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构建

2017-08-30张雪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人文环境高校图书馆

张雪梅

摘要:本文以潍坊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环境(硬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软环境)两个大的方面来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和人文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4-0011-02

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自动化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的高校图书馆应该是一座环境和谐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建筑,内部环境要处处体现出“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创新服务理念,满足自动化信息服务的要求,营造出一个满足读者的求知探索,提高学习和研究的人文环境,能让读者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完成对信息的利用,体现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窗口功能与文化底蕴。

一、建筑环境

图书馆是高校校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应体现出学校风貌,又能引领时代潮流;既是一座环境和谐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建筑,更要能充分体现“读者至上”的设计理念,满足读者对自动化信息服务需求的场所。在建筑造型上图书馆建筑要充分跟校园环境融合,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和功能。外观要美观大方,建筑的造型要与校园里的主要建筑物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校园环境的整体美。图书馆的主体结构要具有时代特征,要表现出浓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从内部空间造型上要突出馆藏特色,通过建筑物的外观和造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在内部设计上应追求健康、环保,内部环境方面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理念,要能适应每位读者需求,要有多变性和多样性;在服务功能上要灵活多变和多元化,为读者营造朴素、简洁、美观、优雅、舒适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潍坊学院图书馆在建造设计之初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理念,不仅最大限度的装配了阅览桌椅,还配置了存包柜及开水机等人性化设备。在环境设计上有正门及后门,尽量让穿堂风吹过,保证了自然通风,天井顶面采用了高透光度有机玻璃,使大厅自然光充足;培植了多种绿色植物,给人以舒适感,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在这样的特色优美环境中,能大大激发出读者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安全,整洁,舒适、绿色生态型的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休养身心,在知识的海洋中,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不仅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更能陶冶个人性情,美化心灵,更加促进读者对图书信息的高效利用和身心健康发展,极大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管理环境

1.营造“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氛围。书本位与人本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能反映出传统和现代图书馆之间“质”的差别。现在的高校图书馆都应该树立“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所有工作都是围绕为读者服务的观念开展。“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现代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集中体现。在服务过程中要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思想,以满足每个读者的需求,实现知识的价值,体现主动服务意识。满足每位读者在利用信息资源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把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为适合所有读者的、和谐的“人居环境”。现代信息环境对图书馆提出的“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主导”的要求,正是大学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所需要和追求的。所以,积极建立“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为师生的主动服务意识是弘扬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重要一步。只有牢固树立了“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才会建立对所有读者的全面尊重和全方位的服务,并进一步营造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氛围,使图书馆成为所有师生教学科研的学术殿堂和净化心灵、获取知识的精神家园。

2.建立以人为本的阅读及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应该是营造出和谐性和实用性的服务环境,这种环境是由“以人为本”的建筑环境、具有方便读者利用资源的布局,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制度环境,一切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具体事物构成。室内环境应该是一个严肃、幽静、高雅的艺术环境。高校图书馆从外观的造型到内部的布局装饰都应注重风格、个性与人文品位的统一性。要为进馆读者营造一个庄严肃穆、宁静平和、具有高雅情调和人文氛围的服务环境。图书馆大厅的公共空间要宽阔大气,能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博大胸怀、包容一切高深知识的气魄;可以适当装饰一些名人画像、人生格言、壁画等,让读者感觉一进门就是步入了神圣的知识殿堂。每层楼房间的间隔尽可能采用透明的玻璃隔断,给人一种开放大气、宽敞明亮的感觉;走廊要在墙面上装饰一些富有动感的立体画,使读者在馆内行走的时候感受到艺术的动态美;所有的阅览区域一定要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整齐统一、适当安装一些储物空间,方便读者利用。室内环境的布置,除了要注重艺术感染力外,还应该时时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总体的要求不仅要显示出知识殿堂的氛围,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又要有时代的气息;给读者提供一个朴实高雅,简洁大方,安全环保的阅读环境,体现出对读者的人文关怀。高校图书馆一切的职能都是为了教学科研服务,都是为在校教师和学生服务,在服务中要营造出人文氛围,体现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读者,要尊重所有读者,平等对待每个读者;理解读者一切需求,体贴帮助每个读者。对读者施以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服务必须体现的一个基本内涵。只有体贴关心每个读者,才能让读者感觉到图书馆服务的人文关怀精神。潍坊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拓展了大学生阅读协会的职能,会员们不仅参与读者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反馈,也要参与到图书馆平时工作的监督和改进,成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图书馆将开门时间提前,关门时间延后,周六周日所有书库,阅览室及自修室全部正常开放,方便学生及时查阅资料;为考研学生增加了开水机,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围绕“读书伴我成长,书香溢满校园”主题,举办了潍坊学院首届读书节,在读书节期间,大学生读书与成长征文活动、红色经典文化展进校园、唤醒沉睡的读书卡、教授感言推荐好书、专家讲座点拨人生等一系列活动项目纷纷启动,吸引了广大读者和同行的关注。

3.加强馆员自身人文修养,提升馆员综合素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高校图书馆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质量和平时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高校图书馆要育人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平时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为了更好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图书馆的领导层要适应转变管理观念,要从传统的以管理图书资料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模式上来;以前主要管“物”,现要主要管“人”。同时要充分了解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个人特点,用一切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形成一种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培养制度,做到学有计划,学有目标,学有方向,学有成效,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服务水平。建设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首先是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人文素养,要求所有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有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境界外,还要加强自身学习,重视继续教育,使自己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和信息资源运用的能力,要有较强的信息资源整理开发能力、要有主动的服务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做到高水平全方位的为读者提供服务,高效率实现读者对所需文献的需求。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读者至上,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全方位为读者服务的思想,要充分的认识到图书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改进服务方式,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充满爱心的去对待读者,关爱读者,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对读者的人文关怀。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提高工作能力,塑造工作人员完美的人文品格,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在教書育人过程中,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浪潮中,必须把人文关怀精神贯穿于“图书馆文化”当中,在所有的工作和服务当中,必须以“读者至上,以人为本”为宗旨,要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方便读者,不断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和服务职能,为读者创建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才能更好地教学科研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默涵.把人文关怀引入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J].晋图学刊,2002,(4).

[2]袁景珍.对图书馆文化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4,(3).

猜你喜欢

人文环境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创设及其对幼儿社会性的影响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