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畜牧业发展形势与重点

2017-08-30王济民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兽医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粪污畜禽生猪

王济民/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我国畜牧业发展形势与重点

王济民/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一、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式

1.畜产品供给。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大国,肉类产量8 622万吨,禽蛋产量2 999万吨,稳居世界第一;牛奶产量3 755万吨,居世界第三;人均肉类占有量23 kg,人均禽蛋占有量21.8 kg,均处于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奶类占有量27.3 kg,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2.产业竞争力。目前我国畜牧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1)生产方式不够现代。我国目前养殖生产多为家庭副业的庭院养殖和初级形式的规模养殖,我国应加快规模养殖的发展。

(2)生产效率不够高。我国目前猪出栏率和一头母猪年提供猪肉分别为137.6%和1 016 kg,而发达国家猪出栏率基本大于170%,一头母猪年提供猪肉在1 800 kg,远远高于我国。

(3)生产成本持续攀升。饲料、人工、水电等费用呈上涨态势。2015年每出栏1头生猪的饲料、人工成本分别是2004年的2.1倍、2.8倍,年均增长9%、12%。

3.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6.23%;生鲜乳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达到100%;瘦肉精检测合格率为99.7%。以上检测结果说明,投入品非法使用和不规范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也说明目前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和追溯体系的不健全,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4.资源约束。贷款难和用地难的问题,使生产发展受到资源的限制,导致了金融服务与生产需要产生了差距。

5.环保压力。国家颁发的《畜禽规模养猪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无形中对畜牧业发展施加了很大的环保压力。

6.养殖规模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我国畜牧业区域布局目前处于不平衡的局面,养殖选址、布局不合理,养殖规模超出土地、水资源等环境可承受范围,尤其在南方水网地区尤为明显。

7.农牧结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农牧结合的激励机制;大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没有配套粪污消纳用地;农业生产种养脱节现象较为普遍;有机肥使用积极性不高,粪便还田利用有限。

8.技术模式不成熟、不完善。干粪好利用,但是污水很难做到良好处理;沼气、沼渣、沼液利用技术工艺不配套,技术上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固定资产投入大,运行成本昂贵,经济上不可行。

二、转型升级的任务与措施

1.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2014年10月17日,农业部发布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6个行业标准,并于2015年1月1日实施:

(1)畜禽良种化: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畜禽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

(2)养殖设施化:选址布局应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畜禽圈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3)生产规范化: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

(4)防疫制度化: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5)粪污无害化:畜禽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

2.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业部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中,将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淮河下游、丹江口库区以及10个省的133县划分为重点区域。这些区域皆为水环境敏感、生猪养殖与水环境保护矛盾尤为突出的地区,希望根据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促进粪污综合利用,达到生猪养殖污染基本治理,生猪生产基本稳定的目标。

3.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生产体系。大力推进粮改饲试点,力争“十三五”期间支持17个省区的500个县开展试点,“十三五”末试点区域粮改饲面积稳定在2 500万亩以上;实施振兴奶业苜宿发展行动,力争“十三五”末基本实现进口苜宿产品替代。

4.加快推动安全发展。加快提升奶业:(1)抓源头。抓奶源基地和质量安全,扶持奶农合作社发展,指导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引导企业自办、收购、托管、参股奶牛养殖场;(2)抓主体。中国奶业D20峰会,将奶业品牌化、机制化;(3)抓市场。规范市场,提振信心,推动落实液态奶标识制度,管控好复原乳。

5.加快推动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牧草种业,全面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探索建立畜禽种业发展基金,谋划现代畜禽种业创新工程,加快国家级核心育种建设,完善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三、产业未来五年潜在增长点

(一)问题导向——从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中找发展找增长点

通过对农业生产结构、增长方式的调整和科技进步(牛羊肉不足、优质高档产品不足、繁殖率和个体生产能力不足),有效应对劳动力短缺、农产品贸易不平衡、疫病防控和农业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等问题也会产生红利。

(二)风口导向——从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和模式中找增长点

1.准确预测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找对风口,早做准备。

2.创新商业化模式,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模式(畜舍标准化)。

3.机器养殖、智能养殖、纳米饲料兽药。

(三)管理导向——从企业变革中找发展找增长点

1.重建公司治理架构。

2.做好战略管理。

3.资本运作与企业重组兼并。

4.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5.加强产业链的管理能力。

(四)空间导向——从走出去中找发展找增长点

有限考虑“一路一带”,寻找劳动力、土地和饲料资源便宜、市场潜力大的地方。

1.熟悉国外农业发展现状和动态。

2.注重做好投资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3.实现经营和人才管理的本土化。

4.建立符合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商业模式。

5.注重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粪污畜禽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