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7-08-28姜景尧陈永田叶鸿风丘天雄张振兴

中外医疗 2017年18期
关键词:松解术肩周炎关节镜

姜景尧,陈永田,叶鸿风,丘天雄,张振兴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创伤关节骨病科,福建龙岩 364400

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分析

姜景尧,陈永田,叶鸿风,丘天雄,张振兴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创伤关节骨病科,福建龙岩 364400

目的 评价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7月,方便选取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7例患者。对照组运动手法为主保守治疗,观察组先进行关节镜松解术而后进行运动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其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44.7%、愈显率87.2%高于对照组19.1%、48.9%,观察组无效率2.1%低于对照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8.4±11.0)分、(20.3±2.4)分高于对照组(51.6±12.3)分、(15.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肯定。

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运动手法;关节镜松解术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简称肩周炎),也称之为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慢性炎症疾病,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与肌腱在慢性劳损下产生的无菌炎症反应为其病理因素。肩周炎常伴有慢性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肩部运动功能下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治疗连性肩关节周围炎可分为保守以及手术治疗两类,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不过后期若不能恰当的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肩关节组织粘连会继续形成,活动受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患者,常用术式为关节镜松动术,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也有报道显示关节镜松动术具有创伤性,可能加重肩关节损伤,反而不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2]。该次研究采用对照研究,该院以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2月开始方便筛选患者,以康复科收治的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入组。截至2016年7月,入选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47例,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45~77岁、平均(51.6±6.1)岁。病程6个月~5.6年,平均(2.1±0.5)个月。左侧肩周炎14例,右侧肩周炎33例。观察组47例,其中男27例、20例,年龄45~73岁、平均(52.2±6.7)岁。病程6个月~5.4年,平均(2.0±0.7)个月。左侧肩周炎11例,右侧肩周炎3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②对该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具备完整病历资料,或中途退出,或疗效判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患者;②伴有严重重要脏器疾病、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患者;③精神异常者;④伴有未痊愈的肩部外伤、伴有肩部肿瘤和结核等疾病患者。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运动手法松动治疗。采用澳大利亚Maitland手法。患者仰卧位,主要运动疗法包括盂肱关节分离牵引、长轴牵引、向头侧滑动、前屈向足侧滑动、外展向足侧滑动等,主要针对盂肱关节,据肩关节解剖特点及其病变部位,进行运动治疗,分离粘连,最后采用拔伸、摇、拔法进行肩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隔日1次,20 min/次,6次1个疗程,休息2 d,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运动疗法适度,若出现疼痛等不适感受,则采用Ⅰ~Ⅱ级法,若疼痛24 h无明显减轻,则可能运动疗法力度过大,出现关节肿胀需禁止训练,同时配合口服活血化瘀、消肿肢体药物治疗。运动松动术开始时,进行主动肩关节训练,各个方向上的伸展、屈伸活动,持续1个月。

1.2.2 观察组 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先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对手术入路、骨性标记物做好标记,外展患侧肩关节,约为30°,并持续牵引,生理盐水加压注入,手术开始;术中,气管插管全是麻醉,仰卧位,采用O'Connor关节镜外科学中描述的肩关节镜标准,先进行镜检,进行镜下手术,主要包括清除充血增生的滑膜组织、切除或松解滑膜皱襞粘连、松解喙肱韧带与盂肱上/中韧带,进行关节腔清洗,以3 000~5 000 mL左右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直至清理出清亮液体为主,术后抗生素3~5 d。术后第3日开始进行运动松解治疗,同时配合主动肩关节训练,各个方向上的伸展、屈伸活动,持续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参照美国MichaelReese医疗中心评分标准,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

1.4 疗效判定

①治愈:疼痛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②显效:疼痛基本消失,静止状态下无痛,肩关节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③有效:疼痛有所减轻,但静止状态下仍有阵发性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有所改善,但功能障碍仍明显存在;④无效:症状、活动功能无改善。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痊愈率、愈显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指标变化

治疗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病后,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会产生严重影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肩部软组织在急慢性炎症的影响下,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并导致广泛性粘连出现在局部关节内外软组织,引发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因此,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多具有比较长的病程,或伴有局部外伤史,主要病因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治疗时,需要准确区别肩关节骨质改变疾病与肩袖断裂,以保证治疗效果。

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发病后,肩关节外展障碍为主要的运动障碍表现,外展时,肩胛骨在肩关节带动下,向上回旋、内收,肩关节盂唇作为肩关节的一个经历结构,通过肱骨头,出现向前趋势,外展到终末阶段后,使股骨大结节撞击肩峰下滑囊,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症状出现在肩关节部位。临床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时,缓解肩部疼痛、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为主要目的。在微创理念不断发展过程中,肩关节疾病诊治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肩关节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肩关节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20世纪骨科三大成就中就包含关节镜技术,可见该项技术在肩关节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

