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性教学的“伪”与“真”

2017-08-28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514011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17年8期
关键词:预设笔者利用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514011)

李浩然

生成性教学的“伪”与“真”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高级中学 (514011)

李浩然

长期以来,教师在预成性思维的指导下,形成了静态的预设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课前预设进行教学,教学活动以教师的教为主线,考虑的是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很少考虑学生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生没有决定权,甚至没有发言权,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使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批判传统教学过分预设的基础上,新课程强调知识的生成过程,师生的交往互动以及成长的价值追求,从而凸显出教学的生成性特点.

1 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生成性教学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根据不同的教学境况,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循着教学→生成→利用→再生成→再利用这一动态演进路线,在生成和利用的反复交替中,不断将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推动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认识的发展.

2 生成性教学的“伪生成”

新课程改革把“生成”当作自觉的价值追求,当作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生成性教学满足了教学改革的期待,演绎了众多“未曾预约的精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数学课堂上却出现“预设型生成”、“流程型生成”、“放任型生成”等“伪生成”.

2.1 预设型生成

在预设型生成中,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微乎其微,尽管赋予了学生表达的机会,可一旦与教师的预设发生冲突,教师便会用各种方式诱导学生走上早已预设好的道路,一切都必须掌握在教师预设好的计划之中,学生实际上是被生成者、被建构者,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主体角色.教师仅把“生成”作为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手段以便迎合外界的评价,但实质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仍然属于传统的预设性教学.

2.2 流程型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然而,有些教师将生成从由以产生的情境中剥离出来,使之流程化,使生成性教学陷入一种固化模式.该模式规定教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还限定了各类活动的时间,要求教师按照固定的流程去实施,强调的是套路与流程,从而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压制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个性化发展.

2.3 放任型生成

在放任型生成中,教师不顾教学目标与学科内容的特点,对生成性教学进行简单化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放任学生随意生成,不加干预,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尽管教学形式上表现出学生的主动表达及交流,但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完善性、不成熟性等特点,如果放任学生的课堂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放任型生成只追求形式上的学生生成活动,不顾生成的过程与结果,其结果不仅无法使师生达到理解与对话,其间也很难见到学生理智的探索及思维的碰撞.这样的生成不是真正生成性教学意义上的生成.

3 从“伪生成”走向“真生成”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远离“伪生成”,呼唤“真生成”.那么如何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进展中的各种资源,灵活处理,从而生成教学活动,还课堂以“真生成”的魅力?

3.1 错误中引出生成,对话中促进生成

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然而,“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抓住学生“错误”的时机,巧妙、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错误”这一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从纠错中体验快乐和成功.而在析错、纠错过程中可产生多种对话形式,通过师生互动和反馈,最终建构知识的意义,同时促进新问题的生成,使数学课堂更加真实、灵动、精彩.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师:请大家分析以上解法对吗?

师:但生1的解题过程没有问题呀.(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师:说说你的解题过程.

该题通过学生的出错——析错——纠错得到解决,至此,课堂已达到“利用边化角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笔者准备开始新的内容,生5突然举手.

生5:老师,我用的是另一种方法.

师:好,说说看.

师:很好!直接利用边的关系来求.

笔者刚讲完,另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有更简单的方法,我是利用图形解的,但不知对不对.”

“说吧!”笔者鼓励道.

图1

生6刚讲完,热烈的掌声就响起来.无疑,同学们在欣赏这个简洁、富有创造性的解法.

通过利用学生“错误”资源,使整个数学课堂进入一个“对话——生成——获得”的良性循环,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3.2 疑惑中驱动生成,解惑中创生生成

数学课堂中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疑惑,这些真切的疑惑,往往是丰富教学内容的新的生长点,借机创生生成,不仅能够满足学生解惑的愿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投入学习.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成的各种有用的疑点,借题发挥,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疑点的过程中推进教学进程.

案例2 已知椭圆5x2+6y2=30的左、右焦点为F1、F2,P是椭圆上一点,且∠F1PF2=60°,求ΔF1PF2的面积.

师:说说你的解法.

生1用的是通法且过程无误,而整体求解的过程也无误,结果却大相径庭,孰对孰错?不仅学生充满疑惑,笔者也感到奇怪与不解.

师:我们共同探讨问题出在哪里?

生3:从图形上看∠F1PF2不可能是60°.

师:该如何证明∠F1PF2不可能是60°?

师:解释得很好!原来此题无解是命题者疏忽所致.

笔者还就此引申:(作为课外思考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产生诸多疑问.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在疑问中驱动生成,在解惑中创生生成,以促使学生思维通畅,主动建构.

3.3 求异中激起生成,探究中寻求生成

课堂中经常容易生成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或有待求证的认识,这些生成的看法、认识虽不是“知识创新”,却可能是启动一个新的探究过程的触发点,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探一探”,追根究底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探个究竟”中获得知识.

n·2n-1(n∈N*).

经过师生的分析讨论,分别采取“利用二项式定理”、“倒序相加法”、“数学归纳法”证明了该恒等式,这正是笔者课前的预设.至此,笔者正准备下一教学环节,而前排的生1轻声问道:“老师,能不能用赋值法来证明?”笔者觉得此思路可行,但是否凑效心里也没底,笔者决定顺着生1的思路“探一探”.

师:大家讨论一下,能否用生1提出的赋值法来证明.

生3怯怯地说:“由2n到n·2n-1像求幂函数的导数:(xn)′=n·xn-1.”

笔者觉得在理,便鼓励道:大家用求导的方法试试看.

生4突然兴奋地说:“两边求导!两边求导可以证明!”

师:说说你的证明.

话音一落,掌声一片.笔者也不禁为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而拍案叫绝.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任何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迫切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应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思路,不同的探求路径,虽然这会“打乱”教学的预设,令教师始料未及,但教师如果能循着学生的思路另辟蹊径,往往可以引出不一样的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所要追求的价值要旨是生成性教学,它是基于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的生成.所以,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预设性教学模式上,也不能追求只有生成的课堂,而应该机智地安排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科学的看待预设性教学,并将其正确地引领到生成性教学的道路上来,超越“真预设”,追求“真生成”.

[1]赵绪昌.例谈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2,5.

[2]马玉琪.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

[3]郭少英,朱成科.生成性: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旨趣[J].辽宁教育,2014,3.

猜你喜欢

预设笔者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老师,别走……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