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鼻炎流行现状与控制策略

2017-08-30尤永君天津瑞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兽医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嗜血血清型周龄

尤永君/天津瑞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鸡传染性鼻炎流行现状与控制策略

尤永君/天津瑞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副鸡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G-小球杆菌,两极染色。

一、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鼻炎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包括美国、墨西哥、南非澳大利亚、摩洛哥、泰国、印度、英国、乌干达、巴拿马、以色列等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在20%~50%,死亡率在5%~48%;造成产蛋下降高达75%。

鸡传染性鼻炎近三年的检出数量呈上升趋势,蛋鸡和黄羽肉鸡发病严重,白羽肉鸡、黄鸡和鸭发病几率较蛋鸡和黄羽肉鸡较低但也有发病。

鸡传染性鼻炎主要发生在育成后期和蛋鸡产蛋前期,最早6周龄即可发病,根据2014-2016年不同周龄副鸡嗜血杆菌的检出情况来看,13~20周龄发病率高达50%以上;7~12周龄的发病率在20%~30%;21~30周龄、31~45周龄发病率的发病率在30%~40之间;6周龄和45~65周龄的发病率在10%以下。

二、临床特征

鸡传染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泡沫性结膜炎、窦炎、流涕、精神沉郁和嗜睡。

三、病原

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按照Page的分型方法 ,本菌可分为A、B和C三个血清型。

四、诊断方法

1.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进行诊断。

2.根据细菌的分离鉴定进行诊断。挑取可疑菌落3~5个,加到适量的液体培养基中,37℃/10 r振摇8 h。

3.根据菌落PCR鉴定进行诊断。

4.HI试验鉴定血清型。

诊断注意事项:

(1)一般建议在用药前采集样品,便于检出,如果采集样品已经用药,建议延长培养时间。

(2)在诊断时尽可能采取多个样品以求准确诊断,建议采取3~5个样品分别进行接种检测。

(3)PCR采样时间比细菌分离鉴定略长,在治疗3d内仍可选用该方法。

(4)此外,分离鉴定样品不宜存放时间过长,4℃应不超过5 d,-20℃不超过30 d。

(5)PCR进行血清型鉴定可能存在错误,在鉴定时应注意。

五、防治

(一)预防

1.生物安全。全进全出,隔离消毒。

2.饲养管理。注意舍内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合理。注意通风。

3.应用含有流行毒株的灭活疫苗。由于副鸡嗜血杆菌抗原的多样性和变异株的出现,灭活IC菌苗只提供针对疫苗中含有的血清型的保护,因此菌苗中关键是含有目标鸡群中存在的血清型疫苗抗原含量必须含有108CFU/ml才有效,同时由于副鸡嗜血杆菌培养48~60 h后发生退化,出现碎片和不规则形态,甚至导致内毒素的释放,因此疫苗细菌收获时间至关重要。

(二)治疗

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建议进行药敏试验。

1.免疫程序。在自然发病前3周前注射疫苗可产生最佳的免疫效果。间隔四周注射2次优于注射一次。42日龄以内的鸡注射0.3 ml/只,42日龄以上的鸡注射0.5 ml/只。首免35~50日龄,二免80~120日龄。

育成鸡接种疫苗可减少由于呼吸道合并感染造成的损失。免疫时经腿部肌肉注射提供的保护效果较经胸部注射效果好。

2.快速治疗方案。鼻妥四价疫苗500 ml+倍扶欣2瓶紧急免疫1 000只;速可能500 kg水/瓶+泰能(1 000 ppm)饮水+维博饮水。

猜你喜欢

嗜血血清型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褐壳蛋鸡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