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案管理模式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 B)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08-31邱雨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个案结核病依从性

邱雨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办公室,吉林长春 130500

个案管理模式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 B)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邱雨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办公室,吉林长春 130500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给予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痰转阴率、管理前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痰转阴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6%、39.02%和95.12%,与对照组的73.17%、24.39%和82.93%(P<0.05);两组管理后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评分较管理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MDR-TB患者管理中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能力,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耐多药结核病;个案管理模式;患者管理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指的是结核杆菌感染至少对利福平、异烟肼及其他抗结核药物耐药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临床治疗难度大。MDR-TB治疗时间至少为2年,治疗周期长,不良反应多,很多患者难以坚持用药,治疗依从性差[1]。给予MDR-TB患者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尤为重要。个案管理为一种以评估、计划、联系、监控、宣传和推广为核心的持续性个性化管理模式,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患者充分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对患者的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2]。该研究将其应用于MDR-TB患者管理,探讨其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MDR-TB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明确确诊,符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3]中有关MDR-TB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26~70 岁,平均(50.16±5.3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11例,中学21例,大专及以上9例。对照组41例,男25例,女 17 例,年龄 25~69 岁,平均(50.33±5.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中学20例,大专及以上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即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出院后常规随访。

观察组实施个案管理模式。

①个案管理团队建立:选取本科室本科及以上且具有5年工作经历以上的护理成员组成,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展开培训,包括MDR-TB的治疗、护理、个人防护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等知识,选择合格护士进入小组。

②掌握患者信息:患者入院当日由个案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访问,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知识结构、心理卫生、临床信息、生活方式、独立生活能力、对疾病的认知、社会交往等[4],对患者做出全面综合性的评估。

③个案管理模式的制定:个案小组成员组织召开护理、医药、营养等多学科会议,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相关信息后,制定详细的个案管理计划。

④个案管理模式的实施: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肺结核相关基础知识,告知各项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和详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详细的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方法、有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主动与患者多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的疑虑。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为其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信赖,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痰转阴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n(%)]

⑤院内院外干预:在患者住院期间,每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一次,并召开小组会议,对患者评估结果进行报道,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并确保合理性后再次实施。在院外治疗期间,预定复诊时间评估患者计划目标完成情况,并为患者提供电话咨询,解答患者在治疗期间遇到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用药依从性判断根据四个方面进行评估:能否不间断用药、遵从医嘱剂量、遵从医师要求次数用药以及不擅自增加或减少药品品种,每个方向计分1~4分,总分≥12分提示用药依从性好,<12分提示依从性不佳。患者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治疗原则、主要症状、不良反应、治疗途径、传播途径、治疗疗程等相关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知识掌握能力越好。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痰菌阴转率。实施管理2个月后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依从性、痰转阴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痰转阴率和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 1。

2.2 两组管理前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评分对比

与管理前比较,两组管理后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前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管理前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评分对比[(±s),分]

注:管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管理前 管理后观察组(n=41)对照组(n=41)65.15±6.63 65.53±6.96(78.55±5.07)#*(70.95±5.86)#

3 讨论

MDR-TB具有疗程长、效果差、容易反复发作以及费用高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住院治疗和社区关怀治疗是MDR-TB的主要管理模式,但多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出院后进行,若出现监督不佳或不及时的情况,会导致部分患者中断治疗,病情蔓延[5]。因此,寻求一种提高MDR-TB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个案管理模式为一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医疗费用控制管理机制下实施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可适应临床、社区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个体健康信息的综合评估,为其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预防、保健和康复连续性服务,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成本[6]。冯莉[7]将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MDR-TB患者管理,发现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为88.00%,较对照组的58.00%显著提高,该研究亦显示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好占97.56%,较对照组的80.49%显著提高,提示个案管理模式可提高MDR-TB患者用药依从性。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痰转阴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为39.02%和95.12%,均较对照组的24.39%和82.93%显著提高。两组治疗后的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这与肖慧林[8]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个案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模式在MDR-T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在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结核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病人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1]陈競芳,杨晓庆,林宝花,等.布拉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4):85-88.

[2]陈静,张廷梅,蒙俊,等.318例耐多药结核病的耐药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31):3325-3327.

[3]朱淑英.耐多药结核病管理的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2):908-910.

[4]胡荣冰.个案管理在特殊人群结核病病人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4):19-20.

[5]李仁忠,梁明理,陈诚,等.德尔菲法筛选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评价体系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4):348-351.

[6]谭守勇,刘志辉.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管理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793-3795.

[7]冯莉.个案管理模式对改善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5,41(5):615-616.

[8]肖慧林.个案管理模式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3(18):2227-2229.

R7

A

1672-5654(2017)07(a)-0109-02

2017-04-10)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9.109

邱雨(1972-),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猜你喜欢

个案结核病依从性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