由心理因素相似产生的联想

心理因素相似性联想是交际双方内心感受上的相似,就是交际双方通过对事物的某些物理属性的认识关照,与自身的某些心理体验之间建立相似点,从而产生相似性联想[1]。“瘟猪子”在南充方言中指的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十分形象生动,“瘟猪”本指害瘟症的猪,这一类的猪相较于正常的猪活动少,进食少,用“瘟猪子”指称人运用了这种心理认知上相似的联想,指不怎么活动、不怎么说话的人,含有贬义色彩。此外还有“旱鸭子”等表达也十分形象生动,“旱鸭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从不下水的鸭子,即在陆地上饲养的鸭子。而在南充方言中,用“旱鸭子”指的是不会游泳的人,还有用来指学习了游泳还没学会的人,运用在这里有嘲讽指称对象笨的意味,总体来看,南充方言中的“旱鸭子”有嘲讽、诙谐的意味。

(二)具有直观性

南充方言中,很多由后缀“子”构成的称谓语都具有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形容词词性的词根加后缀“子”表示身体特征这一类词语中,如“癞子”“秃子”“矮子”“瘸子”等,这些称谓语直接指出了所指称的人外形方面的特点,能使听话人对这些词语所指称的对象产生直观的认识。“癞子”指皮肤上长癣的人,“秃子”指没有头发的人,“矮子”就是指身材矮小的人,“瘸子”即跛子,瘸腿的人。这些词语直观地展现了所指称对象的主要特征。

四、结语

方言是地方性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在多元共存的文化语境中,保持了异质性的方言以其承前启后的历史性及与地方文化生态的密切联系反映着全球化视野下的地域性文化个性[9]。南充方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反映了南充当地的风俗文化、地域面貌等。总的来说,南充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部分,既有北方方言的共性,因其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因素,又保留了自己的方言特色。带后缀“子”的称谓语充分体现着南充方言的特色,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直观,适用于不同场合传达人们不同的感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1]谢林春.四川方言社会称谓语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2]向学春.试论四川方言词缀“家”[J].贺州学院学报,2015(3).

[3]张孝忠.词缀“子”略说[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6(2).

[4]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7.

[5]王春玲.西充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25.

[6]蒋静.四川方言后缀“子”浅谈[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1).

[7]蒋静.四川方言后缀“子”浅谈[J].现代语文,2015(1).

[8]黄明亮.汉语词缀“子”的历时考察及认知性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6).

[9]戴伟.方言问题探微:以四川方言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8(4).

(编辑:王苑岭)

H172.3

A

1673-1999(2017)08-0079-04

何荣(1992—),女,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统典籍与汉语言文化;王玲娟(1970—),女,博士,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艺术文献与汉语文化。

2017-05-10

2013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现象与观念——历史艺术学视角下的先唐艺术文献研究”(13YJA760047);2015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先唐文献中艺术观念的符号学研究”(2015YBYS08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南充后缀词典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倍增法之后缀数组解决重复子串的问题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研究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
说“迪烈子”——关于辽金元时期族名后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