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2017-08-31耿丽娜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0期
关键词:放射科技术人员护士

耿丽娜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东营 257034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耿丽娜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东营 257034

目的 探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6月放射科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80例,评价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以及考核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科护理中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放射科;护理质量

放射科的护理在医院中和其他科室的差距较为明显,该科室的患者流动性大,基本来自其他科室,因此,部分医院将放射科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没有引起重视[1]。该院影像科虽然设有护士长职位,但是护士分散在各专业科室,分别负责CT、MRI、放射科的护理质量控制,医院规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并有规章制度,但是因为影像技术分为几个部分,不利于对护士的统筹管理,影响护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这样不能对护士的责任或者是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的传达,缺乏统一管理。医院对护士的培训中也没有出现放射科护士的护理规范流程,使得放射科护士的专业水平不足,护理质量差等情况。该文中对该院2016年1—12月放射科临床护理管理情况进行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对放射科的护理管理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以下是该次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放射科护士3名,平均年龄(46±1.2)岁,本科2名,专科1名,影像技术人员16名,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29.7±7.1)岁,将2016年1—6月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3.6±2.5)岁,2016年 7—12 月的 8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 33~65 岁,平均年龄(43.1±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给患者进行相应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异常指标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方式,具体有:①管理小组的建立:放射科需要成立自己科室的管理小组,组长由放射科主任和影像科护士长担任,小组成员为放射科其他人员,制定成员各自的职责,使其分工明确,放射科主任主要对科室药品、工作质量以及机械管理等进行监督,影像科护士长主要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绩效考核以及班次调整等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放射科护理管理规定,要求人员严格按照该规定执行。②一体化培训:医院将护理和影像技术融为一体进行培训,分为3个专题,有影像学技术专业知识(影像设备原理、扫描原理以及成像原理);护理专业知识(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护患关系等);影像检查基本流程、过敏反应急救流程以及急救护理等。护士和影像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学习,弥补自身的专业缺陷,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③一体化排班制度:排班时需要根据护士和影像学人员的年龄、经验、能力等进行合理安排,遵循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等原则,在满足岗位需要的同时可以互相学习,要求一线医护人员白班,二线医护人员夜班,另外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根据人员的情况及时调整排班表,做到人性化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热情。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包括检查等待时间、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以及考核评分[2]4个方面。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维度,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度和较满意度之和,记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上述全部数据的处理方式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为(1.0±0.2)h,考核评分为(99.6±0.2)分,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为(1.6±1.3)h,考核评分为(91.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各种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放射科的工作因为属于其他科室的附属科室,一般不受到医院的重视,导致放射科的管理制度较为松散,不规范,工作效率差等局面。因此,需要对放射科的护理管理进行全面的改善,提高其工作效率,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3]。以往医院放射科的护士管理不规范,常常出现护士值班人数不够、专业水平较低,对患者的护理态度较差等情况使得患者对放射科护理质量不满意,放射科的影像学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只是简单的影像学,不能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及检查前的准备,不能对患者进行更加细致、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常常导致漏诊或者误诊情况的发生,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及医院带来极大的伤害,耽误患者的治疗,对医院的治疗水平造成不良影响[4]。因此,需要多加重视。该文中在对放射科护士和影像技术人员进行常规管理基础上实行护理和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措施,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同时护理质量也明显改善。鉴于以上问题需要对护士和影像技术人员进行一体化管理,首先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士自身的专业技术,制定护士考核制度,定期对护士的专业技术进行考核,指导护士和患者交流技巧,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信赖度,减少护患逐渐纠纷事件的发生。影像技术人员需要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进行培训,指导其观察影像成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查,避免引起医疗纠纷事件[5]。护士和影像技术人员之间要配合默契,彼此了解和熟悉基础知识,扩大自身的知识面,目的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除此之外,要求护士和影像技术人员了解急救护理技术、影像检查的基本流程和过敏反应抢救流程等,便于对患者进行救治和护理。不管是护士还是影像技术人员都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排班需要遵循强弱联手、新老联手、一线人员白班、二线人员夜班等原则,合理搭配,互相学习和进步,提高医院放射科的护理质量。对护士和影像技术人员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合理排班,了解护士和影像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加大对有困难人员的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工作的热情以及对患者的责任感。要求放射科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公布在办公室,医护人员必须全天保持联系畅通,方便值班人员出现情况时联系。该文中该院收治的160例放射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以及考核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放射科医护人员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后患者进行影像检查的时间明显缩短,重复扫描率和对比剂渗漏率也显著改善,护士的考核评分显著提高,有助于对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的管理对放射科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改善护士的护理态度、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依赖感。

综上所述,放射科护理中采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1]李雪,陈金华,曾登芬,等.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49-52.

[2]李晨,李娜.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2014,11(12中旬刊):56-57.

[3]梁静.探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特别健康,2017,9(15):261-262.

[4]李雪,张伟国,陈金华,等.放射科技术、护理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C].//2013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21次全国学术大会暨国际影像技术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化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2015:414.

[5]付忠霞.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71-173.

R47

A

1672-5654(2017)07(b)-0114-02

2017-04-1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114

耿丽娜(1976-),女,山东邹平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影像护理。

猜你喜欢

放射科技术人员护士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基于综合学习平台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