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对高职社会化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7-08-29林漫森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培养

【摘 要】本文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历史根源、理论内涵,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社会化人才培养的启示: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培养学生社会职业素养能力;力破传统封闭教育,倡导教育社会化理念;堅持德才兼备教育,强化学生德行修养;推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思想 社会化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100-02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因受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后改名为“行知”,亦奉为人生信条。他出生于教师家庭,勤奋好学,心忧天下,致力国家教育事业与民族救亡运动,历史将其评为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战士、爱国者,更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根据历史资料记载,1914年在金陵大学毕业后,陶行知远渡重洋赴美国求学,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研究教育,积淀了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学成归国后,他任教于南京高师,任教务主任。1920年,他辞去学校职务,决定投身教育改革实践,曾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探索性创办了多种类型的学校,如晓庄师范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技能型有用之才,输送了许多知识青年参加革命。他还在本土办学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修正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提出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民族教育学的本土建构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历史根源

在教育思想间接影响方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间接受到瑞士近代著名教育改革家裴斯泰洛齐思想影响。对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裴斯泰洛齐在其所写的名著《天鹅之歌》中提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指导我在初等教育方面的一切实验的原则。”陶行知表示自己深受裴斯泰洛齐启示,曾说裴斯泰洛齐的成就是“无不在试验,无不在发明”探索实践中取得,并且自己愿意做生活教育实践的始过河者。在教育思想直接影响方面,对陶行知教育理念影响最大的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观点,强调教育是社会实践行为,倡导教育要融合社会资源、加强校社沟通,试图以此变革教育只是纯学校高墙内之事的时代弊端。可以说,陶行知在美国师从杜威求学期间,深受杜威教育理论影响,他在自述中说道:“‘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也是现代教育思潮的中流。我从民国六年起便陪着这个思潮到中国来。八年来的经验告诉我说:‘此路不通。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才悟到教学做合一的道理。所以教学做合一是实行‘教育即生活碰到墙壁头把头痛时所找出来的新路。‘教育即生活的理论至此乃翻了半个筋斗。没有‘教育即生活理论在前,绝产生不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但到了‘教学做合一理论形成的时候,整个教便根本改变了方向。这个新方向是‘生活即教育。”显而易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并再生自成教育理论一体。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

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性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经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以教育哲学原理为基础、各类教育主张为内容的一套完整的教育学说。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思想,围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基本观点,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充分考虑了当时中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教育的不普及性和广大民众得不到教育的现实。陶行知认为生活蕴含着教育的意义,现实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始终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实践思索,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倡导要“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同时,他认为生活与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他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但教育又能不断改造生活,推动社会生活进步。可以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脱离社会、远离生活,倡导育人要回归生活,在育人过程中要重视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赖以生存的生活技能,提高实际生活能力。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高职院校培养社会化人才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社会化人才培养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今天高职院校倡导培养社会化人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思路,重在培养学生生活创造力和发展竞争力,影响深远,启示深刻。

(一)理论与实践教育并重,培养学生社会职业素养能力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三者相互联系,不可断然分割,但是都要统一到做上来,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可见,陶行知对学生社会实践十分看重。他是我国第一个主张“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探索者,他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早在任南京高师教务主任时,陶行知就坚决“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且不能只告诉学生现成的问题答案,更要着重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思路告诉学生,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寻找问题的答案。今天高职院校重视教学方法革新,就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育人思想的实践体现,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发展。

(二)力破传统封闭教育,倡导教育社会化理念

在陶行知看来,传统的教学培养出来的是“死了的书呆子”,无法为时代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陶行知认为,当时传统的教育都是高墙教育,是学校围墙内的教育,教育的行为是与社会相隔离的。学校与社会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世界,高墙之内“闲人莫入”。学校教育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当然也不会尽力支持学校发展。同时,陶行知认为,学校育人目标严重脱离社会所需,都是通过“本本”教育来造就一批书呆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最好的写照。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无半点生活技能,没有社会独立生存能力,毕业即意味着失业。他提出“社会即学校”的口号,要求拆去学校现形的墙、拆去“各人心中的心墙”,视整个社会为大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办好教育、培养人才。他的这种宽大视野的办学育人理念,对于今天高职院校的育人影响深远。当今有些高职教育明确提出办学市场化,即要在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同时,充分盘活社会资源来为学校发展服务,为培养社会化学生服务,以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三)坚持德才兼备教育,强化学生德行修养

陶行知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行培养,他不断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他提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目标,这一目标成为他开展生活德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他看来,学生的道德修行是放第一位的,远远重于知识与技能,在教育过程中加强道德教化至关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贡献之人,德才两者皆不可偏废。因此,他提出师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胸怀家国情怀与鸿鹄之志。要为博学、独立、民主、和平、科学创造而勤奋求知;要加强德行修养,建立良好的人格,有独立的思想、坚强的意志、健康的身体,为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不息。同时,他亲自为育才学校生制订“育才十二要”行为规范制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陶行知“道德是做人根本”的理念,对于当今高职院校倡导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职业人才来讲,无疑是一脉相传的理论秉承,强调的都是加强德育的重要性。

(四)推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立足点与归宿点应是创造教育。他在倡导创造创新能力方面,有诸多言之有理的著作。如他在《糊涂的先生》中,一针见血批评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师者,不但没有培养学生创造力,而且还误导或扼杀学生创造思维。文章中说到:“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若信你的话,那儿来火轮?那儿来电灯?那儿来微积分”;在《创造宣言》一文中,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明确提出教育者要研究教育的“创造理论与创造技术”。他鼓励教师要有打破传统教育的勇气,树立创造教育的信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性之人”;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通过施行“六大解放”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即解放儿童的头脑、雙手、嘴巴、空间、时间和眼睛。可以说,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确切指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于今天高职院校大力倡导和践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无疑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总之,陶行知的职业教育实践和理念,对中国近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他以百折不挠拓荒者的姿态,毕生对教育改革作出巨大的贡献。在高职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着时代职业教育走向,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对高职院校培养社会化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书光.陶行知本土办学实践与“生活教育”的独特创造[J].教育发展研究,2015(18)

[2]周洪宇.交融与再生: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3)

[3]陈智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4)

[4]申国昌,程功群.论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6(1)

[5]沈道海.陶行知生活德育的精神内涵及其现代启示[J].教育探究,2014(1)

【作者简介】林漫森(1979— ),男,广西藤县人,南职院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学生思政教育。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培养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现体育教学生活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