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8-28戴红梅郑玉玲

中外医疗 2017年18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戴红梅,郑玉玲

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济宁 2725OO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戴红梅,郑玉玲

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济宁 2725OO

目的 分析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4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的患者为7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7.0%,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性生活质量有效率、子宫脱垂改善有效率、尿失禁改善有效率98.6%、95.9%、9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85.1%、8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积极推广。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临床效果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由后天损伤或盆底支持结构先天缺陷等原因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等是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妊娠时期表现出的特殊生理状态和分娩引起的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等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若是由于妊娠和分娩损伤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在产后无法尽快恢复健康,盆底肌功能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下降,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表现亦会愈发严重,最终不得不采取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尽早实施科学对症的康复治疗,不仅可避免手术干预,还会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2]。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是临床以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常用方法,随着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的应用,其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文整群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4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14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之中的患者为7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6±1.5)岁。分娩方式:剖宫产28例,阴道分娩46例;盆底肌力分级:0级4例,1级12例,2级45例,3级13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3±1.7)岁。分娩方式:剖宫产 25例,阴道分娩 49例;盆底肌力分级:0级5例,1级10例,2级40例,3级19例。利用相应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包处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即给予患者凯格尔锻炼,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让患者有意识的自主进行科学有效的缩肛运动和盆底肌肉收缩锻炼等,15 min/次,3次/d,收缩具体频率为:每次收缩持续5 s的时间后,进行3 s左右的放松,反复进行训练锻炼。以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强度和频率,以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康复治疗选择的仪器是U4-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盆底肌肉和腹部肌肉的肌电压采用仪器进行检测,以肌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依据,制定不同的训练模式,包括I类肌纤维、II类肌纤维、A3反射和场景反射等,按照既定模式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训练。将电刺激频率设置为:I类纤维为10~35 Hz的范围,II类纤维为15~70 Hz的范围,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左右,1周进行2次,1个疗程为10次。

1.3 观察指标与效果评价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尿失禁、子宫脱垂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效果评价:①盆底肌肌力的具体评定标准:持续0 s为0级;持续1 s为I级;持续2 s为II级;持续3 s为III级;持续4 s为IV级;持续5 s为V级。盆底肌收缩力改善疗效评价标准:肌力提高≥2个级别为显效;肌力明显增加,但尚未达到≥2级的标准为有效;肌力未出现显著性改变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3]。

②尿失禁具体分级评定标准:打喷嚏或咳嗽、大笑时偶尔出现尿液溢出的情况为I度;走路、爬楼梯或性生活等日常生活中出现尿液溢出的情况为II度;站立过程中出现尿液溢出为III度;卧床或站立状态下均存在尿液溢出的情况为IV度。尿失禁改善疗效评价标准:无任何尿失禁为治愈;分级下降II度为显效;分级下降I度或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4]。

③子宫脱垂分级具体评定标准:子宫颈口和处女膜缘的距离<4 cm为I度轻型;子宫颈口已经到达处女膜缘,从阴道口处可清楚窥见子宫颈为I度重型;子宫颈自阴道口脱离出来,但子宫体依然在阴道之中为II度轻型;子宫体部分已从阴道口脱出为II度重型;子宫颈和子宫体均已经从阴道中完全脱出为III度。子宫脱垂改善疗效评价标准:脱垂分级降至0度为治愈;分级下降I度为显效;分级无任何变化为无效。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5]。

④向患者发放性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以问卷结果对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由不满意的性生活质量到满意表示有效。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盆底肌机肌力改善、子宫脱垂改善情况等均使用[n(%)]描述,χ2检验组间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效果

试验组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作统计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肌力改善效果[n(%)]