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以关节囊的挛缩或关节外肌腱的粘连为主要病理表现,临床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外敷、运动手法治疗、针灸、针刀以及手术治疗,关节松动术为西方现代康复技术基本方法,可改善微循环,促纤维软组织恢复弹性,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易于被接受[3]。但关节松动术对于已增生的纤维组织、硬化粘连、充血增生的滑膜组织、滑膜皱襞粘连无明显的疗效,与此同时软组织碎屑充斥在关节囊腔内,反复刺激引起炎症,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4]。一项针对针灸治疗肩周炎的meta分析显示,总有效率[RR=1.10,95%CI(1.02,1.18),P=0.01]、VAS评分 [MD=-0.95,95%CI(-1.43,-0.48),P=0.01]、肩关节功能 [MD=10.72,95%CI(4.55,16.88),P=0.01],针灸为主的保守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其他保守疗法的总有效率大同小异,总有效率在80%~90%之间,痊愈率在50%左右[6-7]。该次研究中关节松动术治疗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愈显率为48.9%,提示保守疗法确实存在一定的缺陷。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分别达到(58.4±11.0)分、(20.3±2.4)分,达到理想水平。这说明,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中,肩关节镜配合运动手法能够明显的缓解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情况,原因为术前生理盐水加压注射时,是以液压扩张理论为依据,生理盐水注入后能够扩张关节腔内关节囊、囊下皱襞,且不会损害关节腔,同时,生理盐水大量的注入可将关节腔内代谢物稀释,促进疼痛的缓解。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一项针对局部封闭联合手法松解、关节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肩周炎的疗效对比分析,手法松解组患者术后ASES、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关节镜组(P<0.05),这可能与纳入对象差异有关[8]。该组患者均为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功能障碍更明显,病程长,关节内部增生、硬化等病变更明显。故,采用关节镜治疗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适应症,加强技术管理。

当然,需注意的是,手术仅仅是治疗肩关节的一种方法,肩周炎的疗效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加强肩关节镜手术的围术期的对症治疗、康复治疗。为控制关节内镜手术的创伤,需要做好术前的诊断,MRI、CT是首选,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减轻创伤。医师需要熟悉肩关节的解剖结构,了解肩周炎的病理特征,术中精准操作,降低医源性创伤风险。

综上所述,关节镜松解术配合运动手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肯定,可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广泛的推广于临床当中。

[1]敖英芳.关节镜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2:146.

[2]方晶华,余新宁,骆建洋,等.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4):378-383.

[3]王勇刚.肩关节轴向拔伸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8例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2):235-237.

[4]吴翔,金德忠,刘福水,等.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医药通报,2013,12(6):55-58.

[5]洪海都,郝中琦.不同针刺手法下“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疗效meta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0):80-84.

[6]周敬杰,张明.Mulligan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2):4133-4137.

[7]凌云.酣酸强的松龙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161-162.

[8]魏友华,李开南,刘大海,等.局部封闭联合手法松解术与关节镜粘连松解术治疗原发性肩周炎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2):3435-3440.

Analysi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rthroscopy and Motorial Maneuver in Treatment of Adhesiv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JIANG Jing-yao,CHEN Yong-tian,YE Hong-feng,QIU Tian-xiong,ZHANG Zhen-xing

Department of Traumatic Joint Osteopathy,Longyan Second Hospital,Longyan,Fujian Province,36440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rthroscopy and Motorial Maneuver in treatment of adhesiv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MethodsConvenient selection 94 cases of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7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aking the motorial maneuver as the mai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arthroscopic arthrolysis and then adopted the motorial maneuver,and the curative effect,shoulder joint pain and activity function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cure rate and improvemen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44.7%,87.2%vs 19.1%,48.9%),and the ineffective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1%vs 19.1%),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the shoulder joint pain,shoulder joint activity function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58.4±11.0)points,(20.3±2.4)points vs(51.6± 12.3)points,(15.3±2.6)points],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arthroscopic arthrolysis and motorial maneuver in treatment of adhesiv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s well

.

Adhesive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Motorial maneuver;Arthroscopic arthrolysis

R687

A

1674-0742(2017)06(c)-0078-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8.078

2017-03-26)

姜景尧(1981-),男,福建龙岩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运动医学关节外科。

猜你喜欢

松解术肩周炎关节镜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G6805神经刺激仪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