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8-28徐成林

中外医疗 2017年18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徐成林

四川省简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后康复科,四川简阳 641400

20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徐成林

四川省简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后康复科,四川简阳 641400

目的 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6年9月该院产后患者中随机抽取盆底肌锻炼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统计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有效率为96.0%(96/100),康复缓解率为97.0%(97/100);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有效率为85.0%(85/100),康复缓解率为89.0%(8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预后1个月、6个月的夜尿次数评分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后患者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作用突出,作用突出,能改善盆底功能,增强康复结果,值得借鉴。

产后;盆底功能;临床效果

一般来讲,女性怀孕后随着子宫的增大、机体内激素的改变,均会损伤神经、盆底肌肉,导致产后盆底肌松弛,若不给予及时锻炼,将引发子宫脱垂、尿频等症状。报告显示[1],我国成年女性的产后盆底松弛病发率处于18.0%~50.0%之间。随着近年机医疗水平的提高,除盆底肌锻炼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是临床治疗产后肌肉松弛的主要手段,生物反馈通过先进仪器的使用,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自我反馈,再结合患者的特殊训练,能消除病理、恢复健康;电刺激是借助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提前设定的程序刺激患者肌肉,诱发肌肉自主运动,以实现最终的治疗目的。为更好判定产后患者的盆底康复效果,现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产后患者200例资料整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产后患者中随机抽取盆底肌锻炼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经产妇35例,初产妇65例,年龄22~36岁,平均(28.5±0.4)岁;顺产70例,剖宫产30例;肌力等级:0级35例,1级39例,2级26例;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初产妇36例,经产妇64例,年龄另22~37岁,平均(28.6±0.6)岁;顺产69例,剖宫产31例;肌力等级:0级34例,1级40例,2级26例。患者均伴有盆底功能障碍症状,Apgar评分处于8~10分之间;神经肌肉病变、合并阴道炎等患者排出在外。2组患者的肌力等级、年龄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产后干预后,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加大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力度,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全面掌握排尿方法,禁止摄入可乐、茶等刺激性饮品。产后40 d以上、无感染的患者应立即检测盆底肌肌力,明确盆底肌的损伤程度。做好盆底康复宣传教育,获得患者、家属配合。100例对照组患者基础处理后实施传统的盆底肌锻炼疗法,操作:根据患者的盆底肌损伤情况,选用针对、综合技术,对于轻度、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来讲,可实施提肛处理,也就是引导患者有意识的提肛,便于收缩盆底肌肉,强化控尿能力。具体做法:反复性缩紧肛门阴道,3~4 s/次,休息5 s后再缩紧肛门阴道,150次/d,共10 min,预防腹肌、大腿肌肉过度收缩。100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设备参数:频率处于5~100 Hz之间,电流0~24 mA,波宽200~500 s,时间20 min。帮助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将消毒后的探头放置在阴道内,保证电刺激机强度处于患者可承受范围,使患者在不疼痛的情况下感受到盆底肌肉的跳动,刺激时间20 min,间隔8~9 s,每2 d刺激1次。生物反馈疗法操作中根据反馈信号适当调整收缩的力度、部位,并根据盆底肌情况调整盆底肌功能的训练强度、时间,20 d 1个疗程。

1.3 判定项目

1.3.1 盆底肌力改善情况 标准:借助会阴肌力测定法判定,共分为6个等级:0级表明肌肉能持续收缩,1级表明肌肉收缩1 s左右后能重复1次肌力,2级表明肌肉收缩2 s左右后能重复2次肌力,3级表明肌肉收缩3 s左右后能重复3次肌力,4级表明肌肉收缩4 s左右后能重复4次肌力,5级表明肌肉收缩5 s或以上后,能重复5次或以上肌力。肌力从1~2级转变为3~5级表明治疗有效,否则无效。

1.3.2 康复结果 标准:通过随访、跟踪判定症状的改善情况,解剖位置恢复正常,症状消退,盆底肌肉恢复,表明控制;症状改善,盆底肌肉改善,表明缓解;症状未变化,盆底肌肉未变化或加重,表明无效。

1.3.3 性生活质量 标准: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判定患者性生活,共分为低水平、一般水平、高水平3个等级。1.3.4夜尿次数评分 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判定患者的夜尿次数评分。

1.4 统计方法

借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盆底肌力改善、康复结果和性生活属于计数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并实施χ2检验;夜尿次数评分属于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并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盆底肌力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有效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盆底肌力改善情况[n(%)]

2.2 康复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缓解率为97.0%,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缓解率为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康复结果[n(%)]

2.3 性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高水平率为50.0%,对照组患者高水平率为31.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性生活质量[n(%)]

2.4 夜尿次数评分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6个月后的夜尿次数评分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夜尿次数评分[(x±s),分]