2.2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

试验组子宫脱垂改善有效率、尿失禁改善有效率及性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子宫脱垂、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n(%)]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与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盆腔手术史、肥胖、便秘、分娩、绝经等诸多因素存在直接性关联,其中阴道分娩的影响最为严重。阴道分娩会导致盆底肌肉筋膜发生撕裂性改变,阴部血管神经亦会发生相应的牵拉阻断,上述盆底结构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盆底功能,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进行系统全面的对症康复治疗,产妇会出现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表现,例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下降、子宫脱垂等。相关学者[6]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发现17%左右的阴道分娩产妇会在产后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等情况,而剖宫产产妇子宫脱垂、尿失禁的发生概率则非常低,这充分说明阴道分娩是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另有相关学者[7]通过临床研究也发现了盆底功能障碍和阴道分娩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近年来,临床方面愈发重视盆底功能障碍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将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和讨论。传统治疗方法是依靠患者自我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方式,但最终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的应用与发展,引起了临床方面和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通过生物反馈技术,可对患者肌纤维受损类型和盆底肌肌力进行准确判断和评估,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准对不同脉宽、频率的电刺激进行选择,通过个性化的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可使损伤的神经肌肉尽快被唤醒,并使肌肉的理想和弹性尽快恢复正常,依据反馈信号,患者可以自主学习和进行收缩肌肉,通过正确的自我锻炼,即可取得预期的理想临床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主要是利用人体生物工程治疗的基本原理,将电极置于患者阴道之中,设定不同能量和频率后,通过生理反馈训练和电刺激,促使肌肉可在短时间内恢复至正常的动力学范围中。所谓低频电刺激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阴道中不同频率的电极电流,对盆底肌,尤其是肛提肌的支配神经进行刺激,利用神经反射,使盆底肌的收缩明显增强,防止肌肉萎缩现象出现。生物反馈疗法主要利用阴道中肌电位探头的方式,将患者盆底肌肉收缩形成的压力和肌电位向计算机控制系统传输,利用模拟的声、光、图像等信号向患者反馈相关信息,直观显示盆底肌训练成果,方便患者快速理解和掌握,积极主动的配合盆底肌训练,最终形成条件发射。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利用压力曲线、肌电图等,快速将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和听觉信号,并向患者反馈,训练并指导其掌握肌纤维收缩训练技巧,对盆底肌肉进行正确、自主训练,以取得预期的康复效果。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方法具有无痛、无创的优点,患者可在愉悦轻松的治疗环境中完成治疗,不仅可使其阴道紧缩度明显增加,还能切实提高其生活质量,防止尿失禁等盆底障碍性疾病发证,操作简单方便,见效快,患者易于接受,配合性良好。

根据该次研究得到的结果可知,试验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7.0%,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性生活质量有效率、子宫脱垂改善有效率、尿失禁改善有效率98.6%、95.9%、9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5%、85.1%、8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姚秋会等人[8]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疗法对产后妇女性生活质量的作用一文中选择88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盆底功能锻炼疗法和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疗法进行治疗,最终得到的结果显示,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疗法治疗的44例患者产后3个月的盆底肌力 (4.48± 1.08)级明显高于接受盆底功能锻炼疗法治疗的另外44例患者(1.93±0.32)级,其产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的患者比例为84.44%,显著高于盆底康复锻炼疗法组的79.07%。由此可见,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积极推广。

[1]谢晓敏.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182-1184.

[2]孙硕,张慧华.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5):85-86.

[3]都红蕾.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60-61,64.

[4]姜海燕,叶丽华,居红芳,等.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加电刺激及阴道圆锥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815-4816.

[5]王红新,谷敏.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3):68-69.

[6]梁晓丽,谭燕萍,谭健坤,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和家庭康复器训练对产后女性盆底肌功能康复疗效的对比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36):305.

[7]刘芳芳.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疾病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 56-57.

[8]姚秋会,徐晓阳,刘云,等.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疗法对产后妇女性生活质量的作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5):31-35.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ic Stimulus Biofeedback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uerperal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AI Hong-mei,ZHENG Yu-l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Wensh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Family Planning and Service Center, Jining,Shandong Province,2725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ic stimulus biofeedback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uerperal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MethodsGroup selection 1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erperal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74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while the test group adopted the electric stimulus biofeedback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myodynamia improvement effect,urinary incontinence,uterine prolapse and sex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yodynamia improvement in the tes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1.9%vs 77.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effective rates of sex life quality,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uterine prolapse in the test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98.6%,95.9%,97.3%vs 90.5%, 85.1%,87.8%),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electric stimulus biofeedback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uerperal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is good,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selection and positive promotion in clinic.

Puerperal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Electric stimulus biofeedback therapy;Clinical effect

R714

A

1674-0742(2017)06(c)-0058-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7.18.058

2017-03-26)

戴红梅(1971-),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