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有效复习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2017-08-30邱华水

中学理科园地 2017年4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探索有效性

邱华水

摘 要:复习课是学校教学中重要的课型之一,探索复习课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复习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应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例相结合的方法,从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用好考纲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和方向,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此对物理教师搞好复习课教学产生启示作用。

关键词:复习教学;有效性;探索

引言:

复习课是学校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课型。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复习课重要的教学目标。实际教学中,许多复习课的课堂成为教师“高密度快节奏”的讲堂,许多教师都笃定地认为,只要自己苦口婆心地全面复习每个知识点、一题不落地讲解了每道题,就能有效完成复习任务,取得好成绩。事实上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许多老师因此常常抱怨学生:“讲过了怎么还不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学生主体参与度不够造成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尝试在复习课教学中,努力渗透以生为本的理念,并进行了有意义的教学实践。

1 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教学中若要有效避免教师陷入“一言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构建一种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必要的。笔者通过培训和学习,深刻理解了本地教改实验推广的“学、导、用”教学模式,并将它有机应用于复习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是指复习课之前让学生依据前置学习单进行自主复习;“导”是指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先复习先展示的基础上,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用”是指学以致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当堂检测。

1.1 研制有效的学习单

“学、导、用”教学模式中,编制一份有效的复习课前置学习单是关键。学习单应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对话功能。任务型的学习单,要让学生感到是教师对他的任务要求。(2)目标功能。学习单要让学生明确了解学习目标和任务,并且要具体,操作性强。(3)延伸功能。学习单要让学生感到自主学习后将在课堂上展示的任务。研制一份目标具体,难度恰当,任务适中,科学有效的学习单,能够保证学生顺利高效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以下是笔者编制的《电功和电功率》复习课的前置学习单(见表1)。

1.2 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

教育心理学认为,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将有助于学习者的识记、理解和应用。构建知识网络将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准确提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学、导、用”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派2位代表上台,一位做为小老师讲解不同板块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提问,另一位则同步在黑板上板书对应的知识框架,最后师生共同完善知识网络,其间教师穿插提问释疑。为了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网络图效率和兴趣,笔者还为学生以數字、图形、顺口溜等形式归纳知识体系。如:在光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笔者设计了一个五层金字塔,从上至下是:一个“聚”点:眼睛与视力的矫正;两种镜子:平面镜和凸透镜;三条规律:直线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规律;四种光路: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五种仪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再比如:在电学知识构建中,笔者则采用三层金字塔。一条主线:3721,具体指——3种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7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电热、电功、电功率、通电时间;2种基本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个实验电路——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电路;两个定律: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三类公式:定义式,推导式、比例式。这种做法,将繁多的知识点给予新的视角和新的呈现方式,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学习记忆便成了有趣而不枯燥的事,对整个知识体系也更能达到融会贯通。

1.3 问题趋动学生思维

“学、导、用”教学模式中,教师“导”的作用尤其重要,教师除了要调控、管理教学的秩序和进程,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智慧,能机敏地发现学生学习和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因势利导,能用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教师的“导”还在于教师所应具备的扎实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出有效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的概念,并发展科学思维。

2 用好考纲,明确方向

《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是中考复习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既要认真理解中考命题的理念、指导思想、试卷框架等相关内容,更要把握好考试内容及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目标明确地高效复习。教师在研读考点时,首先要明确八、九年级两册书的知识点在考纲中是如何划分的,每一个二级主题包含哪些内容,每一个条目的知识点具体的认知水平要求是怎样的,既要做到把握好复习的范围,又要做到把握好复习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要研究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命题在这一考点上是如何考查学生的,做到知识点与试题的一一对应,学以马上能用,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更兴趣更有效。比如:沸腾属于B层次的,从这些年的中考试卷分析中,可以知道命题大致有以下几个角度:(1)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2)观察沸腾现象(3)绘制水的沸腾图像(4)观察分析数据表格或图像(5)水的沸腾特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6)比较不同条件下图像的特点(7)评估实验过程。比如:2016年厦门物理中考试题就很具代表性。小芳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1)请指出图1甲中的操作错误: 。(2)图1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1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除了教师要研读并用好考纲外,还应让学生主动了解考纲。复习时,教师可以将考纲中的考点部分印发给同学们,让学生在全过程的复习过程中,对照考点,明确每章节的复习重点,随时标注自己学习的薄弱点,掌握学习主动权,做到学习有目标、自检有方向,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补缺补漏。

3 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复习兴趣

复习课由于是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因此,学生难免产生听觉、视觉的疲劳,学习的兴趣不及新授课,所以,学生是否具备浓厚的复习兴趣是提高复习课有效性的关键。教学中,注意運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运用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学、导、用”教学模式中,学生当小老师的展示自学情况的汇报环节,学习小组间的互相提问、讨论、纠错的活动,都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偶尔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让学生进行课堂角色扮演,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

3.2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复习课中

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若在课堂上有机运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和微视频,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轮复习中,笔者坚持将自拍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微视频融入教学中,有效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学生看到老师亲自做实验的视频也倍感亲切;用手机拍摄学生的好题或错题投影到屏幕上,学生对习题分析的兴趣也更加深厚。

3.3 针对性进行“讲练测评补”

“讲练测评补”是复习课或习题课教学中常有的教学环节。对于“讲”,教师尽量做到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学复习会的不讲;学生能通过讨论会的不讲;无论怎么讲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教师要讲教学的重点、难点,讲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听有所获。对于“练”,要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拓、改头换面地让学生训练某种典型问题或某种能力,同时要注意分层次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升做题的信心和兴趣。对于“测”,适时应用限时小测或比赛型小测,能有效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测试题中还可以适当加入提高型的附加题。对于“评”,不要流水式地评,教师要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全方位评,从知识盲点到错误原因,从知识到方法,从原题到变式,从规范到习惯。对于“补”,讲评后的补,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推送变式题或类似新题,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推送不同层次的巩固题。通过针对性强的“讲练测评补”,学生信心增强,兴趣倍增。

3.4 创新知识呈现的方式

一些物理知识点或规律,让学生学习记忆,学生兴趣不大,但通过口诀、简笔画、概念图等方式进行重新梳理,学生学习兴趣就大大增强。如:光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立且放大。

3.5 多联系丰富的生活和前沿科技

学以能致用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激发学习潜能和动力的重要手段。复习教学中,教师也要时时牢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要常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科技发展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深刻领会物理的有趣和有用,同时关注STS教育的问题,培养学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要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教师观念要转变,教学方式要更新,教学手段要跟进。复习课既要注重对知识的梳理和网络化,更要注重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如何提高物理复习课有效性,如何通过复习课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的研究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探索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