3 讨论

女性盆底肌由筋膜、肌肉共同组成,能赋予组织器官巨大弹性,而蛋白又是构成盆底结组织弹性纤维的主要成分。分娩时产道扩张、难产,产程延长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盆底肌出现程度不同的损伤,并遭受到无法预防、无法避免的牵拉,导致部分横纹肌失去原本功能,随之削弱盆底肌功能[2-3]。一般来讲,弹性纤维的重新塑造和相关成分的不断变化,将对女性盆底肌功能的维持产生重大作用。产后盆底肌强度的降低,除会引发尿失禁外,还会出现尿痛、尿急等症状,降低盆底肌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阴道分娩期间腹部的阵发性疼痛,将从某种程度上损伤盆底肌,且盆底肌损伤也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加重。产后尽早帮助患者训练盆底肌,不但能加快盆底肌功能恢复速度,还能提高治疗结果,特别是阴道分娩患者,发生原因:阴道分娩后大脑神经中枢的反馈作用,能放松神经、肌肉,促进相应功能恢复。产后康复治疗在基础理论引导下,通过对盆底结构的训练、强化,能增强盆底肌收缩功能,提高生活质量[4-5]。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性的盆底肌训练疗法并不适合病情危重的患者,故探究有效疗法非常重要。

近年来,通过临床学者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不断探究发现,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作用显著。生物反馈疗法通过压力曲线、肌电图将患者盆底肌信息转化为视觉、听觉信号反馈至患者,引导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盆底肌训练;电刺激疗法能有效刺激阴部神经,诱发盆底肌收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相关产物的大量堆积。并且,该疗法还能增加肌细胞总量,加快肌肉功能康复速度[6]。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能唤醒最深层感觉、功能,增强腹部、会阴收缩能力,增强会阴肌肉能力。该院为进一步评估产后盆底康复效果,通过给予200例患者不同康复疗法发现,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实验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有效率为96.0%(96/ 100),康复缓解率为97.0%(97/100),明显高于基础疗法对照组患者的85.0%(85/100)、89.0%(89/100),说明: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能强化盆底肌肌群,强化尿道括约肌,满足预防阴道脱垂、尿失禁需求。曾有报告显示[7],盆底肌训练疗法能提高盆底肌力,而该次研究相关数据证实和单纯的盆底肌训练疗法相比,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能增强盆底肌收缩强度,提高局部敏感度,提高产道弹性,加快阴道紧缩功能的恢复速度,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现状,减轻机体疼痛度,实现最终的疾病治疗目标;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质量(低水平、高水平)、夜尿次数评分上来看,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能改善患者盆底肌、阴道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改善尿失禁症状,加快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速度,有效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国内诸多研究学者认为[8],电刺激疗法能从某种程度上通过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激活大量活性因子,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改善镜面血液回流,减少有毒产物堆积总量。另外,该联合疗法的实施还能减轻患者机体疼痛度,强化盆底肌收缩,预防不良反应。在朱香兰[9]报告中,120例患者经由盆底康复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6%,且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得以改善,该次研究结果和上述研究基本相似,由此可见,给予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能随时监测患者阴道肌肉群信号,并通过所制定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实现修复损伤盆底肌目的。

综上所述,给予产后患者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作用突出,能改善盆底功能,增强康复结果,值得借鉴。

[1]王燕翔,孙鹏,王小云,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陕西中医,2011,32(7):887-889.

[2]刘惠琼,何吕琼.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1):1791-1793.

[3]陈美芳,赵仁峰,林海燕,等.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广西医学,2014,22 (11):1670-1672.

[4]Dumoulin C,Martin C,Elliott V,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hysiotherapy for postpartum stress incontinence:7-year follow-up[J].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2013,32(5): 449-454.

[5]Kim EY,Kim SY,Oh DW,et al.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s utilizing trunk stabilization for treating 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 of supervised versus unsupervised training[J].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12, 26(2):132-141.

[6]杨品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肉肌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5):765-766.

[7]邓晓云,于雅,吴秀娜,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恢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393-2395.

[8]刘丽,滕惠芳.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9):1091-1093.

[9]朱香兰.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中旬版):258-259.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200 Cases

XU Cheng-lin

Department of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Jianyang, Sichuan Province,6414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effect.Methods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after deliv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biofeedback and electrophotoluminesce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 improvement situ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were counted.ResultsThe differences in the improvement effective rate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rehabilitation relief rat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bvious[96.0%(96/100),97.0%(97/100)vs 85.0%(85/100),89.0%(89/100)](P<0.05),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octuria frequency score after 1-month and 6-month progno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P<0.05).ConclusionThe effectof biofeedback and electrophotoluminescence i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patients is outstanding,which can improve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enhanc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and it is worth reference.

Postpartum;Pelvic floor;Clinical effect

R19

A

1674-0742(2017)06(c)-0141-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8.141

2017-03-23)

徐成林(1975-),女,四川简阳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康复治疗。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